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9页
  • 90页
  • 91页
  • 92页
  • 9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第55届荷赛获奖作品特点浅谈
□郭建良
  【本文提要】经过几年的摸索与探寻之后,“荷赛”重拾传统新闻摄影理念,重归传统新闻摄影“老路”。第55届“荷赛”获奖作品题材高度集中于“阿拉伯之春”与“3·11海啸”事件,体现出该奖记录历史的特点。获奖照片具有以情动人、体现高水平的专业素养等特点。
  【关键词】荷赛 获奖作品 特点 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 G218
  
题材高度集中 形式丰富多彩
  如果把“荷赛”看做是世界新闻摄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宴大餐的话,那么,今年上桌的“硬菜”不多,只有两道,分别是“阿拉伯之春”和“3·11海啸”,但是,内容却非常丰盛。
  仅“阿拉伯之春”这一题材的获奖作品就有8件之多,如果把由“阿拉伯之春”衍生出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算在内的话,那这一题材的获奖作品则有9件。仅就数量来看,已经占到所有58个获奖作品的15.5%。从质量上看,这一题材更显“霸气”,除了年度综合大奖以外,它还囊括了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和新闻人物类三大主要奖项的单幅一等奖,也囊括了新闻人物类单幅所有奖项。这在荷赛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另外,还有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组照三等奖,也都出自这个题材。
  获奖作品在题材上的这一明显倾向,不知是否受到此前《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十大新闻和年度风云人物的影响。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度十大新闻中,与“阿拉伯之春”相关的事件就有3个,所占比率更高达33.3%。而年度风云人物——“抗议者”(Protester),其形象中的头巾、面罩也都指向阿拉伯妇女,这又与荷赛年度大奖中的也门妇女形象“不谋而合”。
  无论是否受到《时代》影响,这次“荷赛”获奖作品得到了广大同行的普遍认可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这一点,从今年海外报纸对荷赛获奖作品的报道上可见一斑。此前的几届荷赛,评奖结果公布以后海外报纸反响平平,在头版刊登获奖照片的报纸很少。今年则大不相同,荷赛结果一公布,年度综合大奖“黑袍女怀抱受伤男”的照片,就被许多报纸登在头版。
  本届荷赛另一道“硬菜”,是日本大地震以及由地震引发的海啸和灾难题材。该题材获奖作品分布范围更广,除了三大奖项以外,在肖像类奖项中也看到了这一题材的获奖作品,总共有7件之多。具体是: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三等奖,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三等奖,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肖像类单幅三等奖。占所有获奖作品的12%。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灾难发生时候的新闻报道,也有灾后现场的深度采访;有彩色照片,也有黑白照片。表现形式和拍摄手法也不拘一格,比如,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海啸过后》,所有12张照片均采用超宽银幕的长宽比例,做成横幅的窄条,像用广角镜头或者摇头相机拍出的全景照片似的,不仅增加了观看的视角,而且会让人产生视觉兴奋,比常规比例形状的图片传递出更多的信息(见封三图1)。
  与“阿拉伯之春”题材的获奖作品相比,“日本海啸”题材的获奖作品在事发当初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前者,而这之后的重复使用率也远远高于前者。大多“阿拉伯之春”题材的获奖作品当初均未出现在国际主流报纸头版。其中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在革命之路上》,由于拍摄时间恰好与日本地震是同一天,使得这幅优秀照片在第一时间几乎就没有发表的机会,更不要说上头版了。而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海啸的愤怒》的12张照片,则几乎占据事发第二天即2011年3月12日世界各国主流报纸的头版。许多一流大报都采用超常规版面发表这些照片,就连《纽约时报》这样轻易不会给照片一个大版面的报纸,也在头版头条以五分之四宽的版面发表了其中一张图片(见封三图2)。
  题材如此高度集中,也恰好准确地把握了过去一年的新闻重点,从这一点来看,“荷赛”依然是历史的一面镜子。
  
