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40页
  • 41页
  • 42页
  • 43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事实与谎言:网络时代新闻的去伪存真
■彭增军
  如果较真的话,新闻生产的某些基本原则是彼此冲突的,比如说速度(speed)与准确(accuracy)。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要求抢新闻,而抢,势必在准确上付出代价。当然,理想的状态是鱼与熊掌兼得。在传统的媒介生态下,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相对比较从容,一般情况下,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发布消息。即使抢,也由于新闻生产的周期性,总还有核实、验证信息的余地。
  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出现,打破了媒体组织对新闻信息的垄断。出现在第一现场的往往是当事人或者旁观者。这些现场的爆料人可以说是“无组织、无纪律”,爆料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从信息控制的角度来讲,是失控状态。这种失控状态究竟怎么看,不同的角度可能有不同的判断。有人看到了混乱,有人看到了民主。如果抛开宏观层面的理论之争,单单关注微观现实,就会发现:真相往往淹没在谎言的泥淖里。连候任美国总统都在社交媒体上罔顾事实、信口开河,可见问题之严重。但是,以事实与真相为使命的传统媒体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常常失手,甚至成为谣言甚至谎言的传声筒。
  美国总统选举过后,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跌到谷底,愤怒却蹿至峰顶。这种失望与愤怒来自政治谱系的上下左右各方。据皮尤的最新调查,美国公众五个人中有四个不信任媒体。这种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媒体没有给他们准确的、可靠的信息。当然,传统主流媒体背了不少网络的、特别是社交媒体的黑锅。虚假新闻首先在脸书和推特上大行其道。社交媒体非但没有赋权普通公民,却为那些居心叵测的宣传家和阴谋家提供了平台和手段,以往躲在暗处的谣言和谎言堂而皇之进入公共话语中心,甚至有可能影响了美国总统的选举结果。
  网络上谎言泛滥不只局限于美国,而是一个全球问题。美国宾州大学安内堡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创立了专门致力于事实核查的网站 FactCheck.org。不少媒体组织如《华盛顿邮报》等也在随后的几年里开通了同类网站。2014年,世界六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聚会伦敦,召开了首次全球事实核查联盟大会,以壮声势,协调行动。
  但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谎言与事实的较量中,所有寻求真相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能够阻止谎言的裸奔。
  为什么社交网络时代,谎言似乎占了上风?而在这种媒介环境中,新闻媒体究竟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去伪存真,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同时也完成自我的救赎?
  
新闻与流言
  这里的流言指的是英文中的Rumor。之所以用流言不用谣言,是因为谣言在汉语中有贬义,多指捏造的或者与事实严重不符的信息。而英文中的Rumor是中性的,指的是未经证实的消息,是非官方的道听途说或者小道消息。无论怎样,流言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多半反映了公众心中所想、所念、所怕。流言可真可假,不然就不会有虚假的流言(false rumor)这样的说法。流言只有经过验证,才能有事实与谎言之分。
  实际上,在许多情形下,所谓的谣言是一种标签式的对信息源的歧视,某些信息之所以被称作谣言,多半是因为非官方。同样的信息,出自官方就是信息,出自民间则成了谣言。
  在人类社会,流言是对不确定或者危险状态的一种认知反应,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并非都是居心叵测。人们出于好奇心或者在焦虑和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多半会传谣信谣,社会心理学家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恐惧产生流言。
  流言的另外一大特性是传播性,不传起来就不是流言,充其量是八卦(gossip)。
  越是神秘和信息控制的地方,谣言就多。正如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透明和开放才是谣言的终结者。
  新闻媒体正着说是同事实和真相打交道,反着说就是同流言打交道。甚至可以说,新闻存在的一大理由就是因为流言。新闻从一开始就同流言、传言分不开。从这个意义上讲,记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流言和未经证实的消息获取新闻。流言是无风不起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隐藏着新闻的金矿。
  在许多情况下,流言就是新闻,而且是利润不小的新闻。美国著名体育电视网ESPN就有流言中心(Rumor Center),注册会员可以看到专门为你收集和分析的最新流言。许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苹果,就是把制造和散布流言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金融证券市场的合并消息等等开始也都是流言。如果证券市场完全靠证实的消息,岂不是黄花菜都要凉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流言最大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其实是记者。
  但是,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灵魂。新闻的使命就是为公众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不发或者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正如比尔·科瓦齐(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新闻的十大原则》中所讲,新闻的本质在于验证核实,去伪存真。
  在尴尬的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在数字革命和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这一使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谣言、传言,新闻媒体非但没有澄清、阻止,相反却往往转载转发,“助纣为虐”,或者同流合污。2015年《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总结道:新闻网站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散布虚假信息,而不是去验证和辟谣。
  
