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曹荣瑞 江林新 廖圣清 董少校
【本文提要】本文以问卷方式调查了上海18所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微博使用状况、网络沉迷状况和网络道德状况,并对上海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进行了判断和分析。此外,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还从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角度,提出了6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上海市大学生 网络使用状况 网络素养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201
为深入了解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努力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本课题组于2011年5月至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18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97份,在95%置信水平下抽样误差在正负5%之内。本文就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作简要报告,并对上海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作评价与分析。
一、网络使用状况
调查显示,88.7%的上海市大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其中27.7%同时拥有手提电脑和台式电脑。同时,有近四分之三(73.0%)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上海大学生的平均网龄约为7年(6.92),每天电脑上网平均时间约3个小时(178.65分钟),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71.46分钟。由此可见,上海大学生在网络使用硬件配置上有较高水平,上网也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1.上网主要目的:多种目的并存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多选题),表示自己以娱乐放松为上网主要目的的有87.7%,信息获取的有81.0%,交流沟通的有71.6%,学习科研的有49.8%,还有11.4%的人表示上网主要目的是电子商务。
在这里,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显示:男女大学生的上网主要目的在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以信息获取为上网目的的女生比男生多,而男生在娱乐放松上多过女生,另外,男性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和电子商务的比女生更多(详见下表)。由此,似乎透露出一个倾向:大学男生的日常生活、娱乐、人际交往等更依赖于网络这种虚拟方式。
男女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的卡方检验
信息获取 娱乐放松 交流沟通 电子商务
女大学生 55.8% 46.3% 44.4% 44.1%
男大学生 44.2% 53.7% 55.6% 58.9%
x2=34.386 x2=13.140 x2=18.221 x2=7.759
P?.001 P?.002 P?.001 P?.005 (一个符号无法显示,用?代替,详见本期Page58)
2.网络使用行为:搜索引擎和即时通讯工具使用最频繁
调查问卷列举了19种大学生可能的网络使用行为,结果显示:上海大学生日常网络活动频繁,既有线上的活动,也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具体地看,上海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使用行为当中,频次最为靠前的分别为“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和“使用QQ、msn、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而频次居于末尾的则分别是“网上理财”和“网上开店”。(详见下表,见本期Page59)
3.获取信息渠道:新闻资讯网站并非首选
如上所述,有81.0%的上海大学生表示会主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那么,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网络途径主要是哪些呢?我们的调查显示,居首位的是“搜索引擎”(68.7%);其次是“网络社区(如人人网)等”(61.6%);其他依次为即时通讯(QQ等)(57.2%)、微博(39.2%)、门户网站(34.5%)、论坛(24.4%)、博客(17.2%)、RSS订阅(11.3%)、其他(6.1%)。这也和上文中大学生“使用网络搜索引擎”频次最高相呼应。也就是说,大学生了解信息大多是通过有目的的搜索,或者通过网上人际传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从网友转发或推荐中被动获得,而那些以刊载新闻信息为其主营业务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却没有成为大学生们了解信息的首选渠道。
4.不同媒介接触:网络最受欢迎,可信度却最低
相对于传统媒体,上海市大学生每周接触网络的频次最高。
以从不接触到几乎每天接触(每周6~7天)为五级量表(赋值1~5),测量上海市大学生每周接触报纸、电视、广播、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的频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周电脑上网的频次最高,均值为4.40;其次是手机上网,均值为4.11;第三是报纸,均值为2.40;第四是电视,均值为2.31;第五是广播,均值为2.06。我们注意到,这一结果与上海交大学生调查结果基本吻合,①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网络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而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中,网络对电视的替代性最强。
虽然上海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强,但是大学生们对网络公信力评价却不高。调查发现,上海大学生认为报纸的可信度最高(均值为6.80,SD=2.72);其次是电视(均值为6.52,SD=2.54);第三是广播(均值为6.41,SD=2.41);第四是期刊(均值为6.27,SD=2.41);最后一名才是互联网(均值为5.20,SD=2.19)(选项从“极低”到“极高”,赋值1~10)。
二、微博使用状况
最近两年来,微博热度不断增高。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经过短短两年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活跃的媒体形式,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和舆论场。
调查显示,微博虽然历史短暂,但对上海大学生而言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他们中已有51.7%注册微博并已经使用,21.5%的注册了但没有使用,此外,19.2%的大学生没注册也不想使用,7.6%的大学生没注册但想使用。
1.使用活跃度总体不高,以新浪微博为主
由于微博必须先注册才能使用,所以注册微博的大学生比例较高,但他们中间,围观者居多,真正成为“微博控”的只是少数。注册并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中,47%的人“基本不发帖只关注别人”,44.1%“偶尔发帖”,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每天发帖”。
在大学生使用的微博产品平台中,新浪微博一家独大,选择比例达到近四分之三(73.9%),其余依次为腾讯微博(30.5%)、网易微博(12.4%)。
