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 90页
  • 91页
  • 92页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偏向性”的观念和认知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眉批录
■杨保军
  经典,存在于时间之中,但却又没有时间。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符合这一标准。
  
  1.意识形态是具有虚假性、虚伪性、欺骗性的思想观念,但这更多属于特殊意识形态的涵义,而总体性意识形态近乎就是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的总体精神观念状态。乌托邦作为思想是以超越现实指向未来为特征的思想,它的典型特征不是虚假、虚伪而是虚幻。知识社会学提供了观察分析知识现象、知识过程的社会学观念与方法,核心是知识是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整体结构的产物。(扉页)
  2.真正学术著述的译作态度与方法,译者把译著看得比自己的著述更为珍贵,它不仅为原著提供更充实丰富的文献,而且以对著者的真诚尊重的态度对待著者的思想与风格。(P2)
  3.反思性的研究,一方面是形式上更为高端或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困难的研究。只有对既有研究“烂熟于心”,同时自己又有非同一般或不同凡响的眼光,才敢于进行反思性、批判性的研究。(P3)
  4.自然科学对整个人类都是公共性的,但社会知识却充满了地方性的特征,这就是文化不易交流且可能永恒冲突的根本原因。全球化也未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何况全球化很可能是一定意义上的神话。(P7)
  5.一定社会中的“危险思想”,不只是由统治者划定的,也是由其传统、文化、信念划定的,但对现代文明社会来说,“危险思想”主要是指对政治的危险,对统治者的危险。(P8)
  6.人是需要性的存在,有欲望、有目的、有利益追求的存在,这是基本的事实,这样的事实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是意义与价值的动物。因而,不问意义与价值的研究,就像不食人间烟火一样。(P13)
  7.社会科学研究者不可能绝对超越自己的“成见”展开研究,但是觉知到“成见”可以使研究者:(1)自觉探究反思“成见”与研究结果间的关系;(2)弱化或强化“成见”对研究的影响。(P15)
  8.碎片化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民粹主义、狂热爱国主义的潮流,如何看待当今新的集团主义、民族主义现象,已是紧迫的问题。(P17)
  9.主观性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自然就会越来越难。没有一致性就没有客观性,但一致性不就是客观性。(P18)
  10.问题是时代的象征,即一定时代的突出问题标志着该时代的特征。(P19)
  11.任何类型的知识生产都是社会性的,即都是在社会场域中进行的,因而场域环境及其中的所有要素都有可能影响知识生产活动与结果。(P20)
  12.一定历史时期,一些思想、观念、理论为什么会成为主导性的东西,这是知识社会学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P21)
  13.知识采集、生产、储存、传播、传承、交流、消失、丢弃、更新、再生产等都是社会过程,这意味着知识社会学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复杂的体系,也自然会关系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P23)
  14.“思想”直接来源于个体头脑,但形成思想的资料以及影响思想的因素却不限于个体,而是思想者所处的整个环境及其中各种可能的因素。
  一个人的思维/思想不可被另一个人替代;一个人更不可能替代一个群体中众人的思想。思想专制就开始于思想替代。(P24)
  15.对于每一相对独立的主体来说,应该明白自身的存在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既是历史依赖的,同时又是现实依赖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谈论个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P26)
  16.知识社会学是反思性的研究,其核心问题是从社会与知识的关系角度,探析人类拥有的知识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当然还包括所有与知识相关的其他问题。(P29)
  17.一定时代只能提出其能够提出的问题。当时代演进到某个节点上,人们才会产生某种意识,具有某种发现的眼光。(P30)
  18.用一种文化思维方式去衡量另一种文化思维方式,结果都是牛头马嘴。文化交流、对话的困难正在于思维方式间的差异。(P31)
