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语境下党报拓展传播途径应更有作为
——以《人民日报》“落户”人人网为例
□郭城春
“新媒体前沿”专栏特约刊登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吴信训工作室
特约主持 吴信训教授
【本文提要】在新兴媒体改变了媒介大格局的环境下,党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赢得广大受众?本文就《人民日报》“进驻”社交网站人人网的实践进行观察,对其公共主页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做了分析归纳,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改进、完善及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日报 人人网 SNS 互动 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06
在媒介话语权已有所转移的当下,党报需要寻求突围,而SNS(Social Network Sites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为党报传播途径的拓展提供了机会。
一、SNS是党报拓展传播途径的理想载体
党报是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的工具,有着权威性、庄重性等特点,被称为党的喉舌,是新闻媒体的“领头羊”和“排头兵”。然而相较web1.0时代“用户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特点,web2.0时代则更强调用户的“交互作用”:既是信息的浏览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这种变化不仅打破了过去“官方”与“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格局,同时让受众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因此媒介的话语权力已实现了自上而下的转移。
在这般大语境下,党报影响力犹在,却日渐式微。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微博(新浪、腾讯等)、博客(网易、搜狐等)、论坛(天涯、猫扑等)、SNS(人人网、开心网等)成为web2.0时代满足受众“交互式”需求的主要渠道。
渠道的多样化也带来了“谣言”的横行,随着受众的一次次“点击”、“评论”、“转载”、“分享”等人际传播行为,谣言可以迅速形成病毒式扩散,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这就需要有公信力的媒体能够与之展开博弈。因此无论是党报自身的生存诉求,还是社会对媒体的责任期待,都需要党报在新的媒介格局中实现突围,在传统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传播途径。
日渐成熟的网络,无疑是党报拓展传播途径的首选。异军突起的SNS,相比微博、博客、论坛更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首先,拥有庞大且活跃的用户群体。以中国SNS旗舰品牌人人网(renren.com)为例,2011年底其注册用户已高达1.37亿,在中国5亿多网民中占很大比重。尼尔森(Neilson)报告显示,人人网用户粘性及活跃度远高于更负盛名的美国脸书(facebook.com)网站,为SNS信息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受众基础。
其次,用户注册须通过实名认证。虽不能确保绝对意义的实名制,但SNS营造的实名制氛围有助于减小对谣言信源的包庇,也保证了用户群体的稳定性。
此外,具有浓厚的“人情味”氛围。SNS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主要的人际扩张模式,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信”无形中移植到人对信息的态度中,进而让信息的传播和影响更为广泛、深入,实现了“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人际关系”的接轨,更实现了数亿用户媒介话语权的集中。
SNS的优越性正为党报拓展传播途径所需,同时SNS也需要有党报的声音充实丰富其传播空间。因此SNS是党报拓展传播途径的理想载体,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价值。
二、《人民日报》“落户”人人网的实践分析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报纸,更是党报中的龙头。人民网是由《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包含《人民日报》电子版,是国际互联网上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2009年9月,人民网在人人网注册了公共主页(以下简称“主页”),实现了《人民日报》在SNS网站上的落户,是党报搭载SNS拓展传播途径的先锋,已初获佳绩。
1.“主页”取得的成绩
首先,“主页”已获得广泛关注。截至2012年4月底,“主页”好友人数已突破36万,与众多在人人网注册公共主页的媒体相比,处于领先位置(见表1,见本期68页)。每当“主页”发布信息,所有好友的“新鲜事”模块中都会接收到,如此规模的受众基础为其形成广泛影响提供了保障,打通了在SNS的发声渠道。
其次,“主页”内容已初具规模。自“落户”以来,“主页”一直有所作为,以日志、状态、照片、分享、页面留言等为主要方式,数量已达一定规模(见表2,见本期68页),这从内容上保障了信息的对外传递。
第三,信息发布频率已趋于稳定。每日进行2至3篇日志发布,成为“主页”当下的固定内容,每篇日志会有约1500人次的浏览量和一些评论。趋于稳定的发布频率尽管相对较低,但至少保证了“主页”在SNS公共空间内的影响力不间断。
