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留白与留白置换
版面留白与留白置换
——以《晚邮报》挪威爆炸枪击案的版式设计为例
□郭建良
【本文提要】留白是报纸版面设计的一种方法,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常见于重大灾难新闻的报道。而留白置换则是另一种留白形式,比如整个版面用单一色彩、用整幅图片铺底等。本文结合挪威《晚邮报》于特岛惨案报道的版面设计,对留白版式的特点和作用做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报纸版式 留白 情感表达 灾难报道【中图分类号】G219
留白,就是编辑故意减少版面实空间,加大虚空间,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一种设计方法。多用于对特别重大的灾难性新闻的报道。近年来,中国报纸在报道突发灾难事件的版面设计中对留白也越来越重视。比如最近发生的“7·23”动车追尾事故,许多报纸采用大幅留白版面,表达沉痛的哀悼之情。在这里,介绍挪威《晚邮报》报道爆炸枪击惨案中的几个留白设计版面,也可以为我们的报纸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深沉、含蓄的哀伤
2011年的7月22日,挪威首都奥斯陆政府办公大楼发生爆炸,之后约2小时,离奥斯陆约40公里的于特岛发生枪击案,共造成77人死亡。挪威《晚邮报》(Aftenposten)打破以往一贯的编排风格,连续多日在头版大幅留白,以特殊的版式设计来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惊、愤怒和哀悼。《晚邮报》创刊于1860年,挪威文对开大报,是目前挪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挪威,乃至整个斯堪的那维亚地区最有影响的报纸。
2011年7月24日,《晚邮报》头版大幅留白,主版区只有一张照片和几行文字。照片不大,文字很小,周围是大片大片的空白,宁静而又肃穆(见封三图1)。
照片的选择与版面的整体气氛十分吻合。一家三口相依相拥地蹲在地上,默默悼念逝去的亲人。女儿和母亲身穿黑白横条上衣,以背影的姿态出现在画面上。拍摄背影,这也是摄影创作的一种“留白”手段,不忍心直接展现母亲失去孩子的痛苦神情,但是读者完全可以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这种“留白”体现出来的,是摄影者的人文关怀。画面右边是斜侧面面对着镜头的父亲,这是画面的视觉中心,他紧闭着双眼,将半边脸伏在母亲的肩头,一只手关爱地抚摸着他妻子的后背。整幅照片没有痛哭,却充满了浓重的哀伤气氛,这哀伤表现得深沉、含蓄、凝重而又有力量。
表现悲伤,但不渲染悲伤;展示痛苦,但不夸张痛苦。哀伤中体现出不屈的坚强。这是记者拍摄这幅照片的思路,也是编辑选用这张照片的想法。编辑没有把这张照片放大使用,而是刻意缩小,留出四周空白,以留白来突出主体,有效地凸显了照片的视觉强势。
7月24日是个星期天,《晚邮报》的报头与往常也有所不同:报头字上方加了一个直径与报头字等长的黑底圆,里面是一个反白字母“A”,这是该报报名的首字母,构成了《晚邮报》周末版的特色报头。这个报头被缩小到只占版面的三分之一宽,放在左上角。但是“巨大”的黑圆依然醒目突出,增加了这个版面的悲伤与凝重的效果。
北欧的报纸,大多喜欢在头版使用大字标题。而这天的挪威《晚邮报》却在照片上方做了一个“小字”标题:“奥斯陆和于特岛的恐怖袭击”。但是,由于周围大幅留白,字虽小却依然是最突出的文字。照片下方是三行简短的要点提示:“至少死亡92人”,以关键数字做独立的新闻提示;“举国哀悼”,把新闻中需要突出的情感信息拿出来做特别提示。所有提示前面都加一个大黑点予以突出。这些黑点又与报头那个黑圆形成了呼应关系。报头黑圆,引领读者看这个版;版中的黑点,引领读者了解新闻的要点。
在版式的细节处理上,也体现了编辑的良苦用心。为了配合整体气氛,编辑把平日里报头下方宁静的浅蓝色“天线”改为了黑色,又在地线位置通栏铺了一条黑色“地脚”。这黑条不仅呼应了天线的改动,而且也干净利落地封严了版面下沿,在大幅留白的版面上,起到了完美收底的作用,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边缘视觉效果。
黑线与黑条,黑点与黑圆,它们的位置、大小以及形状的变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烘托凝重悲伤气氛的同时,也实现了“色重量”在版面上的平衡。
整个版面,既营造出浓烈的追思逝者的气氛,又是对惨案发生后人们共同感情的宣泄和引导,充满了情感的感染力。
空灵、凝重、大气的怀念
2011年7月26日,爆炸枪击惨案发生第四天,挪威《晚邮报》的头版通过留白形成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见封三图2)。版面上对意境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下方的一张照片。照片拍得很含蓄,画面中没有人,主体形象是拿在手里并被高高举起的一支玫瑰花,祈愿和平、悼念逝者的含义十分明显。摄影者采用小景深来突出玫瑰花和拿着花的那只手,远处,有两朵被虚化了的玫瑰与之呼应。作者采用仰拍的角度拍摄,作为陪体的远处的鲜花就落在了照片的底边附近,而主体的背景就成了大片天空。由下而上自然而然的色调渐变,使照片与空白版面形成了“无缝对接”,上三分之二版已成纯白。编辑有意将照片中的主体形象留在左边栏,用玫瑰花“封住”左边,整个版面形成典型的“L”型结构。显得含蓄、空灵、大气、凝重。