2.使用微博以浏览和转发为主
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最常做的事为“浏览和转发”(44.7%),然后依次为“发表对公共事件的态度观点”(31.5%)、“唠叨个人身边琐事”(26.5%)、“与他人交流”(21%)。
在注册并使用微博的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人最关注“热点新闻”(51.5%),接下来依次为:“微博中的名人动态”(42.2%)、“娱乐八卦”(41.0%)、“行业资讯”(16.4%)。在所关注的人中,行业专家超过明星偶像居首位,亲朋好友及老师也是主要关注对象(详见下图,见本期Page60)。
3.微博信息时效性强、言论环境宽松、反映关心话题,但不看也无所谓
以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赋值5~1)来检测上海大学生对微博的评价,发现上海市大学生普遍认为“从微博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强”(均值为3.66,SD=0.86)、“微博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均值为3.59,SD=0.83)、“微博更能反映出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均值为3.51,SD=0.84),而且普遍认同“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使人有现场感”(均值为3.24,SD=0.87)。不过,学生们也较多地认为“连续几天不看微博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均值为3.33,SD=0.94)、“微博的碎片化表达让人觉得缺乏深度和逻辑”(均值为2.96,SD=0.93)。
三、网络沉迷状况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我们已经多少可以发现,上海大学生对网络存在比较强的依赖性,甚至可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沉迷现象。我们调查中的其他数据对此问题也有所反映。
1.网络沉迷现象较为普遍
本次调查中,我们特别了解了大学生自己对网络沉迷现象的判断。调查发现,53.9%的大学生认为沉迷网络的现象“很普遍,我身边就有”;37.2%的认为“很普遍,但我身边极少”;8.1%的认为“有,但很少”;仅有0.8%的认为“没有”。也就是说,大学生自己看来,网络沉迷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以虚拟世界的交往代替真实的人际交流,也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这个问题的认知,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认同“网络是与他人沟通的最佳渠道”(均值3.34,SD=0.85);比较认同“相信网络交友中公开的个人信息”(均值3.00,SD=0.84)、“网络沟通可以代替现实中的人际沟通”(均值2.59,SD=1.13)(选项从“不同意”到“同意”,赋值1~5)。
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碎片化、垃圾化、无序性,使得大学生在进行网络信息选择时,有一定的困难,选择能力稍弱,即会迷失在信息海洋中。调查发现,仅有4.0%的大学生上网时有明确的目的,完成后就下线;64.3%的大学生虽有明确目的,但常会受干扰而去看别的东西或者完成预定目的后会去看别的东西;还有近三分之一(31.4%)的大学生上网时没有明确目的,是在冲浪过程中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当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大学生们的选择很有意思:有67.0%的受访者首先想到“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解决办法,其次是“通过专业学习网站”寻找解决办法(48.3%),“通过学习期刊网”的有33.3%,通过“下载或观看网络视频”的有21.1%。而想到“通过网络和老师交流”的却只有14.9%。另外,还有8.9%的同学会“通过发帖求答案”。(见下图,见本期Page61)
2.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网络理性
尽管网络沉迷现象比较普遍,但毕竟大学生还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我们的调查也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以理性态度对待网络的。比如上述调查结果已经表明,大学生一方面依赖网络,一方面也对网络公信力表示怀疑,在各类媒体中评价最低。同样,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数(66.2%)大学生的态度是“不相信”,近两成的大学生选择“相信”或“非常相信”。对于当前盛行的网络水军,近20%的大学生认为其会“左右网上舆论”或“扰乱秩序混淆视听”,仅有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水军可以“主持网上正义”。
尽管各种热点事件的发生都表明,网络与现实世界交织互动的情况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大学生(44.8%)认为网络舆论对解决现实问题“比较有用,但需要借助其他媒体的力量”,33.3%的认为“不怎么有用,关注的人多了或许会有帮助”。
在网络上,上海大学生更多属于信息消费者、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他们较少在网上“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从未”、“偶尔”、“经常”、“天天”为选项,赋值1~4,比较发现,均值为1.778,SD=0.71)。25.8%的大学生从不主动在网上传信息,64.7%的大学生偶尔在网上传信息,只有9.5%的大学生经常在网上传信息。
应该说,大学生是网民主力军之一,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公信力保持谨慎的态度,对网络活动较少参与,既带有对于网络较强的依赖性,也具有“不盲从、理智对待、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态度的特点。
四、网络道德状况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的网络道德现状不满意,但又有半数的学生接触网络色情内容;认可网络上的信息应该具有知识产权,但却有八成大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个人总结、交流发言、思想汇报等作业或材料时,抄袭网络上的内容;在对待资源共享、盗版影音作品、学术转载、学术引用、人肉搜索等具体问题上,认识也比较混乱。
近九成的大学生对当前的网络道德现状不满意,其中有近四分之一(23.7%)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网络没有主流道德价值感,有62.2%的大学生对现在网络道德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认为可以改进,而11.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道德不会变好。
32.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产生不道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30.0%认为是“现代人心理落差大,网络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26.5%认为是“网络特点决定网民缺乏道德约束”;还有9.0%认为是“网络发展速度快,道德教育缺失”。
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两年里,47.2%的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其余的均不同程度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尽管有46.0%的大学生只是“偶尔接触”网络色情内容,但也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在接触过网络色情内容的大学生中,有超过半数(59.4%)的大学生是主动搜索相关内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心理上的苦闷。
