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要“走到底”
黄芝晓
中央提出“走转改”以来,各个单位在连续几个月里动作都很快,积极组织记者下基层,出专栏专版,确实也刊发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作品。李长春同志最近对这个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作了批示,强调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我觉得这12个字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走基层要坚持走到底,这样才能真正地转变作风、改造文风、取得实效。我体会,“走到底”有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走到底”要持之以恒。要求记者走基层不是现在提出来的新问题,而是个老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屡屡被提出来,而且每次都被作为“新问题”提出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老实讲,这一次听到中央五部委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又提这个问题?1989年我在福建日报社当副总编辑,分管经济报道。那时农村部有位青年记者到农村去,在村里住了一晚上,回来谈了很多体会。我在肯定他的同时又觉得很遗憾,因为过去老记者们住在农村老乡家里采访是很普通的事情,怎么现在年轻记者住了一晚上就觉得不得了了?因为记者脱离基层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位记者已经算做得好的了。于是我们提出“驻村三昼夜”的活动,要求每位记者都到农村去,至少住三个晚上。这其实也是一个很低的要求,我当时把这称为“倒退中的前进”。实际上,这几年记者“走基层”一直如此,“走”成了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记者应有的常态,“走”一段时间就不“走”了,倒退了,然后又作为“新问题”提出来,成为一个常提常“新”、常“新”常提而老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此,我们现在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首先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总是出现“倒退”?如果不深入剖析“倒退”的现象,不研究形成“倒退”的原因,“走转改”能不能“走到底”,是要打问号的。虽然现在轰轰烈烈,但是“活动”感很强。出专版、专栏,集中造一段声势是可以的,但是“走转改”应成为新闻工作常态,应体现在日常工作状态和日常稿件中,而不仅仅是“搞活动”。是领导提出、领导要求“走”,还是记者、编辑发自内心自愿地“走”?假如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走基层”没有成为新闻工作的基础和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我们就有理由担心,等到活动结束,这些版面、专栏没有了,大概“倒退”又要开始了。
历史的经验值得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多次提出这个问题,但常常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出现了“倒退”。当然,每一次“倒退”都有它的客观原因。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要求“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人员必须通晓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通晓国家和地方建设事业的政策、情况和问题,养成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力求与人民群众、机关和干部保持亲密的联系”。 但后来一方面由于党内官僚主义作风的滋生蔓延,另一方面,当时全面、系统学习苏联《真理报》,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造成中国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概念化,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作风也受到影响,报道经常落后于现实生活,严重阻碍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在社论《致读者》中明确提出三项改革要求,第一项就是 “扩大报道范围”,要求多采集、多登载一些“生活里的重要的新的事物”当时确实也刊登了相当数量的记者深入基层,向群众生活深处延伸的新闻稿。但由于“反右”、“反右倾”、“大跃进”等政治运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遭到破坏,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的作风也受到影响,记者即使到了基层,看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情况。1961年,党中央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当时总体上是在“左”的思想路线影响下,记者不能讲真话、不敢讲真话,“深入基层”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嗣后, “文化大革命”对党风、文风的破坏到了极点,就更谈不上“走转改”了。改革开放以来,也多次提出重兴调查研究之风,但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浮夸作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对新闻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是时冷时热,常有反复。
从主观上讲,有些新闻工作者确实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上媒体本身的特点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到底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对新入行的年轻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工作传统教育,手段和办法都比较匮乏,甚至连业务能力培养都有点放任自流的感觉。此外,我们面临新的数字传播环境,信息来源多样、多元,“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记者如果奉行“拿来主义”,就容易出问题。我们当然允许从网上找线索,但问题是要核对信源,而不是把网上的线索当成我们的新闻。本来就缺乏深入基层的观念,加上数字条件下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一些年轻记者不能、不愿深入基层,从数量角度讲,照样可以完成任务,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新情况、新原因、新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倒退”。我们正视这种倒退,分析每一次倒退的原因,才有可能切实“走基层”,并且真正“走到底”。
