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
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
——上海交通大学纪念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周 弛
【本文提要】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研讨会,以“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为主题,纪念麦克卢汉为全球媒体与传播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促进中国经验与国际视野的结合,推动全球传播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全球传播 媒介技术 媒介环境学 【中图分类号】G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个全新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传输这一原动力的媒介也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早在上世纪中叶,杰出的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就用他机警的洞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媒介的大门。他用扎根于英语文学的逻辑基础,辅以工程学的系统观点,借助生态环境学的宏大视角,将媒介作为一个宏观系统加以审视剖析。他把传播学变成当代学科的王子,从媒介出发,认识整个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
为纪念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2011年6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媒体与设计学院、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媒体文化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以“麦克卢汉与全球传播”为主题,旨在纪念麦克卢汉为全球媒体与传播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促进中国经验与国际视野的结合,推动全球传播研究的发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知名学者汇聚一堂,来自传播、语言、文化、哲学、艺术等不同学术视野和文化背景的麦克卢汉研究者展开碰撞观点与对话。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主持。
一、麦克卢汉:过去与未来
会议开始于对麦克卢汉对全球传播、媒介文化、学科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做贡献的回顾和展望。上海交通大学张国良教授指出,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被称为“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半个世纪过去,人们发现这绝非过誉之词。在信息化、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当下,他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地球村”、“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论断,以及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诸多预言,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这表明,他的思想是多么富有洞察力、生命力。认真研究和对待麦克卢汉的思想遗产,必能大有益于我们进一步正确把握和运用信息传播技术,使之更好地为当今世界服务。
深圳大学何道宽教授是国内麦克卢汉著作以及麦氏所属媒介环境学派作品的最重要的中译者,为麦氏进入中国做出突出贡献。他在题为《麦克卢汉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发言中,深入剖析了“麦克卢汉热”的三次浪潮。他指出,第一波“麦克卢汉热”兴起于1960年代,遍及全球,因其1964年的代表作《理解媒介》的出版而起,又因其思想的超前而短命;第二波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因互联网而起;第三波则兴起于2010年,因互联网的第二代媒介即“新新媒介”而起,又借其百年诞辰的东风而势头更猛。何道宽教授提出要在传播学三个学派的比较研究中推进麦克卢汉研究,从哲学高度俯瞰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其基本轮廓是:经验学派埋头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重器而不重道;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重道而不重器;媒介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真正摆脱服务现存体制、解放传播学的,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北美传播学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他最后总结道:“麦克卢汉是媒介研究的信使,只要媒介演化还在继续,人们对他的研究就不会停止。”
与之相应,曾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所访学的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教授,以亲历者的身份阐释了麦克卢汉与加拿大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内在关系。他在演讲中提出,正是加拿大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国际化又不失村落文明的文化背景,使麦克卢汉能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地球村”等充满智慧的理论来。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苏钥机教授则通过SCI/SSCI数据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从1964年《理解媒介》问世开始,各国学者对麦克卢汉作品的引用情况。他的研究发现,麦克卢汉作品被引次数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一直保持增长,并在2005年开始显著提升。他同时排列出当今引用麦氏作品最多的7个领域,依次是传播学、教育学、社会科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其中传播学领域的刊物引用 《理解媒介》一书在47年间共被引81次,比居于第二位的教育学(41次)和第三位的社会科学(35次)之和还要多,继而明确了麦克卢汉的学术归属,即传播学。他的研究,在增进我们对麦氏理论与价值的多元理解的同时,也揭示出麦克卢汉在全球思想界的重要地位。