  19.统治者不会自行主动改变使既有统治稳定的意识形态及贯穿其中的思维方式;改变的时刻大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只有受到底层/下层社会思维方式的强烈冲击,统治者才会寻求改变观念的方法。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不一致迟早都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变更,一个领域如此,整体社会也会如此。(P33)
  20.“知识界”并不是统一的,即使在稳定的社会,知识界中的不同群体、个人依旧抱持着不同的见解和野心,尤其是对政治。(P35)
  21.依曼海姆的逻辑,在一个权力垄断的社会中是不可能有知识分子的自由的。权力垄断就会垄断意识形态。知识分子解放的根本标志就是知识的解放、思想的解放、思维方式的解放,其实质就是知识分子的自由。(P37)
  22.不管什么时代,如果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必要的,那就终有一天,会从两端走向中间。(P38)
  23.在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好的、更好的方法,但唯一正确的方法是不可断言的;好方法、合适的方法本身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原则上说,没有最好的方法,更没有唯一最终的方法。(P43)
  24.点不能替代线、线不能替代面、面不能代替体,科学推理尤其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的“真理”“道理”推理和普遍化要特别谨慎。因为人文社科关涉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地方化特征。(P44)
  25.人是目的性动物,也是价值动物,人会为自己的目的性寻找依据,构造理由、设计方案;个人行动如此,集体行动就更是如此了。(P46)
  26.能被理解的知识、概念、意义本质上都是公共的,有着群体的经验根据或基础。(P47)
  27.每一种观念、规范、文化价值都有其发生学的历史,若能弄清这样的“源”,人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流”。知识的发生学考察因而是知识社会学的重要观念和具体方法。
  考察一种有意义的观念的发生史,不应限于个体发生学历史的范围,还要充分注意群体历史的发生学考察。现在的一些观念史、思想史、学术史、知识史考察恰好犯了曼海姆指出的这种错误。(P53)
  28.知识社会学的灵魂,就是要从社会(学)的视野出发来研究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只能是社会的知识,不可能是个体化的知识;本质是因为个体是无法离开社会的个体。(P55)
  29.社会学考察知识(生产)的基本方法论观念,就是要超越知识个体主义的神话,把知识还原为社会过程、社会环境、个体与群体的真实互动、共动之中。他们是共在的,但并不忽视不同个体的特殊性(伟大)。(P57)
  30.“知识界”或“知识共同体”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社会中,知识界的知识对象就是社会,源于社会,他们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知识生产传播的。(P60)
  31.群体特别是作为整体的社会拥有怎样的观念,是以社会的整体发展状态从根本上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体或者某个小群体所决定的。这说明知识社会学宏观观察的恰当性。(P62)
  32.一种政治权力只有拥有了自己相对完备的政治哲学,它才是相对成熟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政治。
  政党知识分子会依赖其所拥有的所谓科学理论知识,不断论证政党教条的正确性,政党在观念上其实都是趋于保守和教条主义的。(P64)
  33.政治一旦披上科学的外衣,政治权力就会开始扼杀真正的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至少是约束限制知识的自由性。政治权力是一山不容二虎的事情,一个社会、国家容不得两种以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实也容不得足够的政治知识自由。(P65)
  34.在各种社会因素中,宗教、政治与知识有着最为明显的关系,这两种因素是最能直接影响“知识面目”的因素。(P66)
  3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都是“偏向性”的观念和认知,都是从自己利益或情愿出发的观念,都有对社会真实掩盖遮蔽的一面,因而都有明显片面化的虚假化的特征。(P67)
  36.超时间的真理是不存在的,人类能认知把握的只能是自己时间内的真理;超时间的真理原则上是不可能的,具有乌托邦或意识形态的色彩。(P69)
  37.曼海姆对实证主义的有限性非常清醒,并一针见血指出其问题所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迷醉于网上数据,无视经验浸入与现象背后的分析,只会走向另一种偏误。解释学的方法是展开社会研究,特别是人的活动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弥补实证方法的严重不足,真正把人当作人类来研究。(P72)
