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时间性变迁:生产、文本与消费
■王海燕 范吉琛
【本文提要】新闻与时间密切相关,时间作为新闻的关键要素,贯穿于生产、文本与消费等诸多环节,包含着关于新闻的社会性和哲学性的重要追问。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新闻的生产和消费加速摆脱“昨日新闻”的传统,向分秒必争的“7/24”模式迈进,使得新闻的时间性问题更加值得玩味。然而目前我们对新闻的时间性理解非常有限,一方面容易简单刻板地将其看成是一种有限、可耗尽的资源,总是处在时间一去不复返需奋力追逐的焦虑中;另一方面又忽视对新闻的时间纹理,包括它存在的形态、弥散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可能性进行仔细审视,未能对时间概念所包含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本文指出,学界需在拓展新闻时间性的研究上做出更加扎实的努力,可以聚焦新闻生产、新闻呈现、新闻消费等具体层面,并从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入手,结合数字化环境的实际,对相关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进行反思,重新建构新闻的时间性“大厦”。
【关键词】时间性 数字化媒体 可供性 即时性 新闻权威
【中图分类号】G210
无论对于新闻从业者还是新闻研究者来说,时间(time)都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但是,时间性(temporality)在新闻文本中如何体现?在新闻生产中如何被实践?在新闻消费中如何被经历?这些问题看似习以为常,却包含着关于新闻的社会性和哲学性的重要追问。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的生产和消费加速摆脱“昨日新闻”的传统,向分秒必争的“7/24”模式发展,使得新闻的时间性问题更加值得玩味。在此背景下,国际新闻学界最富盛名的研究学刊之一、位列SSCI期刊Q2区的《新闻学》(Journalism)在2018年第1期推出了《新闻的时间性变迁》(The shifting temporalities of journalism)专辑,发表来自世界各地新闻业研究者的七篇论文,探讨在多元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新闻的时间性是如何通过技术、文本、新闻生产者、新闻消费者等被构建的。
本文建立在对该专辑论文主要观点的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将从五个方面分述:理解新闻的时间性,新闻生产中的时间性,新闻呈现中的时间性,新闻消费实践的时间性,以及新闻时间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随着论述的展开,本文将对新闻与时间的哲学探讨、方法论探讨、即时性与新闻权威,媒体的时间可供性,以及新闻消费的中介化时间等前沿议题进行评述。
一、理解新闻的时间性:从线性时间到过程时间
“时间”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把握的概念,思想家们对其也有着漫长的探索过程。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所讲述的阿基琉斯追赶乌龟的故事,不管乌龟走得多慢,作为追赶者的阿基琉斯永远都无法超越它;同样,纵观新闻自19世纪出现以来的历史,它也似乎一直是时间的追赶者,即使每一次的新技术革新都使得它速度更快,但它永远距时间一步之遥;尤其是在今日的数字化时代,时间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并如冰裂一样无序地、不规则地四处散开,新闻似乎更难追上时间的步伐,让新闻实践者和研究者都感到难以把握、无所适从。
在该专辑的第一篇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Kevin Barnhust教授和泰国玛希隆大学的Andrew Nightingale博士①尝试解码普遍存在于我们观念中的理解时间的困境,认为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用线性的、量化的思维来看待时间,认为时间可以被衡量、被测定,且一去不复返、不可回头、不可重复造成的,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看到的也许是另一种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怀特黑德(A. N. Whitehead1861-1947)的过程哲学(process philosophy)和阿伦特(H. Arendt, 1906-1975)的哲学思想中的时间观念提供了出路。怀特黑德②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处于不断变动中,不同事物的出现便是源于这种变动的过程。时间,不是现代主义的时间轴意义上的无限微小的点,而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持续进行着的事件(event),一种过程(process),一个场景(occasion)。时间不能被割裂、孤立,时间的存在是与主体、客体、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的,它附着在每一个事件里,不断被叠加,被汇聚,而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也同样是在体验的一点一滴的增长和叠加中达到。这种过程性的体验,在数字新闻时代显得更为明显,人们不再受固化的时空限制,可以在网络中任意点击和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身临其境地搜索信息以回顾过去、理解当下,甚至是预判未来。也就是说,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不是幻觉,而是一种切实的主体体验;结合在新闻上的时间,不仅真实可感,而且构成社会的现实。所以,如果从这一过程哲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再来审视新闻“5W”中的“when”(何时)的元素,将获得很多不同的理解,而这种重新理解将为我们如何在数字化时代继续做好新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利益提供又一种可能的观念资源。
