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脆弱与人性的可贵
——兼谈我国摄影人在第55届“荷赛”获奖的意义
□郭建良
【本文提要】第55届荷赛上我国摄影人的获奖颇为引人瞩目。三名获奖者均非科班出身、均非主流记者、均来自非主流媒体,他们的作品此前也均未在国内主流报纸头版出现过,他们却“集体”在国际主流新闻摄影舞台上精彩亮相。这是媒体融合时代向自媒体时代过渡时期值得关注、值得思考的现象。
【关键词】荷赛 非主流记者 《拯救绝望“新娘”》 【中图分类号】G218
2012年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结果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我国有三位摄影人在这个全球瞩目的赛事上获奖:李杨(Li Yang)凭借《拯救“绝望新娘”》荣获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徐少峰(Xu Shaofeng)凭借《男子爬电线杆索要拆迁补偿款》荣获当代热点类单幅荣誉奖。旷惠民(Kuang Huimin)凭借《还乡——毛泽东故乡人》荣获文化艺术类组照三等奖。(见封三图1、2、3、4)
非主流记者“大面积”获奖
这三位获奖者身份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非主流记者。
何谓“非主流记者”,就是那些不可能被邀请去北京参加“两会”采访、遇到重大社会新闻自己跑去采访不出示证件还好一出示证件必定被拦在圈外、甚至在职称评定需要提供新闻出版署核发的记者证原件和复印件的时候因拿不出而备觉尴尬的记者。
别看“荷赛”官方网站上在李杨获奖作品的资料介绍里赫然写着“for China Daily”,《中国日报》,绝对的主流媒体。可是在网上一查,她的真正身份却是“前《东亚经贸新闻》摄影记者”,在拍下那张获奖照片不到半年就跳槽到了另一家非主流媒体。
徐少峰,则干脆就是“前记者”的身份,也就是说拍下那张获奖照片的时候他还是个摄影记者,之后的第68天,即龙年大年初八——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就辞去了《成都商报》的记者工作,游历于山水之间,九寨沟散心去了。
旷惠民,年龄稍大,是位60后,长期在企业“从事宣传摄影工作”。这是一份和新闻摄影有关系,但却隔着行的工作。在西方新闻摄影理论中,“宣传摄影”和“新闻摄影”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在我国的企业里,这是一份说重要又不太重要,说不重要又离不开的那种工作: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开会表彰,甚至慰问送葬都搅和在一起。平日里人们叫他“照相的老旷”,或者直接就说“那个照相的”。当然了,老旷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份“照相”工作,没有对新闻摄影一往情深的炽爱,没有对新闻摄影矢志不渝的追求,他是断然到不了这样高的新闻摄影境界的。
非主流记者在世界主流赛事获奖原因
我国有大量“非主流记者”,而当前自媒体环境下,可以说人人都是“非主流记者”。而“荷赛”,这样“尊贵”的新闻摄影赛事也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放下“身段”、敞开“胸怀”,面向所有“记者”征稿:你可以是“有单位”的主流记者,如这次获得年度大奖的《纽约时报》记者;你也可以是“无单位”却给“单位”投稿的业余记者;你还可以是“自娱自乐”拍着玩的“自由摄影人”。由此,“荷赛”对参赛作品的要求也相当宽泛,除了不能造假以外,你的作品是否曾经发表过都无所谓,只是发表过的你要注明发表的媒体和时间。更重要的是,“荷赛”与时俱进地改变了参赛作品投稿形式,全面接受网上投稿。于是,越来越多的“非主流记者”参加“荷赛”并屡屡获奖。
在我国,“非主流记者”新闻摄影上最大的优势就是“下接地气”,不用大会小会地动员他们就主动地“三贴近”、“走转改”了,这是他们获奖的最关键原因。
“非主流记者”的另一个优势是他们有相对来说更加自由的采访时间和采访内容,比如徐少峰采访“拆迁”,这是“敏感题材”,但也是“影响到许多人生产生活”的重大题材,在历史上留下空白是遗憾的,于是,“非主流记者”就来填补了这个空白,使得历史趋于完整。
爱好是成功的基础
这次三位获奖者另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非科班出身,却都热爱新闻摄影。
李杨,上大学的时候是学英语的,但从小就热爱摄影。2002年大学毕业,家长想让她做教师,可她非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两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当了一名摄影记者,多年来一直在都市类媒体工作。
徐少峰,算是半个“科班”出身吧,大学期间学了俩专业:前两年学“土建”,后两年转学新闻学专业,跨度还是挺大的。敢于在大三转专业的人不多,除非他是真的爱好后来的这个专业。2006年徐少峰大学毕业,从他的经历上看一直像打游击一样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已经换了几家新闻单位了,典型的“新闻民工”。
旷惠民,则完全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理工科出身,却十分难得地对摄影保持了多年不减的热情。1990年开始从事纪实摄影专题创作,作品颇丰。
就像大作家大多不是学中文出身一样,摄影家也多半不是科班出身。尤其是摄影技术不再那样神秘之后。这要感谢即将破产倒闭的柯达公司,摄影术的三次快速普及有两次是她带来的:柯达发明了胶卷并使相机小型化、廉价化,摄影得以第二次快速普及;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摄影变得更加廉价得以第三次快速普及。李扬在拍“跳楼新娘”的时候才可以不间断地连拍。
颇有影响的“营救跳楼女”
笔者最早看到李杨的这幅作品是在互联网上,它是一组照片中的一张。
2011年5月17日,吉林长春,一位22岁女子因为交往了四年的男友在两人确定了婚期之后又提出与她分手,身着洁白婚纱要从七楼跳下。警车、警察、救护车、记者都赶到了现场,专业的充气垫子都在楼下准备好了。(见图5,见本期Page91)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中年男子抓住这位“绝望新娘”一直撑到消防队员赶上楼来。最终,可能的悲剧变成喜剧。
