透视变革中的体育与媒体
——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综述
□俞丰穗 陈国强
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和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承办的2012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体育·媒介·社会发展——变革的体育与融合的媒体”,9月22日至23日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0所院校的近百名研究生和专家学者一起,立足学科前沿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对话和思想碰撞。本次论坛也拉开了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学术节的序幕。
伦敦奥运体现体育新闻传播趋势
本次论坛召开距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刚好40天。17天的奥运报道凝聚着媒体人的努力,也展示出体育新闻传播的魅力。在论坛主报告上,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从报道理念、资源配比、解说团队、节目编排、全媒体报道等多个层面,对中央电视台2012年伦敦奥运会新闻报道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他认为,中央电视台在此次奥运报道中进行了科学的前期筹划,在现场执行时做到了合理选择赛事资源、积极关注人物命运、全景展示体育力量,为未来境外奥运的常态报道做了榜样、定了基调。
上海体育学院肖焕禹教授结合时代背景将体育文化的产生与演进分为三个过程:从玩耍到游戏是体育文化的第一次飞跃,这是规则生成与活动约束阶段;从游戏到竞技的过程是第二次飞跃,这是一个技术成熟、文化附加的过程;文化体系的完善是第三次飞跃,这是体育建构和文化再造的过程。他认为,数字化的媒介技术融合消解了诸多媒介形态之间的边界,实现了媒体的联合、融合和整合,提升了体育赛事传播效果。
4位来自体育新闻传播界的专业人士,举办了一场“伦敦奥运会的报道”工作坊。伦敦奥林匹克转播公司制作经理白李详细介绍了2012伦敦奥运会电视制作方面的新突破,如使用1000台摄像机(包括18台3D摄像机),设置1275个评论席、1470个观察员席。伦敦奥林匹克转播公司的制作团队成员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在26个大项上提供5600小时的公用信号,覆盖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亿人口。伦敦奥运会的公用信号制作首次出现3D制作(田径、游泳、体操、篮球决赛和激流划艇)、首次进行超高清晰度电视信号提供以及开设一个24小时播出的奥林匹克新闻频道(ONC)。
《新民晚报》体育部记者关尹认为,国内四大门户网站在奥运报道方面无论是资金投入、报道规模,还是时效性和信息量上,都较一般平面媒体有优势。为了应对挑战,平面媒体在报道奥运会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注重评论,充分利用平面媒体的权威性和人脉资源,挖掘精彩赛事背后的故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副总监翁伟民介绍,在中央电视台的强势挤压以及传播的地域限制下,五星传媒在制作理念上提出了“六全”(全媒体、全视角、全方位、全景式、全直播、全互动)的概念,在网络平台和集PC、手机、ipad等终端为一体的“风行网”合作;在广电媒体平台注重线上线下互动;在平面媒体平台对信息进行大量筛选后集合式处理,注重新闻的深度解读,有效应对微博碎片化阅读的冲击。
《东方早报》体育部主任姬云涛介绍说,《东方早报》在做奥运报道前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以精准把握受众的需要。他认为,媒体在进行奥运报道时不仅要关注赛事本身,也要关注国外奥运会期间体育和社会的互动过程,这会带给受众更加完整、立体的体育报道。
大型赛事报道和新媒体体育报道创新
本次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研究生以分组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研究心得。在体育新闻的两个分会场中,研究生们较多聚焦于大型赛事的报道研究和新媒体体育报道研究两个方面。
大型赛事是体育报道的主战场,也是体育媒体展示实力的主阵地。浙江工业大学程毅颖从国内各足球网站对2012年欧洲杯揭幕战的赛前报道切入,提出足球报道的媒介融合趋势已经从网站与报刊、电视的联姻,发展到手机、iPad、微博的直播互动。西安体育学院韩晶晶通过对新浪微博在2012年欧洲杯期间发布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微博传播体育赛事内容呈多样化、赛场内外互动、参与面更广。上海体育学院俞丰穗将新华社在奥运对外传播领域的优势概括为“快”、“全”、“新”、“专”。她指出,新华社结合原有的品牌、口碑及受众资源优势,注重奥运报道的前期预热与后期反馈,在传播队伍、传播手段、传播内容等方面采取了恰当策略,达到了较好效果。天津师范大学冯帆认为,在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中,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显示出了人性化的报道角度和方式,突出人文精神,淡化成绩和竞争压力,成为吸引受众的崭新平台。
新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逐渐显露其优势和特色,体育报道成为新媒体大显身手的绝好舞台。上海体育学院何丹提出,手机既是一个私人物品又是一个和外界交流的设备,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双重性,使得它在体育公共关系的传播上具备一定优势。上海体育学院娄艳认为,体育媒介融合具体表现在传播手段融合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两方面。其利在于对体育信息内容和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共享和对品牌效用的延伸;其弊在于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导致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她认为未来体育媒体必将是包括体育媒体间的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方面的多要素融合。■
(作者分别为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