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3页
  • 44页
  • 45页
  • 46页
  • 4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微博作为网络媒介批评新阵地的价值与局限性
□武丽魁
  【本文提要】微博的出现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相比刊登在报刊上的媒介批评,微博媒介批评真正开始回归公众、公开。多元批评主体在多向互动中协商,这对于建构新闻业的专业、道德、价值规范具有重要意义。但话语权过于集中、速度崇拜和理性缺失等局限性也让我们对这一新阵地不能过多地寄予厚望。
  【关键词】网络媒介批评 微博 价值 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 G209
  自我国大陆学界1995年正式引入“媒介批评”这一概念算起,媒介批评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大报纸、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的出现和“媒介批评”理论专著的涌现,表明我国的媒介批评实践和理论研究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媒介批评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网络媒介批评是随着网络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兴起的,是媒介批评在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依托网络媒体的特有优势,利用网络进行媒介批评实践的网络专栏、频道逐步发展起来,网络很快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媒介批评新载体。微博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美国学者认为,微博改变新闻的重要领域:媒介批评。在微博时代,每一个记者都成了媒介批评家(On Twitterevery journalist is a press critic)。①更有我国学者直言:“微博已经成为媒介批评的新阵地”。 ②
  比如,2010年9月,新浪微博上出现“微博评报团”,“团长”“传媒老王”每天都把一些报纸版面上传到微博,并逐一进行点评,带领用户一起理性地、有章法地评报,吸引了众多媒体从业人员和普通用户的关注。此外,“报纸观察”、“微博之维”、“北大媒介观察”、“南方传媒研究”和众多的记者、传媒学者、公共知识分子等用户也会在微博上不定期地发布媒介批评的内容。微博作为网络媒介批评的新阵地到底能够走多远?本文试图在对网络媒介批评进行定义界定和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微博媒介批评的价值以及局限性。
  
一、微博是网络媒介批评的新阵地
  网络媒介批评,简而言之,就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媒介批评。“以网络为载体”,这就将网络媒介批评与其他形式的媒介批评区别开来,如刊登在报刊上的媒介批评,这一点突出强调批评文本存在形式上的不同。从批评文章的来源来看,网络媒介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印刷媒介转载而来的媒介批评文章,这类文章经由网络实现二次传播,特点是专业、深度、客观、理性,它们不但能引发学界和业界的进一步关注与重视,也能使网民有机会直接接触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批评,对于引导网民客观、理性地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另一类是网民通过微博、博客、网上调查、论坛、新闻跟帖、BBS、播客等表现形式独自创作的批评,这是最受网民青睐的网络媒介独有的批评形式,也是网络媒介批评研究的主要类型,特点是广泛、随意、短小、多元。网络媒介的特性对上述两种类型批评文本的传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到底何为“媒介批评”呢?自从“媒介批评”概念引入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析。董天策教授从“媒介”、“传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出发,认为媒介批评的实践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给媒介批评下了一个颇有具体内涵的定义:“媒介批评是批评者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乃至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作出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③
  综上分析,网络媒介批评可以定义为:以网络为载体,批评者对媒介产品、媒介行为、媒介现象乃至媒介体制、媒介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得失作出分析评判与价值判断。在此定义中,网络媒介批评的主体“批评者”所涵盖的范围要大大广于传统媒介批评的主体。只要是关心媒介、能利用网络表达自己意见的人,都是网络媒介批评的潜在主体。“价值判断”则意味着网络媒介批评既可以是否定性的批评,也可以是肯定性的批评。微博媒介批评是网络媒介批评的一种新形式,只有对网络媒介批评的定义、内涵等基本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开展对微博阵地上的媒介批评的研究。
  
二、微博媒介批评的特点与价值
  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微博用户已达到2.5亿。④微博比QQ、MSN、博客、论坛等来势更为凶猛,“它的诞生并不是以媒介批评为目的的,但却‘误打误撞’地成为了媒介批评的崭新且十分重要的阵地。”⑤微博的技术特性为媒介批评的开展提供了硬性的条件支持,也使得其阵地上的媒介批评呈现出一些独一无二的特点与价值。
  (一)多元批评主体对话
