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传媒微博
传媒微博
  @李希光:尼尔森:19%新浪微博用户使用真名;26%用户经常发布个人化的信息;41%用户允许网站获取个人地理位置信息;86%用户表示生活中愿意与别人分享;47%用户微博上关注“同事”。Twitter用户41%使用真名;4%用户经常发布非常个人化信息;17%用户允许网站获取个人地理位置信息;19%用户在微博上关注“同事”。
  
  @北大新媒体:【如何提高微博粉丝】1.主动关注别人,别人才可能反过来关注你。2.有意寻找最活跃、最愿与别人交流的微博主。3.多评论关注对象的发言。4.在个人网站、博客等地给出你的微博链接。5.初期保持每天发几条吸引人的微博。6.尽量写与你同类的人、关注的人类似话题的微博。——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
  
  @许纪霖:为什么网络时代需要读经典?我的看法是:为了自我拯救。去年我接受《文汇报》的采访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在新媒体不可阻挡的冲击之下,守护阅读的传统,就是守护自己心灵的家园,守护几千年人类文明留下来的永恒智慧,新媒体时代要留点空间给经典的阅读,每个人内心都应该有自己的圣经,自己的经典。
  
  @彭晓芸:《南方周末》的那篇《差生韩寒》,作者是我老同事,看这事闹的,还是我私交很不错的朋友,但是很遗憾,这篇报道并不合格。可说犯了几个大毛病:1.未区分究竟是在写事件调查报道还是艺术人生人物特写;2.采访对象单一,信息源交代模糊;3.采用全知全能视角的特稿写作方式是大忌;4.文艺腔、黑屋子效应。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十年后数字生活格局预期】2010年哪些媒介/应用分割了我们的时间?互联网(视频除外)29%、手机22%、网络视频18%、电视12%;若到2020呢?DCCI预测时间“切割者”将为:移动应用商店34%、IPTV19%、PC Web商店15%、互联网13%……移动化应用化数字化生活将成主角,那时,我们只能回忆曾经的报纸杂志广播……
  
  @北大新媒体:【新闻的未来】惠特尼·休斯顿逝世的消息首先在Twitter中披露,早于美联社45分钟。你报道的是观众数小时前就知道的消息。CNN今日引用Mashable文章指出是:可信。突发新闻由公民报道出来,媒体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核实”(Verification)和“甄筛”(Curation)将是未来媒体新闻的核心概念。
  
  @严锋:上微博两年,逐渐有一个感觉,即微博不是一个良好的公共讨论空间。微博因其短小,不适合理性展开,更易诉诸情绪,情绪又会被微博与生俱来的集体性放大,形成癔症式的传染,并被操控。在中国这样矛盾重重情绪激烈的国家尤其如此。微博应该回到原初的本质:信息发布,朋友小圈子的互动,产品反馈,等等。
  
  @鲁健:尽微薄之力不如尽微博之力,关注公共事务的微博之力,不怕被嘲讽被打压的微尘之言,成为拒绝平庸、拒绝谄媚、拒绝冷漠的剖开冰封心灵的巨斧,对这种力量的包容与否也将成为衡量一个时代是否进步的标志。如果因其中一些不真不善不美的微言而忽视其推动进步的力量,就是不智不勇不信不立。微民博则国博。
  
  @胡锡进:中国官方“说”的本事,一直没学好。套话多,自我批评少,遇王立军这样的事就敏感得不知怎么说。中国是总体上做得不错的国家,硬成绩摆在那里。遇事说事,不说挺神秘,说出来就那么回事。社会永远需要批评,官方自我批评多,舆论的批评就少。官媒多一条喜讯,微博上会多一条坏消息和谣言。这是平衡。
  
  @南风窗:【国际传播的“短板”】中国社会自我认知的不定性,加上国际媒体对“人咬狗”新闻的偏好,导致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上多是被动应付,主动传播成为实践领域短板。在主动传播中国形象时,因内容缺乏标准和核心的话题体系支撑,媒体往往选择“和谐社会”,甚至是“熊猫”、“功夫”等政治话语和具象性词汇。
  
  @易中天:首先必须确定,言论自由是法律概念和人权概念。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的言论多么错误,多么离谱,都不得因此而被剥夺人权,判处徒刑。其次,自由即责任。任何人在行使权利的时候,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言论权也一样。第三,任何人的言论自由,都不能侵犯他人权利,剥夺他人自由,无一例外。
  
  @何帆:为什么法律人说错话,比非专业人士跨界犯错更可怕?因为你顶着律师、学者或法官的头衔,普通读者自然从专业上更信任你。若你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不懂硬装懂,就会误导公众。这么做,涨的是粉丝和虚名,折损的是法律的尊严。所以,言论当自由,扯淡须谨慎。纯为自勉,不特指人。
  
  @范东升:美国《编辑与出版人》网发表文章,展望2020年报纸内容的演变,指出现在报业已经面临生存的临界点。作者把报纸“内容”解读为“终端用户的总体体验”,从多平台传递到社会化阅读的整个过程。作者认为背景挖掘、分析透视以及跟踪事件的发展,才是未来报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青报曹林:一个让我惊讶的现实是,如今很多学生认知和学习评论,都是从电视评论开始的——这证明了电视的影响力,报纸的式微,图像对文字的胜利。可电视评论,并非学写评论的好范本。学习规范、真正的新闻评论,还得从报纸评论开始,电视表达是随意的,且迎合观众,而纸上理性的文字,更合新闻评论最需要的逻辑。
  
  @张书新:纸媒从业者如果仍然陶醉于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对各种新媒体不学习、不思考、不重视、不参与、不接合,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离失业就不会太遥远了!不论是新闻类、财经类、技术类...还是生活类、时尚类!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iResearch:手机媒体和移动设备获网民青睐】1.工作日中广播在一天中最早迎来网民接触高峰:6点至8点覆盖了超过4000万网民,随后覆盖人数逐步回落至1000多万的水平;2.报纸/杂志的峰值出现在8点至10点,网民人数约为4400万。此外,户外媒体在上下班期间(6点至10点、16点至20点)。
  
  @李开复:美国互联网用户:1.61%认为有网瘾,大部分希望能戒网瘾;2.女网友网瘾更严重;3.80%的民众上网;4.网友平均每周上网35小时,65岁以上的网友每周上网34小时!(来自mashable.com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