  38.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一,就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活动有直接而深切的体验;有无这种参与,对理解相关活动是至关重要的。(P74)
  39.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明知,往往是在比较的情境中实现的。每个人的独特性,只有在与他人的对比中才能显现。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曾经隐藏的、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东西才能澄明或进入显意识之中。群体也是如此。但群体无意识的自省是以个体途径实现的。(P75)
  40.问题,只能是主客体结构、关系中的问题,离开这样的结构关系,是不存在也不会产生问题的。问题永远是属于人的。自然不存在问题。(P77)
  41.“是什么”与“希望成为什么”是不同类型的问题,因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回答。但方法观念不可绝对。(P79)
  42.不同论文中的自我重复问题,我同意曼海姆的看法。不同论文是以不同核心观点成立的,对同一作者、重复的部分也许是支持新观点的部分。
  同一理论下相矛盾的观点的可能性对于人文社科研究也是存在的。同一理论框架自然会有不同的侧重维度和观察分析问题的偏向,那就有可能形成相异的具体看法。(P82)
  43.找到一个概念(词语符号)的源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总有看不到的文献;将一个概念的意义演变弄得十分清楚就更不容易了。事实上,人们对一些重要概念的溯源、清理,针对的只是那些学术史、思想史上的有名人物,至于“无名小卒”的各种可能用法,根本就进入不了视野。(P83)
  44.特殊的意识形态是指其意识是虚假的或虚伪的,并未真实反映其真实的利益。时代的总体性思想结构——总体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宣称者往往持有与其宣称的东西不相一致的“真实看法”。(P84)
  45.对意识形态持有者的真实面目、意愿,不能看其宣称的意识形态,而是要看其实际作为。意识形态不过是虚假、虚伪的幌子而已,既欺人又欺己。(P85)
  46.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个体作为承载者的意识形态,而整体的意识形态,是一定时代、一定人群整体的世界观。曼海姆的论述还是不那么清晰。(P87)
  47.意识形态的根本或灵魂,就在于其追求的价值(理念),因而,当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发生改变时,其意识形态也就改变了。如果不同主体间的价值理念有着根本的不同,也就等于说他们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P93)
  48.一定时代,人们(表现为统一的或不同的群体)对“世界”(自然、社会等)有着总体性的意识形态认知,有着一些总体性的基本看法或观念,它是超越个体的,但却又落实在几乎所有的个体身上。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整体的精神世界会随着社会的演进、政治的变化形成主导不同时代的总体性观念。(P96)
  49.否定总体性意识形态,是根绝其相应社会、政治等存在合理性的终极性手段或方法,它是对精神本体世界的摧毁。(P98)
  50.“意识形态”涵义中的虚假性、虚伪性是政治家在现实政治中赋予的,并从此刻起,意识形态这一意义一直延续下来,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的理解。这足以说明,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观察观念史、概念史,也就是知识史,才能发现知识生产传播中的一些真相。(P102)
  51.学术话语往往“净化”了一些概念,“过滤”了一些概念的含义,反倒是实践生活中、日常世界中,这些概念有着更多充实丰富的意义。学术上若是不恰当地舍去这些意义,实际上弱化或降低了一些概念的解释功能。(P103)
  52.不管是物质武器还是精神(观念、理论)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普遍使用。于是,新武器又会被发明出来。(P104)
  53.阶级斗争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基本理论武器,其中贯穿着对意识形态手段的使用,而其背后的东西则是(历史)唯物主义。(P105)
  54.意识形态批判,作为方法从马克思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并且还会延续下去。这其中的力量当然不只是学术力量,而是以政治为主的各种社会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P106)
  55.意识形态反思有了,才会构成意识形态批判的完整性,也会避免将意识形态视作单刃剑的方法论观念的偏误。(P107)
  56.当一个党派以自己的立场指出其他党派的偏向时,其实不过是在用自己的偏向批评攻击他者的偏向而已。指望有无一种力量能够超越所有可能的偏向,是比较困难的。(P108)
