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样态及其演变
□高贵武 张紫赟 张瑾
【本文提要】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大体上存在“播音员体”、“主持人体”和“记者体”三种样态,这三种出镜报道方式虽在时间等方面存在传承和更迭,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完全的代替和排斥,而是以一种共存的方式使得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不断丰富和深化。
【关键词】电视新闻 出镜报道 样态 演变【中图分类号】G220
出镜报道,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作 On-camera Report,目前学界业界的认识尚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①。也有的研究将出镜报道与现场报道混淆,认为“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重要标识”。②根据“出镜”,即“出现在镜头前”的含义,我们认为,凡是报道者以个人身份出现在常规演播室以外的场景中面对镜头、面对观众所做的报道均属出镜报道,即由报道者个人在常规演播室之外面对镜头所做的报道即为电视出镜报道。出镜报道的主体不仅限于记者,而且覆盖播音员、主持人等所有报道者,报道的范畴也不仅限于播报、提问和采访,而且包括现场发现、背景梳理及相关的观察与评论,报道者所处环境则包括演播室(包括外景演播室)以外的所有环境,可以是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也可以是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其他场景。
根据这样的定义,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从报道角色、报道内容以及报道形式方面大致经历了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记者的发展历程,即中国的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大体上存在“播音员体”、“主持人体”和“记者体”等三种主要样态,其中的记者体则又因报道体裁和记者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调查报道体”和“消息报道体”或旧记者体和新记者体。当然,这几种出镜报道样式虽在时间等方面存在某些传承和更迭,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完全的代替和排斥,而是以一种共存的方式使得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样态更为丰富。
一、播音员体:让播音员走下主播台
所谓电视出镜报道的播音员体,即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是播音员,其报道方式一般是播音员固定站立面对镜头播读新闻导语,其报道领域主要存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等重要时政新闻当中,之所以将这种方式的报道归结为出镜报道,原因是在这类报道中播读新闻导语的播音员不是一般化地坐在常规演播室里,而是走下主播台,出现在了演播室之外,如机场、飞机上、领导人下榻地及领导人的其他活动场所等等。
播音员体的出镜报道方式最早出现在中国电视屏幕的时间可以追朔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最早走出演播室、站在电视镜头前播读新闻导语的应该算是现已退休的《新闻联播》原播音员邢质斌。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以华国锋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朝鲜、欧洲等地的出访活动时,邢质斌不仅作为随团访问的记者成员,而且采取播音体的出镜报道方式向国内发回了不少此类出镜报道,在中国电视的出镜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③岁月流转,30多年之后,即使在今天的《新闻联播》当中,观众仍能经常在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和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报道中见到大量这样的出镜方式。
与传统的播音员坐在演播室里播读新闻导语、播放新闻录像的报道方式相比,播音员体的出镜报道由于报道者所处的位置大多是新闻主角从事重大活动的场所或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即从当地发回报道,因而在增进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聆听播音员的播报了解新闻的内容,还可以透过播音员身后的背景获取某些场景性的信息,使电视媒体“看”的特性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当然,由于在这类出镜报道中,报道主体并非擅长采访报道的专职记者,报道的形式仅为播读文稿,报道的场景相对固定,这类报道充其量只能算作初级的电视出镜报道,因为它并不能完全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也没有真正体现“报道”的丰富内涵,更无法体现电视出镜报道应有的人际性优势。
二、旧记者体:掀开记者采访的面纱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电视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电视中的出镜报道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已有的播音体,中国电视上开始有了以专职记者为报道主体的出镜报道,根据其报道的主体,我们将这样的出镜报道称之为记者体。
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第一个采取这类报道方式的当属中央电视台记者庞啸。1980年7月12日,一个具有时新性、政治性的专题栏目《观察与思考》在中央电视台诞生,栏目首播内容是《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播音员出身的庞啸完全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居民,作了评述,庞啸开创了中国记者出境采访的先例,甚至被称为“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记者出镜报道”。④与播音员体的出镜报道比较起来,记者体的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不再是播音员而成了记者,报道内容也不再限于时政类消息,报道的方式则一改过去单纯的播读消息导语,而是加入了许多记者的现场采访、发现观察和个人化的评论。
由于这类报道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电视的报道方式,更多地发挥了电视媒体作为一种人际性媒体的报道优势,记者体的出镜报道从一出世就备受关注,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的大发展更是使这一类型的出镜报道有了飞速发展。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以后,在《焦点时刻》《焦点访谈》等一批备受观众欢迎、创造中国电视新闻里程碑式发展的专题性电视栏目中,记者体的出镜报道随处可见。特别是1996年5月17日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的调查性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这种报道方式推向了崭新的高度,培养和造就了白岩松、敬一丹、王志、张羽、柴静、杨春等一大批电视出镜报道的好手,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最终转型成为主持人,并由此产生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说法,而白岩松的《岩松看台湾》《岩松看日本》等系列专题也成了调查体出镜报道的典范之作。由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明星效益和示范效应,全国各地的电视新闻界都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各地电视台也开始尝试这种记者型主持人的出镜报道方式,上海的《新闻透视》、河北的《新闻广角》、成都的《时事20分》等,一时间都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力追捧,记者体出镜报道亦成为目前中国电视报道中比较常见的报道方式之一。
