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3页
  • 94页
  • 95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题材 传统套路
——浅谈第96届普利策突发新闻图片奖
□郭建良
  【本文提要】法新社阿富汗籍摄影记者马苏德·侯赛尼拍摄的《绿衣女孩》(Girl in the green dress)荣获了今年普利策突发新闻图片奖。美国一些主流大报当时对这幅照片的突出处理,可以看出其高超的编辑水平。这幅作品题材和主题都很经典,视觉表达上也很传统,它的获奖让人们看到了普利策奖的一些特点和变化。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 新闻摄影 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 G218
  2012年4月16日,第96届普利策新闻奖揭晓,仅有的两个新闻摄影奖项中的一个,授予了美国以外的新闻媒体——法新社摄影记者马苏德·侯赛尼(Massoud Hossaini)荣获“突发新闻图片奖”(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这成为各国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有媒体甚至报道称:“普利策百年以来罕见地将奖项颁给了外国媒体”。其实,2008年英国路透社摄影记者Adrees Latif就曾经拿到过这个奖项。
  
普利策奖走向国际化
  普利策新闻奖自1911年设立以来已经超过百年了,但是,第一份普利策新闻奖却是在1917年颁出的,这一年便成为“普利策奖元年”,此后每年颁发一次,依次计年至今已经是第96年了。
  与“荷赛”的世界性特点不同,“普利策”虽然有着世界性的广泛影响,但它却不是一个世界性的赛事,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新闻大奖。评奖条件很明确:参赛机构必须是“美国境内的报纸和作为报纸合作组织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参赛作品必须是美国本土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不过,“美国本土媒体”经常使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稿件,尤其是新闻照片,这就为两个“必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供了“灵活把握”的空间。
  比如参赛机构,一度被美国“托管”的菲律宾媒体也参加过普利策奖的评选并获奖,因此,普利策奖历史上早就留下了外国媒体身影。曾经担任菲律宾外长的老资格政治家罗慕洛将军,就曾经以马尼拉报纸记者的身份获得过普利策奖。而为美国媒体打工的外籍记者获得普利策奖那就更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给美联社越南记者站洗照片的越南小伙黄功吾(Nick Ut),就曾“临时客串”了一把美联社记者,拍了一幅被汽油弹烧得赤身裸体在公路上哭嚎奔跑的越南女孩照片,并一举拿下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荷赛”年度大奖,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史上很罕见的“双奖将”而“名垂青史”,同时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了真正的美联社记者。由此看来,普利策奖早已经逐步国际化了。
  而参赛作品的灵活把握空间就更大了,只要是在“至少每周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上发表的新闻作品,统统可以参赛。不过,发表于杂志和电视媒体的作品则不能参赛。
  在普利策奖的所有奖项中,“突发新闻图片奖”1998年才“诞生”,绝对属于小字辈,排名理所当然在最后。但是,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它却后来居上。这从公布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后各国媒体的反应就可见一斑。只有这个奖是被海外报纸“全文转载”最多的。当然,这也因为其他奖项多是长篇大论,获奖后只能报道一个题目,这也是“读图时代”新闻图片的一个传播优势。
  随着媒体融合不断走向深入,以及普利策奖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媒体”参与这个奖项的角逐,其国际性特点也会越来越鲜明。
  