  57.相对知识与相对主义并非一回事。相对知识是由知识条件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它是客观的。相对知识因而不可任意推广或普遍化。人文社科中的许多知识都有这样的特点。(P109)
  58.历史差异、文化差异是显在的事实,因而发现这些差异并不是问题;对人类以及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人们来说,如何对待差异、处理差异造成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P113)
  59.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能通过语言阐释的事物,其文化意义都是隐蔽的。因而,语言无疑也是最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工具。(P114)
  60.那些宣称真理在手的政治,通常都是“独裁政治”;凡是宣称已经掌握了历史规律的人,大多都会胡作非为。在路上,是人类的状态,也是人类所有事物的状态。(P115)
  61.精神领域的绝对主义的相对性也是可疑的,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念,可能都有各自的合理性,但很难说它们都是等价的。有些会更合理一些,有些可能不大合理。(P116)
  62.相对主义的知识观,并不是否认知识的确定性,而是提醒人们注意知识的普遍性;相对的核心是说任何知识的正确性原则上都是有情境的或者说有条件的。(P117)
  63.人们时刻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宣称已为美好社会找到出路的人,这样的人试图引领他人,决定别人的命运,但世间很少有这样的人,连上帝也不是。(P118)
  64.纯粹的实证研究是不存在的,实证研究的前提、假设,以及各种指标的设定,都包含着不可避免的形而上学先验论。当然,这些先验的事,又是历史经验的结果。(P120)
  65.曼海姆以现实情境为知识的条件,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地方主义。但这是符合实际的,超越情境的知识,只能是清除情境间的差别,但这只能是微小部分的。
  人文社科知识本来就不是纯粹非评价性的,这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价值动物的本性或存在方式所决定的。(P125)
  66. “口是心非”是历代政治中的常见现象,现实个体生活世界中也不稀少。口是心非就是典型的意识形态表现。虚假性是意识形态性观念、知识最突出的特征。(P128)
  67.检验观念属性(正确性、合理性、先进性、真实性等)的标准不可能是观念,超越观念的只有现实、实在,方法则只有实践。因而,无论是否宣称自己是认识论上的实在主义者、实践主义者,要想检验观念的各种属性,最终只能落实到这样的主义上来。(P130)
  68.总体性生活观念的变化更新是非常缓慢的事情。生活实际的许多变化只是形式的、现象层面的,那些使生活得以展开的支配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精英们常说,启蒙是一个过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P133)
  69.全面观点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历史过程。“正确”只能是历史的正确,有了这样的自觉,才不会陷于偏狭。在知识社会学的视野中,任何“知识”原则上都是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主体的结果。(P138)
  70.曼海姆是一个冷静、理性、周全的思考者,他深入、细致,令人印象深刻;曼海姆具有极为谨慎的历史眼光,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考察者和分析者。他的历史方法令人称道。曼海姆是一个特别注重情境状态的研究者,可以说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专家。他甚至可以被命名为“情境主义者”。曼海姆在部分与整体、多维与立体的关系处理中,是个马克思式的辩证法专家。(P141)
  71.曼海姆的论述处处体现着知识社会学的“社会”方法论特征,即必须从社会系统整体出发考察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任何特殊主义、精英主义的理解方法都会包含难以避免的偏向。(P142)
  72.“预期的行为”是可“再现性的行为”,是程式化的,是理性预期的,是不是行为的行为;“不可(或难以)预期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行为”,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才构成问题。(P148)
  73.“屁股决定脑袋”,虽不完全正确,但道出了阶层地位与所思所想的基本常态关系。人最敏感的都是与自己利益兴趣相关的事,其次才是其他人或其他事。政治尤为如此。(P155)
  74.政治家主要不是政治理论造成的,而是政治实践造就的。理论的价值在我看来是整体性的涵养,它对应的是整个的人类精神世界,并不侧重具体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P156)