年度大奖以情动人
  选出年度综合大奖大概是荷赛评委们最花费精力的事情了。用怎样的画面才能概括过去一年影响世界、改变历史的大事?从荷赛官方网站上的资料看,评委会主席 Aidan Sullivan表达了他的想法,他说:“2011年最为重要的事件应该是‘阿拉伯之春’。席卷全球各地的抗议浪潮,其中站出来呼号的都是普通人。因此,能够象征普通人在这一事件中的遭遇,表现他们的奋争与付出的代价,那种充满个体情绪的瞬间,是评委在寻找的年度照片。”
  于是,2月10日,《我受伤的亲人……》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瞩目的年度大奖获奖作品。这幅照片拍摄的是,一名也门妇女在一个临时充当野战医院的清真寺内,抱着因参加反政府示威而受伤的亲人情景。它的作者是《纽约时报》记者塞缪尔·阿兰达(Samuel Aranda)。这位1979年生于西班牙的摄影师,从19岁起就开始了他的职业摄影师生涯。他曾受雇于埃菲社、法新社等著名媒体,长年在中东地区采访。去年10月中旬,已经在也门工作两年的阿兰达在一次采访中拍到了这幅照片。这幅照片在先赢得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之后,又荣获了年度最高奖——综合大奖(见封三图3)。
  由于阿兰达在拍照当初的采访不够深入细致,并未搞清楚画面上两个人物的确切关系,在荷赛官方网站上的图片说明中对此也未做清晰的交代,从而导致各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对这一作品标题的翻译产生较大出入。大陆主流媒体有的翻译成“怀抱中的也门男子”,也有翻译成“也门萨那清真寺”的,还有翻译成“搂着亲人的妇女”的。而台湾主流报纸则翻译成《我受伤的亲人……》。大陆媒体的翻译偏写实,但既未反映出主体人物受伤这一关键事实,又未表达出人物之间情感交流这一重要细节,更未传递出作者以情动人这一创作意图。台湾媒体的翻译偏写意,且把这些内容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而就照片本身来看,这也是一幅偏写意的作品:简洁的画面除了主体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视觉形象。一男一女两个主体人物,女的黑袍罩身甚至连眼睛都看不见,靠在女人怀里的受伤男子也未露出正脸。整个情节全凭肢体语言展示给读者。含蓄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从新闻摄影追求真实和准确的本质要求来说,它的外延和内涵都应该比较确定,解读也应该相对一致。但是,以含蓄为主要特点的偏写意的新闻摄影作品,同一个画面往往会生成若干不同的解读。就这幅照片来说,甚至有评论者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出了画面中蕴含着“圣母怜子的宗教隐喻”。显然,将标题翻译成《我受伤的亲人……》,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更准确地表达了作品的内涵。
  阿兰达在获奖之后再次被《纽约时报》派往也门拍摄也门大选,而他重返也门的另一个心愿,就是对获奖照片主人公做深入细致的追踪采访。结果发现:画面中的两人原来是母子。2011年10月,母亲在一次反政府抗议之后,去一个由清真寺临时改建的医院寻找参加游行的、年仅18岁的儿子。先在伤员和死亡人员中都没有找到,最后发现因为催泪瓦斯而有些窒息的儿子正躺在地上,母亲赶紧把儿子抱起。谈到这幅作品的时候,阿兰达说,那位妇女不只是哭泣,在她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她很强大。
  重返也门的阿兰达得到了照片中主人公一家人的隆重礼遇。这对母子跟随摄影师再次来到当初拍下那张照片的清真寺,在同一位置又拍下了一幅合影。这“第二次合影”也被《纽约时报》等报纸采用,尤其是阿兰达的祖国西班牙的报纸,更是把它登在头版。
  2012年2月1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版的《先锋报》(La Vanguardia)头版,就把母子“第二次合影”,与获奖照片并列使用,形成吸引人的“对比摄影”。两张照片的标题也做得很有对比性,一个是“母亲的拥抱”(Abrazo de madre),一个是“儿子的拥抱”(abrazo de hijo),一个包含了母亲无尽的深情,一个体现了儿子体贴的关爱。对比之下,后一幅照片更加写实,母子俩直视镜头的眼神也显得很真诚、很放松、很亲切、很生活,就像你身边的某一对母子。如果说前一张照片里可以解读出“圣母怜子的宗教隐喻”的话,那么这后一幅则完全变成平日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正是这平日生活中的母子情感,再一次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实现了又一次以情动人的传播效果(见图4,见本期Page91)。
  