同时,阿伦特哲学思想中的时间观念也有助于我们思考数字化环境下新闻的价值,尤其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价值。在《人的境况》 (The human Condition)③一书中,阿伦特将人的活动分为劳作(labor)、工作(work)和行动(action)三种情况。其中,“劳作”和“工作”的不同在于,“劳作”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而做出的努力,是个人化的活动,其价值在时间性上是短暂的、速朽的;而“工作”是具有公共性的活动,其价值在时间性上更加持久、更加具有可延续性。对于新闻业来说,当一个记者到街上、到居民区、到办公场所等地方去收集素材,然后写作、编辑和发表这些故事时,他(她)可以处于“劳作”的状态中,也可以处于“工作”的状态中;当处于“劳作”的状态时,他(她)只将这一采访活动当作一份为稻梁谋的个人生计,而当处于“工作”的状态时,他(她)将其视为长期性的事业,投入了理想和抱负,担负着公共责任,创造着集体价值。
无论一个社会的媒介体制赋予新闻怎样的功能,也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新闻都与一个社会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用阿伦特的话说,从事新闻的活动不是个人的、速朽的,而是有着持久的社会价值的,更应该是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劳作”。从这一角度来看待新闻工作的时间性问题,当面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各种挑战时,新闻工作者或许能够更好地自处。
二、新闻生产的时间性:即时性与新闻权威
时间对于新闻来说,是相当抽象的概念,除了早期新闻学研究的一些经典之作中留下些许踪迹之外,学界专门针对新闻的时间性问题进行的经验研究非常匮乏,如何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谈论这个无形无状、捉摸不定的概念一直是个难题。④该专辑的难能可贵即在于通过一系列的经验研究论文展示了这种可能性,并囊括了新闻生产、新闻呈现以及新闻消费三个不同的环节,在数字化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来审视新闻与时间性的问题。
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突发新闻的增量更新(incremental update)已经成为数字化时代“7/24”在线新闻的寻常做法。针对这一全球媒体的普遍现象,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Nikki Usher⑤具体考察了美国都市类报纸的突发新闻的生产流程,通过对四家都市类报纸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探究媒体机构热衷于报道突发新闻并采取不间断地增量更新的做法的原因。
从时间性的角度来看,突发新闻的增量更新这一做法演绎的是新闻的即时性(immediacy)。而在新闻学理论中,即时性的背后涉及的是新闻权威 (journalistic authority) 的问题。纵观新闻业的发展史,即时性在构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形象、树立新闻业的专业权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速度和时间都在加快的数字化时代,即时性对新闻权威的发挥和保持可能比以往更加重要。但同时,即时性导致的错误频出等情况也可能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因此,即时性与新闻权威处在复杂的关系中。
Usher的研究建立在对包括《迈阿密先驱报》 (The Miami Herald)、《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等在内的四家美国都市类报纸的田野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新闻工作者不断报道突发新闻并进行增量更新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流量考虑,很多编辑记者认为,突发新闻带来的流量是都市报新闻网站吸引读者的唯一渠道,而对突发新闻的追踪报道和实时更新有助于持续获取流量、避免失去受众;二是竞争考虑,在数字化时代,报纸不仅是与报纸竞争,同时也要与电视、网络类媒体竞争,突发新闻的报道和追踪过去可能是美国电视类媒体强调的品种,但现在报纸也必须重视;三是为了保持记者作为社会现实的权威叙事者身份,首发新闻不仅为新闻工作者带来专业自豪感,同时也会影响受众对于城市中哪家新闻机构哪些记者最具权威性、最应受关注的判断。但同时,Usher也发现,并非所有编辑记者都热情拥抱这一突发新闻策略,一些人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做法损害了新闻的质量,背离了自己的新闻价值观,而矛盾的是,他们通常一边迟疑一边仍然在编辑部的推动之下继续实施这种策略,体现出新闻工作者面临新形势的高度不确定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突发新闻增量更新实践是新闻在新技术环境下追求即时性的激进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为避免其专业权威受到威胁的尝试,但是,不得不警醒的是,新闻业正在做出的这一改变,最终可能会破坏其原本的权威。