  75.在现实政治中,理论不是目的,理论只是工具;政治家们运用理论的目的在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有时则是拉大旗、作虎皮而已。马克思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宣称是一部分人的理论,是为一部分人(劳动阶级)争取自身利益的理论,因而这样的理论必然具有列宁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色彩。(P159)
  76.“我们的社会地位决定我们的思维这一事实并不一定是错误的根源。相反,它常常是得出政治方面的真知灼见的途径”。存在与意识的这种关系只能从普遍性或原则上讲,并不是每一个体身上的事实。人是可以超越自身阶层地位进行一些思考的,这实质上是说,人是可以超越自身经验(体验)并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他人经验世界的,且是可以从他人经验世界出发表达价值诉求的。马克思本人就是如此。(P161)
  77.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中存在一个问题,生产方式决定政治领域,但现实政治是可以强制改造甚至改变生产方式的。因此,更深的问题在于:建构生产方式依赖的力量是什么?在同样的生产力水平上,不同社会可以建构出不同的生产方式;即使在同一社会,也是可能的。(P165)
  78.人们因情感一致/相似而相信共同的理论,同样人们也会因相信相同的理论而建构起具有共同情感意志的群体,情感有着更为原发基础的作用,但理论则很可能把人们统一在一杆大旗下,形成利益或政治共同体。(P167)
  79.人们能感到的是革命的大趋势,而不是具体的时间点,其实革命爆发的点也不能看成是革命的起点;至于具体革命事件的发生,更是充满了偶然性,只能在大趋势下说发生某类革命事件是必然的。
  革命,不是为了证明理论的伟大或正确,而是为了实现利益追求。没有理论指导的革命难以胜利,但革命不只是理论指导下的行动。(P170)
  80.“法西斯主义有其特有的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观点。从整体上看,它是激进主义的和非理性的。出于偏好,它使自己与最现代的而非理性主义哲学和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它尤其对柏格森、索雷尔和帕累托的路线进行了适当修改,将其结合到自己的世界观中。法西斯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是对直接行动的神化,对决定性行为以及领导精英首创精神重要意义的信仰。政治的本质是认识和把握当前的要求。重要的不是纲领,而是对一位领袖的无条件服从。历史既不是由大众创造的,也不是由各种观念,或者那些‘默默发挥作用的’力量创造的,而是由时常表现自己的权威的精英创造的。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非理性主义”。法西斯主义因而必然是极权主义、历史英雄主义、个人崇拜主义;结果必然是人民失败主义。(P171)
  81.当条件确定时,就只能发生某些事,而其他事难以发生。正是历史的某种确定性或规律性存在着,才使历史研究具有意义,历史借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可能。(P172)
  82.当具体的历史事件不可解释,那也就意味着历史不可解释;当历史不可解释,没有规律,历史中的现实者就可以任意妄为,且只有那些英雄、精英具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这便是法西斯主义的历史观。(P175)
  83.任何试图或已经占取统治权的组织,都会宣称自己是为了所有人(人民)的利益,但实际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正因为如此,才说统治者宣称的观念可能只是“意识形态”。(P180)
  84.政党政治理论政治观的多元性存在,并不能否认政治科学的可能;多元政党政治理论正是作为科学的政治学研究的一种现象。即使从某一政党的政治观出发,如果它欲使本党的政治理论、政治观具有更大的合理性或更完整的视野,它就理所应当分析考察其他各种可能的政治观点,从而使自己更接近系统整体的政治观念,也即接近更多科学合理的政治观念。(P187)
  85.现实生活事实告诉人们,并不是所有利益矛盾、观念纷争都可以通过理论方式(对话协商)解决的。因此,理论上行得通的东西,实践上未必能够办得成。冲突、斗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P188)
  86.曼海姆以超越的眼光发现了历史的或共时的不同历史观,政治观的片面性与偏向性,并令人比较信服地说明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他也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法。它的设想从理论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如何使同一个社会中不同政治观间形成有效对话却不是“理论劝说”能够解决的。(P190)
  87.不同政治观的理论整合是可能的,事实上,几乎所有领域(不限于最尖锐的政治领域)都一直进行着动态的历史整合,但理论整合并不就是实践整合。
  整体动态整合的唯一理论出路可能还是民主政治观与民主政治实践,唯有如此,共同体的一致性才是可能的。
  曼海姆提出的知识分子整合策略是软弱的,缺乏说服力,更是没有实践的可能性。(P193)