插上翅膀的谎言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相还在找鞋,谎言已跑了半个世界。
  为什么谎言在社交媒体时代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獗,难于控制?
  首先,流言蜚语是人类社会的常态,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只是现在的媒体环境放大了流言存在,以及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以前的流言蜚语只能在坊间流传,而现在的媒体环境为流言插上了翅膀。公民新闻的出现,有意无意地使阴暗角落的沉渣涌到了台面。
  这就好比有人到了美国,惊诧于美国残疾人之多。其实美国的残疾人不会比中国多,只是中国残疾人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友好和不便利,被困在家中,你没有看到而已。
  具体来说,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在制造信息,而绝大多数信息的特点在于非专业性。传播科技的发展,网络化特别是社交媒体使非专业的信息传播加速。最近二十多年,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吉尔莫尔( Dan Gillmor)说,我们过去总说新闻记者的报道是历史的初稿,现在再也不是了。
  现在的受众可以花钱购买同新闻单位一样的专业装备来进行新闻生产,但是,同专业新闻记者不同,他们成为记者是一种偶然,是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碰巧手里拿着手机,而手机碰巧有电!
  在许多情形下,不是有意地造假,而是不经意或者由于只看到了局部的事实,或者处于某种情绪中而想当然的事实。这往往最令人头疼,因为这些无辜的信息制造者往往看起来非常可信。
  谎言比真相更动听,而真相往往是枯燥和粗糙的,难以面对和把握。
  另外一点是,社交媒体由于算法的缘故,放大了谣言。谣言越点击,排名就越靠前,由此水涨船高,恶性循环。如有研究数据显示,某谣言的转发量有九万多,而辟谣的信息则不到两千。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还在于社会对于谎言的自净能力。
  传统的解决之道是:谣言止于智者。假的就是假的,伪装终将剥去,或者说纸里包不住火。 现在的问题是,真相往往被遮盖,真相只有一个,而干扰真相出现的则有千万条流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谎言的可怕之处还在于人们的大脑是先入为主,一旦入住,则会干扰其他信息的处理。
  问题还在于有专门制造假新闻的网站,而信息源有更多的手段来混淆视听。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社会撕裂,完全按照党派意识形态站队。据著名政治传播学家艾杨戈(Iyengar)等人的研究,党派立场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婚姻的一个指标:90%的婚姻都是驴配驴(民主党),象配象(共和党)。世界越来越小,人心却越来越远,社会进入“后真相”时代,事实本身似乎不再重要,人们都在构筑自己的事实。
  2016年底皮尤中心的一项调查中,81%的被调查者认为“党派立场不仅影响到政策分歧,而且影响到基本事实的认定”。无论你如何努力,人们只相信自我认定的现实,对于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可以视而不见。这样的局面是后工业化时代新闻界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因为它动摇了新闻理论甚至民主政治理论的根基。言论自由所依据的一个基本信念是美国建国之父们所坚持的观念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其基本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知道好歹的,因此可以让各种思想——好的、坏的,幼稚的、成熟的,都自由竞争,而好的思想观念终将胜出。所谓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身正不怕影子斜等等。问题是,你自己身子正,别人会抱定自己的偏见斜着身子去看你,或者只量你的影子而根本不管你身子的正斜。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不同信息源的时候,很少用理性去甄别去思考,而多半会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退缩到自己的成见中去,因为这是最安全也是最简单的做法。
  
中心任务是核查事实
  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而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真实、准确、负责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虽然新闻记者的使命、价值没有变化,但具体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核心工作之一的事实核查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新闻记者应该专注于你最擅长的工作。比如说,以往的消息报道恐怕要退居二线,因为不需要记者去采访一个老农,问他今年的收成如何,依靠卫星影像完全可以分析出准确的产量数据来。
  社交媒体时代,大多数突发新闻爆料均为当事者或者旁观者。比如抓捕本·拉登,是一位巴基斯坦的电脑工程师碰巧在家里撞上,然后发推特公布出去的;而美国民航迫降哈德逊河的消息是由一位叫克鲁慕斯(Janis Krums)的渡船工作人员发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报道完全可以由现场的当事人或者旁观者,或者机器记者来完成。
  而更关键的是,以往,公众通过报社或者电视台热线,爆料给记者,而现在,人们想到的是朋友圈。
  以前的新闻记者里里外外一把手,而在这个喧嚣的环境里,记者的角色发生变化,更多的职能是整合、核实和解释分析。职业新闻记者应该在热点中保持清醒,发挥专业的水准。
  流言不加核查就发表是个职业伦理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于未经核实的信息,一旦使用和转发,就等于“加持”了该条信息,有可能洗白了谎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人曾经发推特说:纽约证交所水漫金山了,水足有三英尺深。很快,这条推特被著名的天气(wheather.com)网站推转,于是开始疯传。实际上这是条彻头彻尾的假消息,可经过天气网站的转发,原本的谎言被洗白了。相当多的病毒性传播,往往是经过新闻媒体的转发才发生的。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其社交媒体伦理守则中告诫其从业人员:当决定是否转发使用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信息时,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当我们说别人在说什么的时候,在许多人眼里,实际等于我们在说。位于荷兰的欧洲新闻中心专门编辑出版了《社交媒体核查手册》,为世界的新闻记者编辑提供培训和帮助。
  至于说如何在网络谎言盛行的时代,去伪存真,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坚持传统业务和伦理守则其实就够了。比如说在纸媒时代,坚决不发只有单个信息源的新闻。
  让人较为欣慰的是,不发未经证实的消息,依然是新闻界的共识。路透新闻研究所的一项调查中表明,四分之三的人坚持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发表未经证实的新闻。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另外一面,即,仍有四分之一的记者认为可以有例外。因为保证公众的知情权,甚至知道谣言的权利,同样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流言一旦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它的存在同样是不负责任的。
  在当今媒介生态下,流言和虚假新闻充斥网络,新闻媒体必须积极、主动地甄别过滤出真实的信息。在媒体的公信力跌到低谷的时候,更需要对事实和真相的坚持。
  其实,在许多时候,对于事实的核查也没那么复杂。比如今天的天气,你需要做的不是为天气预报的真伪纠结,你需要的只是把手伸出窗外。■
  
彭增军/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江学者,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教授。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全球化环境下媒介伦理的文化冲突以及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启示”系列研究论文之一,项目编号:17NDJC032。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