美国主流报纸首发获奖作品
  侯赛尼的获奖作品名叫《绿衣女孩》(Girl in the green dress)。照片记录的是,2011年12月6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小女孩塔拉娜·阿克巴里(Tarana Akbari)跟随家人前往清真寺参加仪式,却遭遇恐怖份子自杀式炸弹袭击。这次袭击共造成70人死亡。当时,侯赛尼恰好就在爆炸点附近,被气浪掀翻之后他立即爬起来,几乎是“零距离”地连续拍摄了爆炸过后的情景。
  画面中的主体形象是披着绿头纱、穿着绿裙子和白裤子的11岁的塔拉娜。爆炸过后,当她在一片混乱中爬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周围“尸横遍野”,其中包括婴儿的尸骸,也包括她的父母、叔叔、祖母和年仅7岁的小弟弟等7位亲人的尸体。受到如此重大打击的她孤零零地站在亲人的尸体旁,惊魂未定,十指张开的双手僵直地垂着,不知所措,大张着嘴巴,歇斯底里地高声尖叫,白色的裤子上还染着片片鲜红的血迹……女孩内心的巨大恐惧透过这一瞬间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幅作品将恐怖袭击给人们造成的伤害,传递到全世界。普利策奖评委们给照片的评语是:“画面影像令人心碎”(见封三图1)。
  不过,《绿衣女孩》虽然得到普利策评委的高度赞誉,报道内容也属重大题材、经典话题,但视觉表现方法仍属传统套路。类似以受伤害的儿童形象来表现战争的残酷、非人性的照片,在近年的“荷赛”以及“普利策”获奖作品中并不鲜见。
  在拍下这幅照片的当天,侯赛尼就将照片传给他的东家法新社,法新社随后向全球发出通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新闻与“珍珠港事件”70周年撞车了。第二天,即2011年12月7日,正是“珍珠港事件”70周年纪念日,绝大多数美国报纸头版主图都是“珍珠港”,好多报纸甚至在头版整版刊登当年的“旧闻照片”,“珍珠港事件”毕竟是美国“永远的痛”。比如在美国犹他州出版的《每日先驱报》(The Daily Herald),头版头条就是当年被炸将沉的军舰照片,压图是硕大的红色“70”数字(见图2,见本期Page94)。
  看来,侯赛尼的《绿衣女孩》生不逢时。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这一天美国几大主流报纸,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不约而同把喀布尔自杀式炸弹袭击作为当天头版的重点新闻,侯赛尼拍摄的现场照片成为头版的主图。看来,一流大报的新闻把握能力和国际视野,明显不同于一般报纸。《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对图片的使用也如出一辙,都是将照片紧顶着报头摆放,在六栏的版面中占去了中间的四栏,图片左右各走一栏文字,使得照片既显得肃穆庄重,看上去又醒目突出(见图3,见本期Page95)。
  而同一天的《华尔街日报》头版尽管也用了侯赛尼拍摄的照片,但记录的瞬间更晚一些,画面上绿衣女孩这一主体形象不如前两张那样突出。背景上受伤的黄衣女孩已经站立起来,满身满脸都是血,严重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影响了主体形象的表现。编辑显然有意剪裁掉了画面前景中的尸体,能够感受到编辑的人文关怀(见封三图4)。
  同一天在挪威奥斯陆出版的《晚邮报》(Aftenposten)也通栏使用了《绿衣女孩》照片,编辑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剪裁掉了前景中的所有尸体(见封三图5)。
  
获奖者是位“80后”
  《绿衣女孩》作者侯赛尼是位“80后”,他1981年生于阿富汗,2007年入职法新社(见封三图6)。
  身在喀布尔的侯赛尼得知自己获得普利策奖的时候“既惊又喜”,这种惊喜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经历了两次。上一次是今年2月10日,“荷赛”公布获奖名单的时候,他的这幅照片荣获了突发新闻单幅二等奖。在世界新闻摄影史上,同一张作品能够在这两个顶级赛事上获奖的“双奖将”,屈指可数。
  侯赛尼说:“这不仅是赢得一个奖的问题,因我知道,我成了阿富汗人民和所有战争受害人的喉舌。”但得奖照片也勾起了他至今仍想逃避的痛苦回忆。他说:“我不会再看那张照片,因为它令我心有余悸。”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侯赛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爆炸突然发生时,我正埋头看照相机,有那么片刻,脑中一片空白,身体因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而疼痛,我被推到在地。”“我的工作赋予我这份使命,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所以我朝着和人群相反的方向跑去。”可以看出,侯赛尼是一位心理素质十分良好的摄影记者,处变不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相机拿得如此之稳,每张照片都不虚。
  侯赛尼接受采访时说:“我一边连续按下快门,一边哭。那是诡异的哭泣,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反应。我没去帮任何人,因为我不能,我真的震撼极了。我认为应记录这一切,所有的苦痛,那些奔跑、哭泣、叫喊、捶胸的人……”
  侯赛尼在照片获奖之后,立即回访了“绿衣女孩”。“绿衣女孩”手脚还留有明显伤疤,初次见到侯赛尼那张获奖照片的她说:“我是怎样活过来的?我明明见到周围的人都死了。”事隔4个月,提起那天她仍止不住地哭泣,仍感觉恐惧(见封三图7)。■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研究员)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