  88.知识分子确实是从理论上整合各种偏向性历史观、政治观的力量,但同时也可能是分裂的力量,使各种政治观、历史观变得更加偏向的力量。曼海姆自己固执而浪漫了。
  曼海姆所论述的知识分子的无依附性(独立性或超越性)确实存在,但知识群体能否成为独立自主的整体性政治力量,或统一倾向一种群体(阶级、群体),都是令人怀疑的。(P197)
  89.从理论维度展开整合,知识分子群体,诚如曼海姆所说,是最佳人选,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只是知识分子能够扮演这样的角色,但在实践层面就未必了。曼海姆当年关于知识分子政治角色的见解至今只能存在于民主社会,在专制与集权社会仍然属于幻想。(P201)
  90.知识分子群体中总能以相对自主独立的方式形成更靠近科学、真理的整合性政治观点,这是完全可能的。
  在曼海姆的视野里,科学政治学或政治科学是可能的,政治学可以超越各种政治观的偏向,形成合理的政治知识。(P203)
  91.科学的划界(标准问题),是否存在着超越学科的统一标准,曼海姆实质上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本质上则是指出:实证主义只是科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科学的全部。
  实证主义强调知识的普遍性,暗含着对知识地方性更不要说某种偏向性知识的否认,这显然与人文社科领域的实际情况不符。(P207)
  92.各有各的政治,各有各的政治观,这是事实,但各有各的政治学却是有条件的。政治学是对政治现象、政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的任务不应是为某种政治观服务,而是为了发现政治现象的特征,揭示政治活动的规律。(P211)
  93.历史研究的目的不只在于厘清具体的历史事件,还在于在此基础上寻求一些一般的结论。前者过度就会琐碎,后者过度就会空洞。在此两者之间过渡,才是富有启示的。(P216)
  94.如何在事实与理论之间寻求到恰当的研究途径,曼海姆的方法论观念史是值得认真学习的,他说:“那些从未超越历史事件的直接进程的人,以及那些完全沉湎于抽象概括,因而永远无法找到返回实际生活道路的人,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历史进程不断变化着的意义。” (P217)
  95.社会是在无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变化演进的,没有什么人能够把控这整体的进程。尽管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动机、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但社会整体在总体上则以自然的方式演进。(P218)
  96.实践知识与技艺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技艺,其中蕴含着与其相关的观念、风格与精神,它们与知识技艺是统一性的存在,在实践中则更是以统一的方式发挥作用。(P220)
  97.极端状态是存在的,但却是稀少的,因而任何极端理论、观念若是被普遍化了,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恶果。(P224)
  98.单一政治视野在客观上预先就遮蔽了其他视野的可能,必然是片面的,尤其是很难自主发现自身的缺陷。更糟糕的是,单一视野最易把自身的不足或过激看成是自身的优势。(P225)
  99.每一种“主义”主要看到的是“主义”所约束和“主义”所希望的东西,而遗漏掉的那些“主义”也都有其可贵的事物。偏向性、偏执性似乎是人类在政治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倾向。(P227)
  100.自由的基础,在认识论视野中,就是真知,即知是自由的前提,对选择对实践行动都是前提性条件。统治者限制自由的第一手段就是对真情的知。P231
  101.自认为良知或良知的事物有时并非所是,没有几个人会认为自己是违背良心做事的,但这世间却到处都有缺少良知的事。理性的常态功能是两大方面:一是以可理喻的逻辑方式、程序化地做事;二是理性可以对理性本身以及非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P233)
  102.乌有之乡是不存在,对不可能存在的存在之思想便是乌托邦思想。“乡”是存在的,而“乌有之乡”是超越存在的。思想,既可思“乡”,亦可思“乌有之乡”,前者是现实的思,后者则是乌托邦的思。(P234)
  103.概念只是在抽象意义涵盖了可能的所有对象,但它并不能解释所有对象,更不要说所有对象的所有可能特征。
  若以现实情境为参照,可以把相对它的思想分为三类:与符合并适合情境的思想相对的,是两个超越情境的主要思想类别——各种意识形态的和乌托邦的思想。在负面意义上(马克思主要在负面意义上运用),意识形态可分为三种:一是虚假,二是虚伪,三是欺骗。(P237)
  104.抽象意义上的乌托邦思想,就是相对现实根本无法实现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可能不真实,但不虚伪,也不是故意欺骗人的思想,但负面性的意识形态就不是如此了。因而,这两个概念是较好区别的。(P238)