三、新闻呈现的时间性: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
如果说时间在新闻中多少还存在着有形附着的话,那么,这些有形附着最容易被观察到的场所是在新闻呈现中,以词汇、语句、叙事、版面等可被观察的实物形态存在着。因此,对新闻时间性的经验研究,必然少不了对新闻呈现的分析。
聚焦于新闻生产与新闻文本之间的连接,以色列学者Keren Tenenboim-Weinblatt和Motti Neiger的研究⑥探讨了“时间可供性”(temporal affordances)的概念,认为这是理解和评估新科技赋予新闻生产的潜能与新闻叙事实践之间关系的有效框架。时间可供性指的是由新闻生产中的物质和技术性因素带来的与时间相关的可能性,并经新闻叙事表现出来的时间性特征。两位作者认为,数字化技术为新闻生产带来或加强了至少六种时间可供性,分别是:即时性(immediacy)、现场性(liveness)、准备时间(preparation time)、即逝性(transience)、固着性(fixation)和回溯性(extended retrievability)。但是,这些时间可供性只是意味着可能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呈现的变化,它们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包括记者的角色定位、专业文化信条、媒体的属性、商业考量、政治取向以及受众期待等,共同决定着新闻呈现的最终形式。
为验证这一假设,两位作者对1950年到2013年间以色列和美国媒体在不同技术环境下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文本分析,考察这些时间可供性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文化情境中是如何被体现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以色列,报纸新闻都更侧重于未来时间取向的新闻报道,而网络新闻侧重于过去时间取向的新闻报道。究其原因,这与网络媒体相较传统媒体有更强的即时性的可供性不无关系。在数字化新闻时代,尤其是在网络新闻领域,即时性已成为很多新闻工作者判断新闻的“核心价值”,而网络媒体的技术性和物质性特征也使得为其工作的新闻生产者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内及时报道刚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同时,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数字化技术都极大地增强了其回溯性的时间可供性,记者通过数据和文本检索工具可以更加便利地回到过去的时间、翻阅过去的事件,以协助对当前时间点发生的事件的报道。这一时间可供性投射到新闻呈现中,两位作者研究发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两个国家的媒体中都表现出对中距离的过去(mid-range past)和远距离的过去(distance past)两种过去取向的新闻报道显著增加的趋势,而近距离的过去(recent past)相应地减少。
同样聚焦于新闻呈现层面的变化,丹麦学者Henrik Bodker和Niels Brügger研究了新闻网站的版面语言是如何表达不同的时间性的。⑦他们主要研究的是三种时间性:一是速度(speed),相对于传统出版模式,这是在线数字新闻出版最被广泛认同的时间性优势;二是与纸媒相比,网络新闻除了更加快速外,还允许相关背景的链接和材料的叠加,体现出连续性和积累性(accumulation)的特点;三是交互性(interactivity),数字化技术使评论、搜索、分享、转发,以及阅读数和分享数排名等设置成为可能,将用户引入到内容的制作和呈现中,带来个人的时间性与新闻的时间性的相互嵌入。
通过对1996年至2015年间的卫报网站的研究,作者发现这三种时间性在其早、中、晚期分别有不同的表现。早期(1996-1998年)的卫报网,在速度方面没有体现出网络出版的速度优势,更多的是作为纸媒的补充而存在;在积累性方面,网站虽然在积极地与当下发生的新闻相关联,但积累的内容非常有限;在交互性方面,用户的时间性并没有影响到网站对内容的排序,交互性是被忽视的。中期(1999-2005年)的卫报网,更新速度有所提升,持续的更新也促进了积累,同时网站也开始为用户提供内容导航,但这一阶段仍然是紧跟传统媒体的议程,自身内容的扩展有限。在后期(2010-2015年),卫报网站的交互性日益凸显,用户的时间被纳入到了网站的结构之中,如依据用户访问的时间和地点,为他们提供天气信息等,同时,用户的评论和分享也影响着新闻和网站体现出的时间面貌,如文章排序并非基于编辑记者的新闻判断或者其发生和发布的时间,而是随用户的活动而调整,使得网站整体的时间性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从速度、积累性和交互性三个方面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卫报网站的变迁历程,经历了从作为纸媒的补充,到速度和更新频率的飞跃,到大量的内容积累,到与用户交互活动的交融,这一过程体现了新闻是如何在逐步吸纳数字化出版带来的时间可供性中改变着面貌。