  媒介批评本身就是社会角色的一个对话空间,它涵盖了社会各界不同的话语角色。⑥从理论上来说,媒介批评的话语主体至少应该包含媒介自身、专家学者和公众。但网络在我国普及以前,一说到媒介批评,公众会毫不迟疑地把它归为媒介自身和专家学者的“本行”。他们的媒介批评大都发表在报纸和专业期刊里,给人一种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孤掌难鸣感。如此一来,媒介批评与公众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节:一方面,一般的媒介受众无从看到,也看不懂那些刊登在报纸和专业期刊里的媒介批评;另一方面,受众自身对新闻传播所作出的反应,那种最原始、最质朴的新闻批评形态,也由于缺少传递给传媒机构的机会和渠道,大多被忽视了。⑦
  媒介批评的重要功能,就是批评主体通过批评文本在被批评者与接受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监督传媒,督促其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但是公开和接受者公众的缺席,无疑使媒介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媒介批评的力量在于公开性,这就意味着,批评只有在真正的大众传媒上开展,只有面对最广大的媒介消费者才最有效。卡瑞(J.Carey)曾指出:媒介批评不能仅仅限于专业期刊,对报道或评论的批评,只有在面对同样的受众时才最有效。新闻的读者也必须是有关该新闻批评的读者。⑧
  微博媒介批评的一大意义便是将媒介批评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回归公众、公开。用户最原始、最质朴的媒介批评拥有了传播渠道,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微博开放的传播方式、140字的“微内容”大大节省了沟通的成本,降低了沟通的门槛。用户不再考虑批评理论、批评标准和批评规范等,而是及时将自己最直观、最原始的批评言论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生产出来。如此一来,媒介批评不再只是专家学者和媒介工作者的“本行”,它成为了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的一项活动。在微博媒介批评这个空间内,研究传媒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人员等名人用户和大量的普通用户直接对话,多元批评主体的对话继而促进了批评观点的多元,使媒体和学者能够听到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用户意见,为沟通学界和业界、贯通媒介批评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时推动公众作为批评主体的媒介批评,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向互动协商规范
  在媒介批评这个“社会角色的对话空间”内,对话的实质是“建构权威·协商规范”。 ⑨规范对于专业来说至关重要,“它既是维系一个专业的纽带,又是向公众显示责任的一个象征”。 ⑩传媒界与社会各界通过对话相互协商,建立专业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规范,从而获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换言之,媒介批评是传媒界形成规范、素养的重要手段。具体到微博媒介批评中,这种协商更是直观可见,其最常见方式便是“多向互动”。在传媒界、学界和公众三类媒介批评话语渠道中,各话语渠道以及批评主体之间相互依赖、交换信息。正是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协商得以完成,规范得以建立,媒介批评的价值得以实现。
  目前,作为主要协商方的传媒界在微博中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据新浪微博广场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经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机构为4700多家。媒体在微博空间加“V”后,其信息经由“标题+导语+链接(图片、视频、网址、音频)”以直观、清晰的形式传播,成为诸多微博用户的重要新闻来源、消息来源。用户直接通过“评论”、“转发+评论”或“私信”功能对这些信息发表批评观点,其批评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真实性。
  微博中最有效的一种互动形式就是运用@符号,被@到的用户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微博内容并作出回应。Honeycutt&Herring经过研究发现:微博上使用最多的功能是用@符号,90%是用来应答的,5.43%是指向原文的。[11]在微博媒介批评中,被@到的用户可能是被批评者,这实质上是用户与传媒界之间的互动。被批评者及时地接收到用户的反馈批评,通过对这些评价信息的分析研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以期更合乎规范。同时,被批评者也能通过此渠道对一些不实批评作出回应或释疑。被批评者拥有平等的回应权利,这本是言论自由的最基本原则。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保障被批评者的权利也是基本的职业伦理。唯此,才有可能最大化地接近“真相”,协商出符合各方“利益需求”的规范。
  此外,被@到的用户也可能是批评者或普通用户,这实质上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通过对他们的点名,能够扩大某一种批评观点的传播范围。当某一观点汇聚到足够多时,就能形成“意见流”,这股无形的“软压力”对推动新闻业规范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记者成希对杨武案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为了报道这条新闻,多家媒体的记者找到杨武家一遍又一遍地逼问事件的经过。11月9日的《江淮晨报》更是以《“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是的,你还好意思说!》这样的标题对此事进行整版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引发了恶劣效应,令许多读者和观众感到愤怒,质疑媒体道德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作为首个报道者,记者成希也被网友呼吁道歉。新浪微博上的一项关于此事件中“最该反思的是什么”的调查显示,截至11日17时45分,2853名投票者中,有43%的人将票投给了“媒体不应泄露受害人隐私,并造成二次伤害”;另有22%的人认为“媒体报道失当,如指责丈夫杨武窝囊怯懦等”。2011年11月10日,《江淮晨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表致歉声明:“在制作标题时,我们只是浅薄地对受害人杨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未能做到应有的公正、公平,给受害人及读者带来了伤害,在此表示道歉。”
  
