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调查报告时切勿断章取义
□方 胜
2012年1月24日,中国新闻网引述香港中通社报道称:“美国市场研究公司Demographia发布了最新的‘全球住房负担’报告,在被调查的全球325个大城市中,香港房价负担水准已经达到家庭年收入的12.6倍,突破美国洛杉矶2007年时创下的最高纪录。”之后,这则报道又被其他网络媒体广泛转载。
关心房地产新闻的人士可能会发现,据此前媒体报道,我国大陆许多城市房价收入比早已超过15倍,中东等地区的热点城市也存在巨大的房价泡沫,香港的12.6倍怎么可能成为全球之冠呢?
到这家被叫作Demographia公司的网站上很容易找到这份调查报告。在报告开头就开宗明义,该公司仅调查了“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爱尔兰、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325个大城市”,并且采用了中位数倍数(房价的中位数除以家庭税前收入的中位数)进行比较。这份报告的名称也并非“全球住房负担”,而是“第8届Demographia国际住房负担调查:2012”,而且副标题用“大城市市场排名”做了进一步限定:排除中小城市。
原来,这份调查报告中并没有包括中国大陆、中东以及新兴市场等地产市场狂热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连“全球”这个字眼也是部分媒体自己加上去的。众所周知,“国际”表明的仅仅是事物是跨国的,两个以上国家就可以被叫作“国际”了,而“全球”的范围显然宽泛得多。这份报告只能说明香港是这7个国家和地区中房价负担最重的城市,跟全球房价负担最重根本不是同一个层级的概念。
笔者以为,刻意地夸大事实是与部分媒体片面地甚至不健康地追求轰动性、猎奇性分不开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网络新闻的“标题党”,社会新闻的暴力化、色情化,摘取名人言论不顾上下文等现象上,也集中地体现在报道调查报告时的断章取义和不恰当的解读中。有的时候,误读研究和调查报告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情况更要竭力避免。
现在,各种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乃至个人发布的研究报告层出不穷,不正确,甚至故意歪曲地解读这些报告的危害显而易见。有些时候,媒体亲自上阵,自己组织所谓“调查”、“研究”,不仅毫无科学性可言,对于公众的误导也严重。比如,广东某电视台记者节日期间喝早茶,碰到加收服务费的情况,偷拍后作了报道,并在新闻播出时发起短信调查:节日期间服务业收费上涨,您认为合理吗?通过这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调查,批评服务员乱涨价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从新闻业操作的角度看却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其实,调查是十分严谨的科学活动。做好一项调查,首先要合理抽样,做到随机并符合调查针对的群体,并要具备一定规模的样本。而最为媒体喜爱的网络调查则根本不能保证抽样的合理性甚至真实性,那些只有三五十人作为样本的调查是不可能具备代表性的。
调查中的问题设计学问更大,问题的顺序、措辞、选项都可能导致问题具有指向性,造成调查结果的失实。谁来进行调查,什么时候进行调查也都很重要。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媒体中,一两位记者自己组织实施的、样本只有十几个或几十个(甚至有时连这些数字都未能真正落实)、问卷问题极不严谨、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所谓“读者调查”比比皆是,报道结果还成为媒体进一步“追踪”、“质疑”的缘由。恐怕有些调查者连调查统计中“置信区间”、“可信度”等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更不了解调查正确的流程、方法、设计和分析,又怎么可能实施乃至报道好调查报告呢?
总而言之,实施调查、形成报告是极为严谨的科学行为,媒体在解读、报道时既要全面、客观,又要有效地摘取具有新闻性的重要信息,切不可马虎大意、刊发错误信息,或者为了夺人眼球而断章取义、夸大事实,这样反而会遭人诟病、贻笑大方。媒体自己组织调查进而报道时,更要慎之又慎,切勿“带着答案设计问题”,或者无力实施大规模调查却偏偏迎难而上,结果不是调查滥竽充数就是费力不讨好。如果是涉及重要民意的调查,媒体最好还是聘请专业第三方实施为好,这样再进行报道也更为可信。■
(作者系《深圳特区报》记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