第二,“走基层”要沉下去,“走”到真正的基层。前几天某区委宣传部部长跟我说:媒体“走基层”我们很欢迎,但有的记者到了基层的机关办公室,转一转、聊一聊,拿点材料就回去了。这当然比过去只在“上层”转来转去要好,但没真正“走到底”。从近期报纸上发表的一些“走转改”的报道来看,也存在这个问题。有些记者没有真正沉到底层,只是跟着基层干部去看望看望困难户、独居老人,就洋洋洒洒写一大篇文章,算是“走基层”了。这样做,虽然比“走机关”要好一点,但仍然只是一般地慰问,敷衍潦草地“走过场”,写出来的稿件无论新闻还是评论,总有“不到底”、“不贴肉”的感觉。
我觉得“走基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走出报社,走出机关,走到基层;一个是扎扎实实地体验基层老百姓、基层工作的甘苦,体验老百姓和基层干部的实际感受。这样,我们才能真切体会到的确要转变作风、改造文风,否则必然还是走马观花,看看表面现象。包括这次“走转改”活动中的某些报道,记者跟着社区干部转一圈,也有可能看到的只是基层干部让我们看到的表象、虚象,甚至是他们的作秀,而没有挖掘到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真正来自基层的真新闻。这样写出来的是“真的假新闻”——构成事实的人物、地点、时间等要素是真的,但本质上是假的,老百姓看了背后就有话说。有的主流媒体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整版文章挂着“走转改”活动的牌子,花样很多,噱头很好,又是“采访感言”,又是“蹲点笔记”,但是写的文章却不是蹲点的实际感受,只是对事实的一般评价,不蹲点也可以写出这样的评论,可见记者没有真正沉下去、“走到底”。如果这样就算是“走转改”的话,就偏离了中央五部门发起“走转改”的初衷,恐怕对记者的采访作风、思想作风变化起不到促进的作用,反而出现了形式主义、应付“活动”的迹象,这是值得我们警觉的。我们从党的“以人为本、为民执政”的执政理念高度来认识“走转改”,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会自觉把“倒退中的前进” 再往前推进一步使它不再倒退。
第三,“走到底”要“放下身段”。“放下身段”有三层意思:一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走基层。老一辈的记者经常在基层,从小就接受培养劳动人民感情的教育。六十年代我在复旦新闻系读书的时候,五年大学生活中有一年是在基层工作,但是现在整个新闻教育是没有这一项的。那么农村的学生呢,根据我在农村扶贫的观察,能够读点书的孩子,就是家里的宝贝,也不让他干活,他也没有什么深厚的农民感情。所以现在年轻记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已经很淡薄了,“走基层”在思想感情上会受到阻力。不仅如此,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培养起来的干部、知识分子中间,也存在对劳动人民感情淡薄、对劳动人民生活非常陌生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看望老百姓,是以一种施恩的态度下去的,他不是去深入调查研究,体验群众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而是来看你了,给你慰问了,这就算完了,还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问人家:还有什么困难吗?这样的状态,这样的思路,是很难沉到底的。记者走基层也是这样,身段要放下,不要以记者的身份下去,而是作为群众的一份子到下面去真实体验。就像俞正声同志讲的,不要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受。
二是走基层要理性地去关注现实。走基层不是被动地接受人家给你看的那些事实,消极地如实反映,而是要积极地思考问题在哪里。比如,最近不少媒体报道平抑菜价,让蔬菜公司进小区、让批发市场进菜场等等,就反映了记者没有走到底。我在一家蔬菜公司每周六、日到小区门口摆的菜摊去体验过,发现供应品种并不多,菜价也不很便宜,时间也不固定,卖菜的是居委会干部,算钱都算不清楚,排队的居民其实很有意见,认为有些措施都是做给领导看的,做给记者看的。平抑菜价的根本在于合理增加产量,这样的措施究竟对平抑菜价有多少作用?记者也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思考。我们“走基层”如果没有自己的调查、自己的思考,被基层干部糊弄,反过来记者报道再帮助他们去糊弄领导、糊弄群众,走基层就会走出反效果。再如我们经常说的“黑车”问题,为什么长期解决不了?记者应当坐几次黑车,和坐黑车的人、开黑车的司机好好谈谈,充分调查,就会知道问题不那么简单。沉下去,沉到底,放下身段,真正触底——观察触“底”、思考触“底”,才能写出真正有实效的报道来。
三是“走转改”是系统工程。走基层为什么往往不能走到“底”?一方面是认识问题、素质问题,还有一方面确实是我们的体制问题。我们的媒体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搞激励机制,当时确实在破除“大锅饭”,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对改进新闻工作,提高媒体质量方面有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时代在不断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媒体生态、技术条件下,激励机制如何才能保证新闻稿件的“量”和“质”一起提高,这是摆在几乎所有媒体领导面前的一个难题。怎么破解它,需要媒体的领导也要“走基层”:一、不要光在办公室里想这个问题难,在主席台上讲这个问题很难,而要走到我们自己的“基层”,了解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到底怎么想的,到底难在哪里?二、媒体领导应该记住自己的第一身份是记者,率先去基层采访,然后看看出好稿和现有的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多下去几次就有体会了。媒体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应该当首席记者,每年至少要走几次,写几篇,对采编一线的甘苦就有体会了。媒体应该改变官本位的观念,树立一切为了采编第一线的思想。否则,即便编辑记者很想下基层,但是现有的激励机制缺乏这方面的激励作用,反而成了无形的镣铐和限制,戴着镣铐跳舞,跳不长久也跳不好。
最近,李长春同志提出,要把“走转改”作为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体现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一项重大举措。我觉得仅仅凭新闻队伍一家是不够的,“走转改”活动需要放大,促进整个党风政风的切实转变,我们才有可能彻底转变。这也是新闻队伍“走转改”坚持并成功的重要客观条件。当然,党风政风大环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有极大的变化,这也不能成为我们“走转改”未能“走到底”的托辞,媒体毕竟有导向作用,只要我们要坚持走,“走到底”,走出成绩来,对其他方面的作风转变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