三、微博媒介批评的局限性
  就微博的技术特点为开展网络媒介批评带来的便利性而言,微博确实“看上去很强大”。但是,微博媒介批评主体的构成特点、内容的碎片化和传播方式的特点对用户信息接收方式和感知方式的影响来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话语权过于集中导致强大而短暂的同质化
  微博从无到有,给了普通公众用户和名人用户同等发言权的平台,满足了每一个人非常原始的表达欲望。然而,其实每个人在进入微博平台后就被赋予了巨大的有差别的信息权力。2010微博研究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能力加剧了信息传播权的集中,少数意见领袖引领和掌控了微博上的信息流和意见流。[12]舆情分析专家沈阳教授通过对2011年上半年27件重大网络公关事件的新浪微博数据分析也指出:能够在公共事件中发布有影响力微博的用户,基本都是社会中的精英人士。微博意见活跃群体有明显的名人效应。[13]
  名人用户主要是指娱乐、传媒、财经、科技、政府官员、人文艺术等领域的知名人士,以及政府、媒体、企业、网站等。这些用户将现实世界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过渡到微博空间,使其拥有很高的关注度,微博内容很容易被大量转发和评论,常在舆论中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媒介批评中影响力最大的又数从事传媒及其相关行业的人,包括一些骨干记者、资深编辑、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事评论员、新闻网站、媒体官方微博和传媒研究者。据新浪统计数据,目前经过新浪微博认证的传统媒体从业者为近1.3万人,他们频繁运用微博对自己的媒体实践进行反思(媒介自我批评),同时也对同行和其他媒体进行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自我批评具有行业自律的性质,但因为其是面向作为媒介消费者的公众,又是在微博这一大众化平台上开展,所以其影响和作用都不容小觑。
  批评者并非以平等的权力主体身份进入批评的空间,在这样话语权集中的情况下,普通公众要么就是“自说自话”,表明自己的批评意见,但这些话语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影响力也大大受限;要么就接受名人用户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发或评论他们的微博媒介批评,以此来获得批评观点和关注。这两条路径决定了微博上的媒介批评看起来五花八门,但除去那些表情化、情绪化、粗话的简单批评,大部分都是同质化的。名人的微博媒介批评会借由转发、评论、评论+转发几种形式获得“核扩散”式的传播,实质上是精英话语对民众话语的操纵,使批评呈现出异口同声之局面。
  (二)速度崇拜
  一条微博信息到底能在电脑屏幕上停留多长时间?据相关统计显示,仅新浪微博上平均每天发布的微博数就达8600多万条,也就是说每小时更新的微博数接近360万。以目前每人每天使用新浪微博的时间约为一个小时、每个人有100个关注者来计算,意味着每个人在一个小时之内平均就有3万多条的信息浏览。[14]
  快速更新的巨大数量的信息不断覆盖已有的信息,速度的追赶也意味着用户很难去注意到那些没有吸引眼球字眼的思想性、辩证性的批评。相反,那些激进、更可能是耸人听闻、富于冲击力的言论往往更有机会获得广泛的传播。大量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微博媒介批评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用户无从得知或传播范围极为有限,难以形成应有的监督传媒、提升大众媒介素养的社会影响力。@张志安对《江淮晨报》的道歉行为批评道:“媒体能道歉,值得肯定,因为这种反思、反省会促使自身新闻品质的提升和传播责任的担当。不过,我们整个新闻行业非常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学者、媒体共同参与的‘媒介批评协会’,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自我批评和同行监督,由此促使整个新闻业的专业化。可惜,这样的协会貌似遥遥无期。”短短的130多字,不仅表明自己的批评态度,提出建设性意见,也流露出无奈之情。只可惜这条高质量的微博也仅被转发48次,评论33次。
  (三)理性缺失
  不管从哪个层面切入,也不管是否定性的还是肯定性的,所有的媒介批评都必须大力弘扬理性精神。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这就意味着批评主体的行为应当是对社会负责的,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但这也并不是说要求批评一定要有“学理性”,“理性”与“学理性”并不完全等同,没有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背景,网民也能凭借其直观感受、客观批评态度拥有“理性”。
  媒介批评的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的层面:批评方法理性和价值理性。“从方法上讲,是一种反省的批判的精神,通过理智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实与发现真理的意志,确定并严格依照一以贯之的分析与建构的认知方法等。”[15]这些方法可以是实证的,也可以是思辨的,还可以是阐释取向的。由印刷媒介转载而来的媒介批评文章经过层层把关,理性精神往往非常明显、强烈。而众所周知,一条微博往往就是只言片语,最多也就140个字。140个字只能说明一些很浅显、很表面的东西,而不能深入论述,自然也就限制了方法的使用。
