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4页
  • 75页
  • 7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承史家风骨 扬《申报》精神 传申城文明
——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葛怡婷
  【本文提要】在“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同时站在时代高度,从史量才与上海文化的关系、意义,史量才的文化自觉精神、经营管理策略等角度切入,多元化解读《申报》和史量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史料和新方向。
  【关键词】申报 史量才 上海文化 
  【中图分类号】G210
  在《申报》创刊140周年、史量才接办《申报》100周年之际,由上海历史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史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等联合举办的“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举行。
  来自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图书馆等国内教学或科研机构的学者,李公朴、杨杏佛、艾思奇、严独鹤等当年与《申报》有关的名人后代,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围绕“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同时站在时代高度,从文化传承、经营管理等角度切入,多元化解读《申报》和史量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史料和新方向。
  
《申报》与上海文化
  《申报》之所以发行量巨大、延续时间长久、影响力广泛,与《申报》所处的上海地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上海社科院熊月之研究员认为,《申报》的兴衰与上海城市命运紧密相联,处处彰显着上海城市文化气质。首先,《申报》的创办,是商人成功利用上海城市特点的典型。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是联系中国南北东西的航运中心,有着众多潜在的中文报纸读者;其次,近代上海独特的政治文化环境,为《申报》成为独立的报纸提供了难得的土壤;第三,近代上海是中国报刊中心,办报所需的通讯、编辑、发行人才应有尽有。此外,从《申报》研究对于当今上海文化的意义来看,《申报》是一部极其翔实的城市日志。研究史量才和《申报》,对了解上海的社会文化、城市昨天和历史脉络都有很大的价值。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步就是厘清家底,从建设上海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大的促进和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从近代上海城市特征出发,分析了《申报》发生发展的条件:第一,当时上海政治级别较低,受传统束缚较小;第二,上海拥有优势地理环境,航运业和商业发达,经济流通性强;第三,上海是移民城市,外地经商者比例高,信息需求量大。这些得天独厚的外部优势,为《申报》成为传播新知的媒介、移风易俗的阵地、抗日救亡的喉舌以及民族启蒙的窗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申报》从创办伊始就高度重视市民性,刊登市民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满足市民们的信息需求,其副刊《常识》和《自由谈》介绍科学与新知,主动承担教化国民的责任,致力于提升读者知识水平,更是吸引了无数青年读者,大大增进了市民生活的文明程度。
  综合各位与会学者所述,正是近代上海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哺育了《申报》,而《申报》也回报了上海,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标志和资料宝库。老上海人将所有报纸统称为“申报纸”,就是《申报》留在上海城市集体记忆中的明证。
  
史量才的办报理念、策略与实践
  熊月之研究员提出,“非凡业绩的背后,总有非凡人物的身影”。《申报》的成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上海文化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史量才本人的直接努力。自1912年接办《申报》,至1934年遇刺身亡,史量才大事革新,缔造了《申报》最辉煌的22年。与会学者就史量才的文化自觉、经管策略、办报精神、主体意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诸多新的研究发现和独到见解。
  史量才传记作者庞荣棣女士从“文化自觉、自信”的角度,回顾史量才在新闻事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自古以来,文化自觉自信就存于仁人志士内心,时至今日,培养文化从业人员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更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石之一。从史量才一生业绩来看,正是充分体现了“文化自觉、自信”的要义:自学生时代他就开始了文化教育的实践,人到中年,又肩负起“办《申报》记历史”的“报人史家”重任;他重视出版业,编辑发行大型百科全书式刊物《最近之五十年》,“文化艺术公共原地”《申报月刊》以及开风气之先的《申报年鉴》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产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史量才又具备独到的世界眼光,十分重视与西方新闻界的对话与交流,在世界各地设立通讯站、派特约记者,开启了对外文化交往的窗口。观其一生,史量才在“文化自觉、自信”上孜孜不倦的实践经历和卓越贡献,对于当今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复旦大学黄瑚教授则从“九·一八”事变后《申报》所刊内容来考察史量才政治立场的转向进步。反映在报纸上,《申报》开始出现公开抨击国民党政府及其反动政策的新闻、言论等内容,发表了不少针砭时弊的时评;开始出现公开同情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新闻、言论以及广告,开始出现有关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正面报道。
  上海社科院马光仁研究员认为,《申报》之所以在史量才时期达到鼎盛,主要原因在于办报人遵循了中国近代报业发展规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传播新闻信息放在突出地位,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新闻信息来源;第二,为开拓读者、扩大市场占有率,使报纸向杂志化发展,重视专栏、副刊等内容的质量和革新;第三,报业经营管理则向集团化发展,“以大报为中心,辐射其他产业”。上述这些报业规律在近代报业中普遍存在,遵循者兴旺,破坏者衰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规律依旧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这在我国当下的新闻媒体中均有充分的体现。
  
《申报》与史量才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方向
  此次研讨会上,与会者们不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更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新史料和新方向。
  复旦大学傅德华教授以《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收录的共计160余篇有关史量才的传记资料进行了清晰的概述。分析得出现有史量才研究大致围绕人物生平、办报思想、经营理念、人际关系、故居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点。所谓三多是指:研究史量才生平的文章较多;研究史量才与《申报》关系的文章较多;关于史量才之死的研究文章较多。三少是指:缺少其办报以外诸如家庭生活、兴趣爱好、青少年时期等研究历史人物必不可少的相关内容;缺少关于史量才所主持编纂的《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等出版物的研究;缺少能在国内权威性刊物上刊载的有分量的研究文章。此外,他认为史量才是中国20世纪初报界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学术界应加强对史量才研究意义的认识,组织人力物力,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史料,方能获得史量才研究上的突破。
  会上,李公朴、杨杏佛、艾思奇、严独鹤等名人后代做了精彩的发言,展示了丰富的新历史资料,亲身经历的优势更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坚实基础。李公朴之女张国男回忆了史量才大力支持李公朴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的过程。这二校一馆在当时的社会上,尤其是青年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给失学者们提供了知识的来源和读书的机会,教导妇女通过学习负担起服务社会和改良家庭的责任。杨杏佛之子杨小佛在其书面发言中将史量才主办《申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概述,认为在第二个阶段史量才办报已非单纯为了谋利,而是看到报纸应成为群众的喉舌。其间,史量才还帮助进步人士逃离军统的追捕。杨杏佛遇害后,史量才立即通知并出资帮助邹韬奋出国,因当时邹韬奋是军统的第二个目标。艾思奇后人则从哲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史量才以及《申报》的历史地位,认为史量才眼光独到,是《申报》的灵魂。而《申报》的影响则达到了中国文化传播史的新高度,惠及四海,开启了中国思想交流史和国际文化交流史的大门。
  此外,一些学者通过细致的文献研究和资料考察,通过信函文书等史料佐证,对陈彬龢、秦墨哂等争议人物进行了新的解读,为今后史量才和《申报》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南京大学王世清详细记述了“申报禁止邮递”事件始末,其中包括秦墨哂在该事件中发挥的斡旋作用,为《申报》的最终解禁立下功劳。民间史量才遗物收藏者崔辉为会议提供了重要的有关史量才遗迹的藏品图片,呼吁社会各界考察论证并妥善保护与史量才有关的历史遗址。值此纪念之际,上海书店出版社重新推出《申报年鉴》全套影印本,为研究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和依据。■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Page74、75。)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