三、主持人体: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
在电视发展的早期,由于磁带录像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节目都是现场直播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磁带录像技术逐渐成熟以后,录播才逐渐成为新闻制作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然而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电视新闻竞争加剧,电视直播,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开始进入观众视野,并显现出极大的魅力。到了1997年,中央电视台更是凭借《97’香港回归》《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等一系列大型直播报道造就了中国电视史上的电视直播年。
直播,特别是大型直播在中国电视上的增多必然催生更多的出镜报道,产生对出镜记者的更多需求。由于已经在调查体的出镜报道中有过历练和良好的表现,此时大部分已经成为主持人的记者型主持人成了电视直播中的主要报道主体。由于他们的主持人身份以及常常出现在直播报道中的缘故,我们将这类出镜报道称为出镜报道的主持人体,以区别已经存在的播音员体和记者体。
与前述两类出镜报道方式相比,主持人体出镜报道的报道主体主要是主持人,如前所述的《97’香港回归》以及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直播报道《5·12汶川大地震》等等,走近现场、面对电视镜头报道的大部分记者都是像白岩松、张泉灵、李小萌等一干已在主持其他固定栏目的主持人,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主持人大都出身记者,有着良好的采访功底,有着良好的出镜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除他们之外的普通电视记者仍不具备良好的出镜素养,普通记者在非直播的调查体中出镜报道尚说得过去,而一旦直播则很难适应直播的考验和要求。播音员则虽在形象等方面具备出镜要求,但在采访和观察报道方面尚有欠缺,亦不能胜任直播出镜报道的重任。另外,与前述的两类出镜报道方式相比,主持人体的出镜报道范围虽不像播音员体那样限于时政消息,但也不如记者体的应用范围广泛,而仅限于一些重大的新闻直播报道,因而这类出镜报道并非电视新闻出镜报道的常态。报道方式也已经不限于播读和调查,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出镜记者作为观察者、报道者、评论者的功能,“把人际传播中的心理沟通、情感互动、归属认同等基础特色,融入到大众传播之中,把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⑤呈现出了更多的个人风格和个人魅力,因而也更契合电视出镜报道的内涵。
四、新记者体: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
如前所述,主持人体的出镜报道固然已更贴近电视出镜报道的内涵,但因为报道领域方面的局限性,这类报道方式仍非电视新闻报道的常态。从国外电视发展的经验来看,只有报道的主体真正回归到职业报道角色——记者,报道领域拓展到日常新闻的时候,出镜报道的发展也许才能称之为真正迈向成熟。尽管在中国电视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从电视诞生之初就曾出现过电视记者在日常新闻中做的出镜报道,如电视诞生之初的战地报道以及后来央视驻外记者王晓昆、顾玉龙、刘茁野等人的报道等等,但记者真正在常态新闻中大量做出镜报道还是始于本世纪。
从2002年开始,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掀起民生新闻热作为标志,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革命性发展,也第一次揭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由地方向中央辐射的序幕。⑥作为常态性的日播节目,民生新闻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直播和记者的出镜报道。⑦由于受到民生新闻的冲击以及来自诸如凤凰卫视等境内外电视的竞争压力,中央电视台也开始了在电视报道方式上的积极探索,记者出镜报道也不只在直播重大报道或调查类报道中才出现,像《新闻联播》这样常态化的电视报道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由专职记者面对电视镜头所做的出镜报道。由于这种常态化的报道往往是由记者担任报道主体,因而也属于记者体。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如《新闻联播》这样的消息类栏目当中,且大体晚于以《观察与思考》为代表的记者体,故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新记者体或消息报道体,以示与调查报道体(或旧记者体)的区别。
作为报道主体回归到专职记者、报道领域异常丰富的一类出镜报道,新记者体的出镜报道从理论上更符合出镜报道的内涵,也最能体现出镜报道的特色,最能发挥出电视出镜报道的优势。但从以中央电视台为首的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实践来看,尽管新记者体的出镜报道在形式上已完全符合电视出镜报道,但结果似乎并不总能令人满意,大多数记者出镜时仍是站在原地念导语,用白岩松的话说就是“现场镜头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背景没有变过”,⑧既没有体现出出镜报道者作为复述者、观察者和分析者的角色功能,⑨也鲜有个性和个人魅力,不能和观众之间架构起有效的人际传播关系,没有真正实现引导观众关注现场信息、抓取现场最鲜活事件、提供合适背景信息、体现记者个性化感受的功能与作用,⑩可谓有出镜报道之名,无出镜报道之实。
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国电视新闻出镜报道尽管在历经几十年的演变之后,已经在品类和样态上日臻完备,但要真正体现其实质,发挥其本质优势仍需时日。■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成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视觉传播研究”的支持)
注释:
①朱羽君、雷蔚真:《电视采访学》第13页,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第2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③据作者对中央电视台已退休播音员、主持人赵忠祥的访谈。
④参见百度: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47387.html
⑤韩彪:《现场直播——新闻改革的标尺》第434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⑥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年第1期
⑦高贵武:《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走向》,《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3期
⑧白岩松在“全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培训暨业务论坛”上的发言,参见杨华主编:《咱们电视有力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⑨张泉灵在“全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培训暨业务论坛”上的发言,参见杨华主编:《咱们电视有力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⑩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第134~1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