大奖受欢迎使用太随意
  大多数报纸在使用《我受伤的亲人……》的时候,能够做到忠于原作。但也有一些报纸太过随意地改动了照片,比如剪裁画面,比如调整色调,使得作品原有的内涵和韵味遭到善意破坏。这多少让人感到遗憾。
  1.糟糕的影调调整
  影调是指画面的黑白层次和色彩的明暗关系,是很重要造型元素。不同的影调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给人的视觉印象和审美感受也不相同。
  从荷赛官方网站上的《我受伤的亲人……》看,画面中“黑袍女”和“赤膊男”两个主体形象色调反差极大,一个是几乎纯黑的外罩,一个是白色的皮肤。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无法容纳这样大的反差,照顾到这一边的细节就一定会牺牲掉那一边的层次。作者选择了以表现受伤男子皮肤的质感为曝光依据,“黑袍女”则完全失去了层次,变成剪影一般的黑色,映衬在浅颜色的墙壁上,轮廓鲜明而且富有神秘感,使得画面整体基调偏低、偏暗、偏深。这种偏低、偏暗的影调传递出凝重、紧张、深沉的情感,准确地体现了新闻现场的总体气氛。低调处理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主体以外的其他视觉形象全部“隐藏”在深色调中,无法辨认。既有效地避免了它们对主体形象的视觉干扰,使得画面结构简洁,主体突出,又渲染了悲伤、恐惧、神秘气氛。
  但是,2012年2月11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出版的《Trud》报头版,在使用这幅照片的时候,编辑对画面的影调和反差等重要的视觉元素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影调变淡了,色调变浅了,反差变小了,结果整个基调变得如同桑拿天的空气一样发闷。黑袍变成了“灰袍”,虽然细部层次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但是形象的概括性削弱了、神秘感消失了、情感的穿透力不见了。更严重的后果是,画面中原本处于阴影里的那些无法辨认的形象清晰可见,尤其是右边边框附近的小半个身影,严重分散了读者的视线,使得原作的总体视觉效果发生了彻底改变,作品的整体韵味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见图5,见本期Page92)。
  2.随意剪裁画面
  在德国科布伦茨出版的《莱茵报》(Rhein-Zeitung)头版,把这幅照片由横幅结构裁成了竖幅结构,只保留了画面中的主体部分。这种剪裁,基本符合报纸图片编辑对一般新闻图片的剪裁原则,使得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加直白。但是,经典作品除了传递新闻信息以外还蕴含了更多的内涵,比如情感的渲染,只要剪裁,就势必会对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形成“侵犯”(见图6,见本期Page92)。
  
获奖作品的创造性使用
  在荷赛获奖作品的使用上,也有将获奖作品剪裁得特别成功的。比如,俄罗斯《Chely-abinsky Rabochy》报头版对Adam Pretty获得体育类(组照)二等奖《上海国际泳联世锦赛》照片的使用。
  《上海国际泳联世锦赛》是一组很写意的黑白摄影作品,其中每张照片作者都追求影调的极端化,要么高调、要么低调,没有中间调子的作品。这是吸引眼球的很有效的做法:改变人们的正常视觉习惯。因为人们平时看到的都是中间调的影像。制作出人们肉眼平时看不到的视觉效果,就会很吸引人。这组照片中的第二幅——“男跳水队员入水后情形”,就是一幅典型的高调摄影作品,如国画一般的“泼墨写意”(见封三图7)。
  这组照片的作者是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澳大利亚小伙子Adam Pretty,这幅照片有中国国画的神韵,大概和作者在中国的工作生活经历不无关系。
  2012年2月13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出版的《Chelyabinsky Rabochy》头版,对“男跳水队员入水后情形”这幅照片进行了创造性的剪裁,只保留的画面中的右边形象,原横幅照片剪裁成了竖幅,以适合在报纸头版整版使用,做了一个很棒的杂志封面一样的版面。
  它推翻了原图构图格局,改变了原有主体的位置,对原图进行了重新分割,构成新的构图格局,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原图的两个形象,左边的形象只见躯体不见表情,显然不如右边的形象更有表现力。剪裁之后,主体只有一个,位置自然占尽优势,主体得到了进一步强有力的突出。同时,剪裁后的照片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情调和韵味(见图8,见本期Page93)。
  
危难之际显身手
  获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的作品《在革命的路上》,拍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这幅由俄罗斯摄影师尤里·科济列夫(Yuri Kozyrev)拍摄的照片,凝固了利比亚石油重镇拉斯拉努夫(Ras Lanuf)一个炼油厂附近、被反政府武装控制的主要检查站,遭到政府军炮火轰炸与空袭,反对派人员四下躲避的瞬间(见封三图9)。
  2011年3月15日,包括科济列夫在内的4名《纽约时报》记者在利比亚采访时被政府军羁押,一度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张他们被羁押前4天,即3月11日在拉斯拉努夫(Ras Lanuf)那个炼油厂附近的检查站采访,遭遇炮击四散逃命的照片,被各大报纸广泛采用。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版的《时报》,不但把这照片放在了头版,而且还给出了通栏设计,几乎占去了半个头版。科济列夫就在画面这些记者中间,那个只能看见蓝色牛仔裤的就是他(见封三图10)。
  从报道记者被羁押这条新闻来看,这照片用得十分精彩,不但很有时效性,更有抓住读者情感的悬念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战地摄影记者工作状态的紧张,人身安全的难以保障,以及为这些被羁押的记者的安危担忧。
  不仅如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这张照片几乎和《在革命的路上》记录了同一个瞬间,相差只有0.01秒。也就是说,其他许多记者在炮击后如潮般向着镜头方向逃命的时候,科济列夫却选择了“逆潮流而动”,转过身去冷静地拍摄新闻照片。他临危不乱的高超职业素养,不能不令人赞叹。■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