  105.乌托邦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相当难界定的,同一思想在不同认知者的眼里其乌托邦性是不同的,统治者会把所有不同于自己思想的左右思想都称为(反动)乌托邦思想,只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义为符合实际的思想。但是,这并不是说就不存在定义乌托邦思想相对客观的标准。毕竟现实社会是唯一的,以此为基础的可能发展也不是任意的,因而是否乌托邦或乌托邦到何种程度是可理性分析的。(P239)
  106.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管现实如何,人们都会有更美好的愿望、更高的期待,这些愿望、期待或理想,会成为评价现实的尺度,从而形成批判;当观念批评转换成行动改变时,一个新的现实就有可能出现了。历史大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P242)
  107.曼海姆坚信历史是有其相对的稳定结构的,或者说历史演进是有内在规律的;正因如此,历史才是理性、可解、可把握的。(P244)
  108.总有一些伟大的思想人物、观念人物、理论人物诞生于一定的时代,但他们的思想、观念、理论在社会学视野中并不纯粹是他们个体的产物,而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的机制本来就是知识社会学需要研究的问题。(P249)
  109.个人,主要是乌托邦思想,而到了集体,就可能成了乌托邦行动。个人本质上是离不开群体的。一个思想或观念伟人,首先是发现所在群体的思维,其次是形成能够代表群体的观念,最后才是将观念转换成实践行为,当然领导者并不一定是观念伟人自己。(P250)
  110.部分与整体是相对的存在,但在一个整体中部分是绝对的,只有有了整体感,才会认知到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不完整的整体,是部分的缺失,人们会在完形中想象整体,同时会弥补部分。(P253)
  111.定义是在一定语境中的语用选择,但创造/赋予新意义时要特别慎重;若不是全新概念(全新语词),那就非得有一番来龙去脉的解释和说明。(P255)
  112.读西方著作(欧美为核心),没有宗教史、宗教学方面的基本素养,那是相当困难的,正是这些东西常常以特殊的方式显现着西方的历史面目、价值观念、文化精神,自然也会体现在几乎所有学科。(P257)
  113.最亲密的关系一旦反目,往往会成为最仇恨的关系,爱之切、恨之深,情仇爱恨是最易极端化的,其根本原因不仅是利益,还在于那种非同寻常的情感信念。(P284)
  114.这可能是一条规律:越是世俗化社会,物质的力量影响越大,精神的力量相对影响越小;相反,在宗教社会中,物质力量的影响可能对生命的意义要小一些。(P286)
  115.每一种社会政治思想都包含着召唤的、理想的成分,都包含着乌托邦式的思想,差别在于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一定的乌托邦思想,才有对现实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才会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向往。(P288)
  116.越是靠近当代社会,乌托邦式的思想越少,但并没有消失,相信也永远不会消失。尽管生命是向死的存在,但人心却永远是总体上向美的存在,总是有着超越现实的无限追求。(P293)
  117.同一时代,会存在多种形式的乌托邦思想,它们之间多会展开竞争,往往是最靠近未来实践可能的思想获得优势地位。乌托邦思想与合理、先进的思想是不可轻易等同的。尽管它们各有自己的美好想象。(P294)
  118.一个社会的软弱表现之一,就是它不能容忍多样化的观点,甚至压制人们多样化的思维;一个健康、强大的富有自信、充满活力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希望得到整体性观点的社会,希望各种观点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P297)
  119.一种思想追求的目标一旦基本实现,或自以为实现,它便很快趋于保守,进而会将保守的思想意识形态化,失去乌托邦思想的那种真诚和梦想。(P302)
  120.曼海姆有一个信念:知识分子在总体上是有一定的精神超越性,社会超越性,本质上则是利益超越性,而核心在于:知识分子可以超越他们本原性的直接利益阶层(群体),这样,知识分子就成为一定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中介性群体。(P303)
  121.知识分子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会分散成不同的小群体,有不同的依附,有不同的追求,为不同的群体鼓吹呐喊。社会的普遍进步,才是知识界真正得以解放、获得自由的方式。(P305)
  122.“每一个个体都与一个具有既定关系的系统有密切关系,而它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的意志,这才是真正的障碍”。个体在任何现实社会中的自由都是一定结构关系中的自由。他/她不可能完全自主地做出人生选择,不管是为他自己,还是为了一定的群体或整个社会。极端情境中的所谓可选项,不过是被迫的结果,而非自由的结果。选择并不就是自由。(P307)