美国学者Julia Sonnevend的研究⑧将重心落在“事件”(event)这一概念上。长期以来,哲学、社会学、历史学非常重视对于“事件”的研究,相比之下,“事件”的概念在新闻学研究中讨论得并不充分。Sonnevend通过对美国四家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CNN)对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的分析,探究“事件”对新闻实践的影响,以及媒体在面对具有特殊的时间性特征的事件时的应对方式。研究发现,在面临像马航失联这样既无原因解释也无搜寻进展,或者说,时间被中断的事件时,记者陷入“现在”无可报道的窘境,于是转而搜集关于过去的碎片化信息来增加报道的数量,在报道的后期,更是将报道的焦点转向未来,设想未来可能的发展。通过这样拼凑起来的报道,媒体仍然为读者和观众带来了“事件感”(eventfulness),并给他们以该事件非常“重要”的幻觉。基于此,作者认为,媒体在新闻呈现中采用了两种策略弥补“事件”的时间中断:一是报道“替代事件”(substitute events),指的是与核心事件无关但可能导致进一步报道的次要事件(minor events);二是转向报道事件的过去和未来,在时间点上向前和向后延伸,从无可报道的现在中解脱。后者体现的正是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对时间性的策略化运用,与前述Usher关于即时性和新闻权威的研究相呼应。
四、新闻消费实践的时间性:新闻与中介时间
互联网、万维网、移动媒体和应用程序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新闻的时间性面貌,从生产到呈现、从出版发行到消费各个环节,新闻的时间性问题都日益凸显,但同时又都欠缺检视。在对新闻生产和新闻呈现中的时间性问题进行探讨之外,该专辑也展示了对新闻消费环节的时间性问题进行经验研究的可能性。这一空缺是由英国拉夫堡大学两位学者Emily Keightley和John Downey⑨填补的。
在传播科技迭代更新的背景下,速度(speed)、即时性(immediacy)、同步性(simultaneity)成为新闻的压倒性时间要求。很多人认为,新闻加速化的后果,不仅带来更加肤浅的新闻内容,同时也使得新闻在消费环节停留的时间更加短暂,压缩了新闻的意义空间,淡化了新闻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两位作者认为,这些看法过于悲观,未能认识到新闻消费的复杂性,也并无对真实的受众及其生活场景进行分析的经验研究的支撑。因此,他们从民族志的角度对新闻消费进行受众研究,尝试理解新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籍此分析新闻时间与受众和他们的阅听实践之间的复杂联系。
为了描述新闻的时间性是如何被生活情境各自不同的受众在阅读、观看或收听过程中不断主动建构的,两位学者引入了中介(intermediacy)的概念,认为这可能打开我们理解消费环节的新闻时间的新角度。为说明新闻的中介时间 (intermediate time) 是如何产生的,他们用民族志的方法进行了两个案例的受众研究。他们发现,受众可以通过新闻消费将自身记忆与公共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此时,新闻事件的技术性时间被忽略了,新闻内容本身成了受众建构记忆的主体,这体现了新闻消费的时间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受众导航定位,并进行社会关系和身份建构的作用。如作者在第一个案例中所展示的:50多岁的英国女性Helen,不记得她什么时候开始迷上一个歌手,但是记得她第一次得到这个歌手CD的那天,正好是前英国首相史密斯去世,她到一个朋友家借CD,两人听到广播里播报着这个新闻,都感到难过。同时,受众在新闻消费的过程中还可以营造一个中介区域,将新闻的技术时间、观看新闻的仪式性时间、个人生活的自传式时间、社会集体的年代性时间等混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记忆,并与社会和他人对话,建立共同感。如作者在第二个案例中所展示的,60来岁的家政工Iris,脑海中经常想起一次山体滑坡淹没当地学校的新闻,那天,她一个人像往常一样看电视,就着一份当时流行的Vesto牌快餐,看到电视里学生们逃命,很惨的感觉,那时,她的丈夫得了精神病,跟她分居,她的女儿还很小。
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受众虽然是“不完美的人”(imperfect humans),但是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新闻的时间中穿行,而不是完全被其束缚,所以应谨慎判断新闻加速对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速度、即时性和同步性无疑是当下新闻的重要时间特征,但新闻受众并不仅仅局限于新闻内容、报道技术以及其延伸出的时间性上,而是依据其自身经验进行衍生,形成自传性时间、时代性时间、家庭时间、工作时间等等的多种时间性,而这些时间性的形成,依托的中介是新闻。换句话说,对新闻的消费者而言,新闻的时间是其自身、社会、历史、文化、科技等多种时间性混合而成的产物。