玫瑰的鲜红是版式中最具感染力的视觉形象。色彩通过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的转换作用,产生出情感色彩效应。这种效应在通栏标题上得到了确认:“今夜,满街都是怀念”。
该版式结构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通栏标题下的文字走势排法:不分栏。一行一行构成的新闻要点,一律统一为向左边那支玫瑰花看齐。每一行都不是满行,这样就在两边产生了大小不等的空间与空白。它在节奏上显得深沉、舒缓,便于表达哀伤之情;每一行的参差不齐又使深沉舒缓的节奏得以变化,不至于沉闷得喘不过气来。留白,在这里也起到了调节阅读节奏和情感节奏的作用。
坚强和勇敢的彩色
挪威爆炸枪击惨案第九天,即2011年7月31日,又是周日,《晚邮报》头版依然采用留白的版式回顾案情(见封三图3)。但是与上个周日的版面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版面上没有标题,一张照片占去了报头以下五分之四的版面,照片的左下角是爆炸后正在燃烧的政府办公楼一角,其余部分是弥漫着浅淡烟雾的天空,整个照片加黑色边框,边框内天空空白处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凶手作案的经过。另外一个不同是,版面上用了红色。边框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作案经过中,照片所记载的爆炸被用红色特别予以突出:“15:26实施爆炸”。这也是很有特点的图片说明。红色的运用引起了视觉兴奋,强化了视觉信息。最早启动色彩战略的《今日美国报》副主编里查德·柯蒂斯说:“色彩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新闻。”经过这样处理的版面,表达的情感有了变化,哀伤和凝重逐渐缓和,坚强和勇敢逐渐增加。
无尽的感慨与回味
2011年8月18日,已经是惨案发生的第24天,《晚邮报》头版悼念在于特岛惨案中死去的女孩时,依然是一个类似图一的留白设计,不同的是照片更小,留白更大(见封三图4)。照片是姐妹俩在岛上参加夏令营时候的合影。照片本身传递出来的是青春、阳光、快乐的情绪,这更让读者喟叹花季少女死于非命。照片仅占版面的三分之一宽,其余三分之二宽版面全部留白,给读者留下回味、惋惜和感慨的空间。在照片下方是四行大字新闻提示,左齐排列。在右下角空白处,编辑选用了一张玫瑰花的照片,退底后,呈现在版面上的是一支躺在地上的玫瑰花。而整个悼念女孩的部分是以特栏的形式占主版面的下四分之三,并且加边框,所有留白部分都在框中。
剧烈的情绪宣泄
留白,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来认识,认为只有留出空白才是留白。版面上任何没有实体形象的其他单一颜色比如黑色、灰色、蓝色,都可以看作是留白的置换形式。用一张形象单一的照片铺满整个版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留白。
2011年7月25日,挪威《晚邮报》头版就是这样一个“留白置换”的版式(见封三图5)。主版区就是一张悼念鲜花摆满地的照片,从天头一直铺到地脚,如一幅没有装框的图画。全版没有大字标题,甚至连文字说明都很少,只是在右下角压图铺一块灰底,打上一段文字说明。这与该报7月24日头版编辑尽量缩小照片留出空白的设计方法完全相反。
不靠文字、不靠语言,全靠读者在“一图胜千言”中去感受、去体会。这也是编辑感情的强烈表达和宣泄。爆炸枪击惨案之后的最初这两天,挪威《晚邮报》不同寻常且反差极大的两个版式(见图1和图5,见本期封三),表现出编辑们情感难以平静的剧烈波动。
以整版一张照片的形式来突出一个重要新闻,这在西方报纸上并不少见,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图片的使用往往配以大字标题,把整个版面做得像杂志封面似的。像《晚邮报》这样使用的,还真是十分少见。
美国报人提出“以非写作(non-writing)的方法向非阅读者(non-reader)提供非文字(non-text)报道”。传播学家施拉姆也说:“一幅画就是一种完整的传播。”果真能做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是图片使用的一种境界。
留白的意境
从美学角度看,留白,是创造意境、产生联想的条件。它使得读者的视线在版面上流转萦回,激发起情感上的共鸣。“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给人创造了一种虚幻空灵的意境;“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留下了一个纵横驰骋的想象空间,体现了报纸版面艺术的无穷韵味。
对挪威爆炸枪击惨案,挪威《晚邮报》通过不同的版面处理方式,体现了编辑情感的流露与宣泄。特别是留白方式的运用,使版面语言由叙事为主转为抒情为主,由写实为主趋向于写意为主,形成一种意境,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
(作者系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人民摄影》专栏作者、青岛数码动漫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