  价值理性要求批评主体要有一种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这是媒介批评中根本的要素。媒介批评中应该有的人文关怀主要包含几个层面:(1)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富有责任地予以揭示;(2)对真善美的弘扬;(3)对个人价值的尊重。[16]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媒介管理体制,媒体面临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压力,强调批评主体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微博媒介批评整体上呈现出“价值理性不足”的局面。否定性的批评中,污言粗语泛滥,甚至走向攻击。偏激的言辞冲淡了观点火花的碰撞,变成了一种私人的泄愤。如针对《江淮晨报》的道歉行为,不少用户的评论都是“垃圾报纸”、“虚伪”、“无良媒体”、“无耻”、“假惺惺”、“道歉顶个屁用”等话语。表达的粗糙、粗俗和粗口干扰了理性思考和观念沉淀,导致网络媒介批评整体水平低下,失去批评的意义和深度。患上“坏消息综合征” [17]的微博用户们对于真善美的强调、社会正气的弘扬和对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倡导更是屈指可数。如何让微博这个开放平台与理性批评相得益彰?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结语
  应该肯定,微博平台的开放拓展了媒介批评的空间,这对于丰富我国媒介批评的主体,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和建构传媒界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改革和发展媒介批评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但是在微博空间中,媒介批评的理性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目前我们尚不能断言,这些媒介批评的效果是否会更加显著,会彻底改变我国目前的媒介批评格局。■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注释:
  ①Elspeth Reeve:《Does Twitter Put the Smug into Journalism?》,The Atlantic Wire ,NOV222010.
http://www.theatlanticwire.com/technology/2010/11/does-twitter-put-the-smug-into-journalism/18360/
  ②⑤栾奕:《微博:媒介批评的新阵地》,《青年记者》2011年4月中
  ③唐金凤:《加强媒介批评促进传媒发展深化新闻学术——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今传媒》2011年第3期
  ④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
  ⑥⑩谢静:《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第32、1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第2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⑧Carey, J.W. (1987).The press and public discourse.The Center Magazine, March/April, pp.4-32.
  ⑨刘晓程:《媒介批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视角》,董天策主编《中外媒介批评》(第1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⑩谢静:《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第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Honeycutt C,Herring S C.Beyond Microblogging Conversation and Collaboration Via Twitter:
Proceedings of the 4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9,Hawaii,U.S.A.
转引自闫幸、常亚平:《微博研究综述》,《情报杂志》2011年第9期
  [12]闫幸、常亚平:《微博研究综述》,《情报杂志》2011年第9期
  [13]沈阳:《微博意见活跃群体分析报告——基于2011年上半年27件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新浪微博数据分析》,http://wenku.baidu.com/view/7589b21455270722192ef795.html
  [14]以上数据均来自《新浪官方微博:微博用户日均使用时间达1小时》,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http://www.eguan.cn/cache/disanfangyanjiu_122538.html
  [15]董天策:《暨大在媒介批评上的展望》,网易新闻中心2008年12月15日
  [16]陈龙:《媒介批评论》第154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张跣认为中国网民对“坏消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近感。“坏消息综合征”由于微博的出现而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微博上,越是那些负面的消息和批评性的评论就越能激发起广泛的转载和评论热潮,而且常常是在既没有弄清楚青红皂白,又没有弄清楚消息来源之前。参见张跣:《微博与公共领域》,《文艺研究》2010年第12期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