  123. “对于大多数知识领域而言,历史-社会过程都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意义”;“每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可能出现,而且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这种适用于艺术的说法,在进行必要的修正后,也适用于知识”。这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提供的最重要的思想,也是他提供的从社会学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知识现象最重要的方法论观念。说得更简单一些,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观念的实质就是,知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更是社会的产物。只有理解了一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其知识表现;而从动态角度看,只有理解了不同时代间历史演变的结构变迁,才能真实理解不同时代社会的知识现象。(P309)
  124.社会-知识-社会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存在与思维的广泛关系,就是思想与对象及其对象环境的关系。马克思在宏大视野与哲学层次上实质性地讨论了这种现象,曼海姆则在中观的社会学层面上分析了这一现象,而更为精细的关系考察需要知识社会史及现实的梳理与分析。(P310)
  125.在知识社会学视野中,意识形态是中性意义上的整体描述概念,指的是一定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用法不同)。(P312)
  126.曼海姆混用知识、思想两个概念,或者说是在几乎同等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思想通常表现为知识,但并不绝对。(P313)
  127.“知识过程”与“社会过程”是同一过程,知识过程不过是社会过程的一部分,是一个维度。(P314)
  128.每个时代为什么是其所是,每个社会为什么是其所是,人类一般做出的都是循环式的回答,各种因素的共在决定了互动作用的必然性。一些因素的客观先在性、逻辑优先性也能使人们逃脱循环解释的困境,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多。(P318)
  129.曼海姆特别注意到了社会学视角中同一概念、语词在不同群体、阶层中涵义的差异性,这是易于理解的,但它们的共同性也是存在的,并且会增多,这同样可以做出社会学解释。概念不仅是处理精神世界、理论范围的工具,也是处理社会问题、生活世界的手段。(P320)
  130.阐释A论题过程中往往会生长出更有意义的B甚或C问题,这时不可忽略,而要立即抓住,随后展开深入研究。这是理论逻辑自身的自发力量。(P324)
  131.一定环境中的人群都会烙上该环境各方面的特征,且只有在不同环境的对比中,人们才能发现自己拥有的仅仅是环境的产物;而大小环境的同异正是人们形成同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主要根源。(P328)
  132.视角决定了能够发现和看到什么,而决定视角的因素隐藏在视角的背后,隐藏在视角形成的各种因素之中。视角可能有天生的部分,但根本上则是由视角拥有者所在的整体环境条件决定的。(P330)
  133.共在的群体总有一些共同的利益(立场、兴趣等),共在大圈中的小群体又必然各有不同,因而共在始终都是差异中的共在。这就决定了角度的统一只是共在可能的一部分,而差异则是另一部分。(P332)
  134.科学哲学依赖于具体的科学,而不是相反;认识论依赖具体的认识,而不是相反。曼海姆的这一原则认识是正确的。但应注意的是,科学哲学、认识论一旦形成,就会对具体认识形成制约作用(有好有坏的制约)。(科学哲学是我的用词,不是曼氏的用语。)(P337)
  135.知识社会史(观念社会史)属于实证主义为主的历史,它需要用历史事件、历史证据的方式描述说明、解释知识产生、演变、传承(也有消失)的过程。(P342)
  136.不同类型的知识,其知识纯度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知识”的标准问题。“视角”本就是构成知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要素,因此问题可能就能转换成了“视角”的自觉。(P343)
  137.在人的世界里讨论问题,人本身就成了本体论的一部分,原则上说,任何被“言说”的或“言说结果”都有人的各种可能痕迹。(P345)
  138.对人的世界来说,知识是人的发明、人的创造,只是被称为“知识”的东西总是人关于一定对象(包括人自身)的知识,知识必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P346)
  139.不抱同一视角的人不可能看到同样的“真相”;不同视角中的真相才会构成相对完整的真相。最好的视角不好评判,但较好的视角是存在的,认知的优良程度是可评判的。(P348)
  140.知识是依赖环境的产物,那就是说,从环境变迁的维度不仅可以说明知识的整体变迁,亦可寻求环境与具体知识的相互关系。这是知识社会史的基本任务。(P354)
  141.生活与思想的关系,根源上一定是生活在先的,但生活中,思想与生活是互动互生的关系。曼海姆的生活决定论多少有点“生硬”了。(P357)■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