第四,提供了与受众互动的平台。对“主页”进行评论,只要是人人网用户就不存在任何障碍。这为党报拓宽了与网民对话的渠道,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便于收集来自网民的反馈,同时还营造了相对独立的公共空间,可以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使党报实现从“单向发布”到“双向互动”的转变。
以上四点共同反映了“主页”作为一项积极的尝试,确实让《人民日报》走入了更广阔的公共空间,足见SNS对党报传播途径的拓展确有裨益。但与此同时,尚处起步阶段的“主页”还存在不足,需继续完善以实现党报影响力的更大拓展。
2.“主页”存在的问题
首先,未能充分利用互动平台与受众展开对话。面对“主页”,受众仍是“门户网站”的体验,未能鲜明感受SNS双向互动的特点。除了表现在“主页”对日志、照片下的留言趋近于“零回复”以外,在“主页”的留言板上更为明显:7011条不同网友的留言,只有60条得到了回复。0.86%的回复率暴露出“主页”的运行理念依旧与门户网站无异,这对SNS互动平台无疑是资源上的浪费。
其次,未能充分利用网站功能丰富内容。“主页”以日志为主体,转载《人民日报》上的重大文章以及人民网的部分信息,相比其他较火爆的公共主页就显单薄。状态、照片、分享、留言板等功能也未充分运作(详见表2),暴露出“主页”的内容缺乏规划设计,只是简单重复地完成每日定额任务。
再次,未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主动引导舆论。党报对事件的定性关系重大,因此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主页”不仅没能借此契机主动作为,反而在信息传播上显得滞后且被动。尤其体现在今年3月,“军车进京”的谣言在人人网上不胫而走,随后造谣的6人被拘,引发热议;4月10日,载于《人民日报》要闻版的《党报:谣言止于网民自律》被人人网用户广泛转载、分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这全靠受众自发的行为,“主页”却迟迟未见发布。可见“主页”对舆论的主动引导还不够,离网络“意见领袖”还相距甚远。
三、党报借力SNS拓展传播途径的具体建议
总体看来,《人民日报》的实践有很强的代表性,取得的成绩体现出党报借SNS拓展传播渠道确实可行,而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这条新路径还需继续完善,在此提出三点建议:
1.勤对话,建立维系受众的“情感桥梁”
“互动”是SNS先进性的核心,“主页”的运行应打破“信息门户”的传统理念,多与受众开展对话。这不仅可以带来受众对信息的重复关注,而且通过培养受众与“主页”的感情,在加强受众对“主页”忠诚度的同时,还能通过情感的移植使发布的信息更具公信力,利于引导舆论。
SNS的评论功能决定了“主页”发布的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与受众对话的场所,面对评论“主页”应尽可能回复。首先,就表2呈现的数据来看,每日完成对留言、评论的回复并不需要太大的工作量;其次,“主页”的回复并不需要表明涉及立场的观点,只需进行礼节性的致意就可实现与受众的情感培育。
2.多内容,打造丰富全面的“信源航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党报欲拓展传播途径就必须保证内容的供应。从表2可以看出“主页”的内容虽已初具规模,但量化至每日却十分单薄。“主页”应成为一艘“信源航母”来承载足够多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呈现《人民日报》的信息全貌。
首先,要追求信息数量的最大化。SNS内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被动性,即受众和“主页”发布的信息往往是在“新鲜事”模块里“偶然相遇”,而几乎从来不靠受众自己去“主页”中“主动搜寻”。所以信息数量的最大化,不仅不存在“积压效应”的担忧,反而有助于受众的接受。
其次,要提高单位信息的含金量。一篇日志可以实现多主题的集纳,也可以同时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编入其内。这样可以加大“主页”信息在“新鲜事”模块中的吸引力,同时对信息的深度解读也利于引导舆论。
3.快发布,形成即时主动的“第一先声”
SNS上任何用户发布信息的权利都是平等的,都会被即时推送至“新鲜事”模块,公共主页发布的信息并不天然享有被置顶和强调的特权。因此要想让“主页”发布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与受众见面,只能通过“勤发”和“快发”来保证,让“主页”总处于“活跃”状态,形成即时主动的“第一先声”。
首先,要提高信息发布频率。原先每天2至3篇日志并不足以引起关注,更谈不上引导舆论。根据用户上网时间,应保证每天平均每小时至少1篇日志的更新频率。对发布过的信息进行“分享”操作,可将其再次推送至“新鲜事”模块,与受众再度照面。
同时,要合理规划操作时间。除了尽可能保证第一时间转载《人民日报》的重大信息,还要对“主页”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调整。“主页”信息发布的时间基本在每日上午9点和下午5点之间,这种妥协于“员工上班时间”的操作不仅没能使“主页”保持“活跃”,而且未能契合受众上网习惯以致错过了高峰时段。
人人网等SNS网站天然具有的“草根性”,使其覆盖到的网民也许不是最有话语权的群体,但却是网络生活中参与最广泛的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知识水平及媒介素养的提升,能够表达民众心声的网络平台必将更有凝聚力。因此党报要想实现传播途径的拓展,进驻甚至创立SNS网站亦可谓一条捷径。《人民日报》微博开通不久的火爆状况已经证明了这点。而《人民日报》“落户”人人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报改革与时俱进的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决心,然而在具体操作及功能实现等方面,依然还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