复旦大学殷晓蓉教授在题为《麦克卢汉与当今时代的连接——传播学视野下的三个方面》的讲演中,从麦克卢汉与青年及其思想、人文学者的另类解读、传播思想史等三个维度回顾了麦克卢汉的学术贡献。她指出,“麦克卢汉的思想特点之一是开放性,即面向各种各样的解读空间”。正是这种特性,使麦氏理论延伸出丰富多彩的解读来。她同时评价麦克卢汉学说“介于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传统区分之外,而且从他开始,媒介形态、媒介形式本身进入了研究视野。”最后,殷晓蓉教授指出麦克卢汉研究的核心关注点是能够带来新尺度的媒介技术,同时研究并考察这些技术对传播以及传播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她建议研究者应将视角放得更为宏观,通过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考察媒介、研究麦克卢汉。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弛通过第四代媒介人的视角,审视麦克卢汉“地球村”、“冷媒介热媒介”、“无形无相之人”等理论的深层影响,以此对未来第五代媒介可能的文化形态和媒介生态环境做出展望。
二、麦克卢汉即媒介
麦克卢汉所产生的深层影响,还表现在他那自由不羁的思辨模式对方法论的指引。除了对麦克卢汉的贡献和未来发展做出回顾和预测外,有不少演讲嘉宾从学术范式、新型文化以及城市创意等角度入手,将麦克卢汉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媒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引入“Mcluhan is me”的哲学思维,从麦克卢汉的学术研究范式出发,总结出麦氏的思辨方法具有“微观性弱,宏观性强;实证性弱,预见性强;客观性弱,启示性强;推广性弱,开放性强”的特点,提出“片面的深刻,深刻的片面”的观点,他指出我们目前占据“主流范式”的量化研究也许能够在特定的一个研究问题上取得极为规范的研究结果,然而这些结果有可能已经是一目了然的事实,方法很深刻但结论却不能解释全局问题;而像麦克卢汉那样大刀阔斧地思辨探索,能够取得很深刻的突破,但有时候在方法以及结论本身的问题上值得商榷。他认为这两者是否能够取得平衡很重要。他又反思了中国传播学在学术研究与教育模式上的若干问题:我们是否太过强调主流研究范式?是否更应该鼓励学生们去创新去未知领域探索,而不必强加于他们身上太多的枷锁?他鼓励倡导在学生中间强化人文知识、训练逻辑思辨,并通过开放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彰显出麦克卢汉思想遗产的另一层重要价值。
美国罗格斯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学院John Pavlik教授在演讲中指出,“麦克卢汉认识到技术变革对新闻、媒介乃至社会的巨大影响,但他又绝非我们口中常说的‘技术决定论者’。”John Pavlik教授进一步模仿麦克卢汉的语气,提出“21世纪社交媒体、手机、游戏、电子阅读器皆媒介”的假说,并用微博的案例加以论证。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王昊青副教授用《Me & Mr.M》为切入点,讲述了她个人作为“麦粉”如何受到麦克卢汉方方面面的影响,提升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引入城市创意中。
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William H. Dutton教授通过主持一项在全球13个国家开展的“全球互联网价值项目”的研究发现,半数以上被调查者同意或强烈同意网络言说自由(包括:尽管意见极端,但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观点;人们应该能够化名表达观点;我感觉我可以在网上自由表达观点;人们应该在网上自由地对政府提出批评)的国家有10个,其中中国的被调查者对此问题的赞同率达到55%。
三、麦克卢汉即文化
与会代表还从文化研究的层面,对麦克卢汉的卓越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新的观点。
南京大学文学院高小康教授说,按照“媒介即信息”的意思,传播手段本身变成了传播的效果,也就是“买椟还珠”了。麦氏此语使我们突然领悟:当代媒体已经彻底改变了社会传播活动的功能和形态,也因此而深刻地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的特征。而麦氏《理解媒介》这部书,谈论内容远远超出了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从技术的发展造成“麻木性自恋”到服装、住宅、货币、汽车等等对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的影响,都是他要谈论的内容。他试图透过传播媒介的演变观察整个社会历史乃至人性的演变。高小康教授特别强调麦氏所说“内爆”概念蕴涵的人类文明向内在向度积极发展的意义。他说,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哲学和历史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历史活动过程的本质是趋向无限扩张的单向性:通过冒险、探索和开发获得知识、财富和权力的增长或扩张,这种活动方向被理解为人类活动的根本价值,这种增长或扩张的过程和趋势决定了未来比过去更有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进步”。而当前现代文明的单向度扩张趋势已经走到极致,无可逃避地逼近了刚性限制的底线,就如“内爆”概念所提示我们的,无论人们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准备应对经济社会的外延增长型发展逐渐减缓、停滞,而转向平实、节俭和精细化生活方式的内卷化社会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单世联教授指出,技术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不只是为文化生产及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且参与改造着当代社会结构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他说:“新的信息、娱乐和政治的虚拟世界正在重组人们的时空感,抹去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区别,同时制造体验与主体的新形式,个人越来越受制于一种史无前例的、涌入私人空间的声色之潮。”在他看来,如果不能有效区分真实现实和媒介现象之间的差异,那么,我们的文化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刘士林教授指出: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形象异化”时代,它导致的一个深层问题与危机是“要形象还是要真实”,如中国美容20年已毁掉20万张脸,又如很多城市都热衷于“形象工程”而忽视“民生建设”,这些都是媒介社会带来的新的“思想愚昧”与“心灵黑暗”。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的技术分析与文化研究,为当代人如何超越“形象异化”提供了一把钥匙。
本次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的麦克卢汉粉丝,观众与演讲嘉宾积极互动,气氛活跃。在会议结束后名为“Media is Mcluhan”(媒介即麦克卢汉)的晚宴上,还别开生面地进行了现场投票,评选出麦克卢汉最受欢迎的3句警句,分别为“媒介即讯息”、“我不解释,我只探索”和“新媒体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们就是自然”。■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