李杨还不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记者,当时接到热线爆料之后,报社同事急赴现场,之后打电话回报社请求派员增援,完全是“作战”套路,一场真正的“新闻战”由此进入了“攻坚”阶段。李杨就是那派去的增援部队。到达现场的李杨迅速观察形势,选择有利地形,她没有往人多的热闹地方挤,而是迅速果断地登上对面高楼的第八层,用长焦镜头从容拍摄。这让人想起当年采访英女王夫妇游览长城的时候,众多媒体记者都努力接近女王,而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郑鸣却躲开众人,另辟蹊径,远远地用长焦镜头拍到了那幅在摄影史上有地位的著名的《望长城内外》。
新闻摄影绝不是“大帮哄”的事。于是,一组悬念迭起、惊心动魄的照片迅速出现在网络上,读者点击率井喷似地直线上升,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重点推荐。但奇怪的是,这组照片似乎未能入我们主流报纸编辑的法眼,没能登上国内主流报纸头版。不过,国外报纸却对此很感兴趣,5月19日,多家国外报纸在头版图文并茂地做了报道。由于当时所有使用这些照片的外国媒体都没有作者名字,所以,现在只能猜测这些照片同样出自李扬之手。
2011年5月19日在秘鲁利马出版的《商业报》(El Comercio)头版一口气就用了三张照片,分解动作似地展示救人过程,主角不是要跳楼的“新娘”,而是定位在神勇救人的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街道办事处主任郭中凡“老郭”身上。这组由路透社编发的照片,被秘鲁《商业报》的编辑用得十分强势,不但给出头版最有利的版位,而且在图片上方用黑体字介绍事件背景及女子跳楼原因,再用中号字标明事件核心内容提示:“警方阻止22岁的女子从七楼跳下”(Polic í aimpidi ó quemujerde22a oscaigades é ptimopiso);图片的下方又用黑体字加上了照片标题“在死亡之门”(ALBORDEDELAMUERTE)及施救过程的文字说明。(见图6,见本期Page91)对于一般新闻图片,这样处理就已经是很重视的了。《商业报》编辑却又在图片区下方用了大字标题发表详细报道。就这样似乎还觉得不够,又在版式的装饰上特别给这个新闻区上下各加了一条粗黑实线,予以特别凸显。
同一天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出版的《卡里时报》(Khaleej Times),则选择了路透社这组照片中的第一张发在头版头条。(见图7,见本期Page92)
出现在同一天在日本东京出版的美国报纸《星条旗报·亚太版》(Starsand Stripes-Pacific Edition)头版的,是美联社编发的另外一张展示救人过程的照片,(见图8,见本期Page92)看来国际知名通讯社对这组照片还是蛮感兴趣的。这幅照片与《卡里时报》头版那张照片拍摄时间间隔只有零点几秒。把相机设定在连拍模式下不停地拍,这应该是记者的工作习惯。
《星条旗报》头版这照片处理得也很强势,不但新闻图片的三大要素——标题、图片、文字说明一应俱全,而且四周加框予以突出。相对于秘鲁的《商业报》和阿联酋的《卡里时报》,《星条旗报》编辑把这一新闻处理得比较轻松,这从图片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戏剧式的救援”。
编辑和评委的不同选择
《拯救“绝望新娘”》这组照片之所以被海外报纸看重,第一是照片本身的视觉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及冲击力都很强,第二是照片的主题表达了人性的脆弱与人性的可贵两个层面的内容。而这里面表现出来的“人情味”,又是西方新闻价值元素中比较被看重的一项内容。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事实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就是说,当新闻事实符合并满足受众需要程度越高,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按照这个原则,新闻摄影就应该以最快捷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把新闻五要素形象地传播给公众,以满足公众的知晓欲望。
大多数读者阅读报纸就像吃快餐,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对一般读者而言,新闻图片画面上新闻五要素交代得越简洁明了越好。因此,那些情节性明显、视觉冲击力强的照片当然更能满足读者直观了解新闻事件的欲望。
报纸编辑选用的照片以强烈的动态记录展现了事发现场的紧张气氛,都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甚至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尤其是那位施救者的动作、神情,除了体现出惊人的力量感以外,更体现出一种感人的人文关怀。这些画面也满足了大多数读者的“英雄崇拜情结”,而报纸编辑也是深知读者的这种阅读心理,有意强化了这一点。(见封三图9)
而获奖的《拯救“绝望新娘”》,则是一幅大景别的照片。虽然细节上交代得不如国外报纸上发表的照片那样细致,但是整体气氛和大的结构关系却交代得十分清晰。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在试图为救援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作者从深层次上把握并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本质,作品的主题更加具有内涵,更加震撼人心。这幅作品的视觉表现不仅仅局限在画面情节和视觉冲击力上,而是通过画面形象,给读者带来深入的思考,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道德滑坡”已成热门话题的当下,更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总之,报纸上的救人照片更容易抓住读者眼球,而荷赛获奖作品更容易作用于读者的心灵。■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