五、新闻时间性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时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而新闻在时间的社会建构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各种形式的文本,新闻为社会营造此刻、定义当下、勾勒未来、形塑记忆,支撑起一个社会的人们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性存在。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的时间性带来新的动态和景象,使新闻得以更近距离地监测现在、建构此刻,并为人们描述未来和建立与过去的联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闻本质上是一个时间性机构(temporal enterprise),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对新闻的时间性的理解非常有限,一方面容易简单刻板地将其看成是一种有限、可耗尽的的资源,总是处在时间一去不复返需奋力追逐的焦虑中;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对新闻的时间纹理,包括它存在的形态,弥散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可能性进行仔细的审视,未能对时间概念所包含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
鉴于这一现状,在专辑的最后一篇文章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Barbie Zelizer⑩指出,对于新闻的时间性,当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一是在新闻生产中,过度强调“现在”而忽视其他的时间性。不可否认,在数字化时代,记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时间所驱使,“速度”为中心的观点大行其道,但是,并非速度越快新闻越好,速度体现的只是对一种时间性的追求,即“现在”,而除此之外,新闻还有其他的时间性,有过去,有将来,而且,不同的时间性往往相互重叠、相互延续、多元并存,而过度强调“现在”只会限制人们对新闻实践的多种可能性的探索。
二是在新闻消费中,缺乏对公众新闻参与的时间性的关注。我们通常认为,公众的新闻消费总是在简短、碎片化和浮躁中进行的。然而从前述论文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公众是积极的、主动的,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单一的新闻时间,而是将与个人经历和体验相关的多重时间性带入新闻消费中,将集体的媒介事件与自身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这也进一步例证了新闻的混合时间性,类似的案例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是在新闻研究中,对新闻时间性的理解不够深刻,限制了理论化新闻研究的空间,捆绑了对新闻业未来的想象。目前学界在对新闻时间性的讨论中,同业界一样过于强调时间的加速感、枯竭感,其实正是这样的一些单一性的看法,导致社会上“报纸已死”、“新闻末日”的说法甚嚣尘上,一定程度上威胁了新闻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正当性。因此,学界需要在拓展新闻时间性的研究上做出更加扎实的努力,从更深更广的哲理层次入手,重新建构新闻的时间性“大厦”。■
①Barnhurst, K. G. & NightingaleA.W.(2018) Time, realismnews. Journalism, Vol.19 (1)7-20.
②Whitehead A.N. (1929). Process and reality. New York: Macmillan.
③Arendt H. (195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i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④对早期新闻学研究中涉及时间性的研究的回顾,可参考白红义:《因时而作:新闻时间性的再考察》,《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6期
⑤Usher, N. (2018). Breaking news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US metropolitan newspapers: Immediacy and journalistic authority. Journalism, Vol.19 (1)21-36.
⑥Tenenboim-Weinblatt, K. & Neiger, M. (2018) Temporal affordances in the news. Journalism, Vol.19(1)37-55.
⑦BodkerH. & BrüggerN. (2018) The shifting temporalities of online news: The Guardian’s website from 1996 to 2015. Journalism, Vol.19 (1)56-74.
⑧Sonnevend, J. (2018) Interruptions of time: The coverage of the missing Malaysian plane MH370 and the concept of “events” in media research. Journalism, Vol.19 (1)75-92.
⑨Keightley, E. & Downey, J. (2018). The intermediate time of news consumption. Journalism, Vol.19 (1)93-110.
⑩Zelizer, B. (2018) Epilogue: Timing the study of news temporality. Journalism, Vol.19 (1)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