对于人肉搜索,保持中立态度的人数最多(43.8%),31.3%的大学生认为人肉搜索是“侵犯他人隐私,不支持”;而认为“如果是出于正义的目的,会支持”的大学生有21.9%。
关于网络信息是否应该具有知识产权这一问题,绝大多数(97.5%)大学生持“完全同意”、“同意”或“基本同意”意见。但在撰写课程论文、个人总结、交流发言、思想汇报等作业或材料时,只有22%的受调查者表示从未抄袭网络上的同类作品(在调查中,我们对“抄袭”的定义量化为引用他人同类作品超过30%。详见下图,见本期Page62)。
对普遍存在的网络播放盗版影音制品和学术资源转载的问题,大学生们的态度则比较暧昧(详见下表,见本期Page62)。
五、小结与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总体上他们享受着较好的成长环境,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后备力量。但另一方面,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涉世未深,认识问题相对简单、片面,容易冲动,自控力较弱。这些因素,形成了看似矛盾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和认知特点:他们既能较快、较熟练地应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同时又容易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他们既对网络的负面问题保持警惕,同时相应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还有待提高。
针对本次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我们建议:
1.开设网络素养教育课程
目前,学生掌握网络知识和技术主要依靠自我学习实践、同学朋友之间的传播,学校教育相对欠缺。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必修课,通过“两课”主渠道加以呈现。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法律法规的内容,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此外,课程应涵盖计算机网络基础、新闻传播学等多方面知识,培养学生对网络产生系统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能对网络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和评价,并进行批判的接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减少对网络的依赖,从根本上防止网络成瘾症的出现。
2.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依托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做好课堂以外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在开展共青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中作必要的引导工作,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技能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举行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新闻调查、个人网页的交流和评比、网络文学征集、网络修身计划、网络课程建设等有益的活动,在鼓励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将网络素养教育内容融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提高对各类网络信息解读能力,学会健康用网。
3.完善学校“思政”网站
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辟网上论坛,把握网上动态,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开发力度,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古老而璀璨的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网民进行熏陶。另外,开设专题网站、主题论坛、在线学习小组等,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
4.加强校园网络管理
现在的学生宿舍基本都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学校的网络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在IP地址管理、不良网站屏蔽、论坛实名制,甚至网络接入时间上的管理。同时还要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研究,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映回馈机制,化解潜在的矛盾和隐患,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另外,还需注意构筑“防火墙”和“过滤网”,封堵有害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5.充分依靠家庭的力量
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起点,是大学生最直接、最初、最传统的社会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家庭及家庭以其血缘、地缘和亲缘形成的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网民个体社会化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家长在技术方面可能不如孩子,但在网络道德素养、网络接触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一般都有更为成熟的观念和认识,而这些也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重要方面。家长在这些方面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因此,家长应尽可能地学会使用网络,借助现代传输方式加强沟通与联系,与孩子一起提高网络素养。
6.优化社会各界环境
大学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合作,整顿校园周边的网络环境,制裁和打击“黑网吧”。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规范网络产业经营秩序,建立网络系统的监督管理机构。要倡导网络媒介、网络运营商加强行业自律,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传播健康的网络文化。此外,要构建有效的安全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如网络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从技术上为网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曹荣瑞系上海市教卫党委副秘书长、江林新系《东方教育时报》副总编辑、廖圣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董少校系《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记者。本成果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0JDSZ2066。课题组成员耿绍宁、陈华栋、朱明伦、郑茂、曹小玲、李志民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姚君喜:《媒介接触与社会公正》,《当代传播》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