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1页
  • 32页
  • 33页
  • 34页
  • 35页
  • 36页
  • 37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独立报道与解读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公众账号“有槽”和“米糕新闻日记”访谈录
■ 陈 刚 王继周
  “有槽”档案
  微信公众账号“有槽”的运营者为媒体人詹涓,曾任《南方周末》记者、编辑,现供职于一家商业周刊,出版有《切·格瓦拉画传》《赎金谈判》(译著)等书。2015 年12 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账号“有槽”。2016年5月1日,她在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发表《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一文,引发了公众对百度推广、生物免疫疗法、“莆田系”等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
  
“米糕新闻日记”档案
  微信公众账号“米糕新闻日记”的口号是“一个人的深度吐槽,一个坚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世界”,其运营者为媒体人胡亚平,曾任《广州日报》记者、编辑,拥有十多年纸媒工作经验。2014年3月开办个人微信公众账号“米糕新闻日记”,2016年3月从《广州日报》辞职,转战自媒体创业。开写48天,收获首个单篇“10万+”的阅读量;首篇财经杂文,收获“50万+”阅读量,两年间,“米糕新闻日记”发文约150多篇,超过100万字。2016年2月推出付费阅读产品“米联储”。“米糕新闻日记”目前拥有6万多用户关注。
  
  当前,作为社会化媒体新生代的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闻传播的又一场域。有学者指出,微信公众平台为新闻传播变革提供了又一个机遇,将在新闻内容的生产、推送、接收和反馈的各个环节带来变革。①与其他类型的微信公众账号相比,媒体人的微信公众号表现出更强的公共色彩,推送的大部分文章都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尽管也有私人生活和个人情感方面的内容,但总体上都体现出“普遍利益”的倾向。②同时,媒体人的微信公众号,也更具个性化的视角和话语表达方式。其中,“有槽”和“米糕新闻日记”是两个典型代表。
  2016年5月初,“魏则西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和讨论,这其中微信公众账号“有槽”推送的《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一文通过深度调查“点燃了社会情绪,促使更多的网民和媒体参与进来”,一定程度上成为“魏则西事件”的引爆者和直接推动者,该文推送三个多小时后,阅读量达至10万+,不仅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在微博和网络媒体上也是广为传播,直接推动事件进入公共议程。
  同时,在近期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议题中,微信公众号“米糕新闻日记”亦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坚持原创评论和杂文,涉及时政、财经、社会、文娱等领域。《中国青年报》在《匠人米糕:一个人的深度吐槽》一文中认为,在自媒体质量良莠不齐的当下,“米糕”写文更显一种“匠人”的气质,专注提供深度思考的新闻产品。③
  “有槽”和“米糕新闻日记”的掌舵者詹涓和胡亚平,2004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后,都从事媒体工作,具有丰富的传统媒体工作经验。她们一个是全职做自媒体,一个是兼职做自媒体,在当前自媒体迅猛发展和媒体人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对“有槽”和“米糕新闻日记”创始人的访谈,也是观察自媒体实践以及媒体人转型、自媒体创业的两个代表性样本。以下是访谈实录。
  
游走在“新”与“旧”之间
  陈刚、王继周(以下简称“陈&王”):两位拥有多年纸媒记者的工作经验,是什么触动了你们考虑转型做自媒体?又为何会选择微信公众账号这一领地?
  有槽:现在我依然以做传统媒体,也就是一本商业双周刊为主业。自媒体是副产品,其实完全是巧合:我的朋友们一直喜欢我在朋友圈吐槽,觉得很好玩又调皮,所以我在2015年12月时突然想开一个微信公众号,主要就是跟朋友们分享吐槽心得,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几篇文章集中在产品吐槽和娱乐上,直到百度疾病吧被卖事件发生,我先生采访了在知乎上爆料的贴吧吧主“蚂蚁菜”(我们也因此成为首个采访“蚂蚁菜”并对事件深入报道的媒体和自媒体)后,我们的调性才开始越来越严肃。
  米糕新闻日记(以下简称“米糕”):纸媒本身的衰落,加上个人对于传统八股形式新闻写作的厌倦,所以有了这个想法。选择公众号是两年前的决定,是为了“马航失联事件”采访做一个背后的故事,希望按自己的想法来写作,当初并没有盈利和创业,甚至做自媒体的想法。
  陈&王:做微信公众号是不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热爱和激情?
  有槽:对,我有很多文章都是在孩子熟睡后才开始写的,还记得写完已是凌晨两三点,一动不动的双脚冻得发麻,但在手机上看预览版时心情极其舒爽,觉得自己写得真好。
  米糕:现在我是扔掉救生圈跳进大海的人,所以,倦怠就是死亡,不是你想不想有激情,而是你必须勤奋!
  陈&王:开写48天,“米糕新闻日记”就收获了首个单篇“10万+”的阅读量;首篇财经杂文,收获“50万+”的阅读量。可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但在创办之初您遇到过什么困惑吗?
  米糕:主要的困惑是正职工作和业余写作的冲突,由于开始没有考虑盈利,所以其他的困惑倒没有,但是因为写公号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原工作单位会觉得是占用了单位的资源和工作时间,所以还是不太高兴的!
  陈&王:之前从事纸媒的工作经验和习惯会不会无意识地带入到微信公众账号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来?在选题上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议题发声?
  有槽:我在纽约时报中文网担任过教育和健康这两个板块的主编,这两年的工作经验帮助我积累了一些采访资源,也是我始终关注的议题方向,所以“有槽”也将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也会给我公号的采写带来帮助,比如我在《纽约时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所有数据都必须有出处。虽然只是一个自媒体公号,我们也依然是用这种标准要求自己,采访时保留各种影像资料,不对对方引语断章取义。在做比较专业的报道,比如疫苗、肿瘤这些报道时,涉及到专业方面的知识我们还会请行业专家审稿。
  米糕:专业训练会对选题有影响,我的选题一般还是重大热点事件,倾向于政治、财经、国际关系,也会有一些育儿和情感方面的文章,但是总量不多。
  陈&王:我们注意到,“米糕新闻日记”中也会有广告,广告会不会影响到用户的订阅?或者说,有没有用户给您微信说,不希望看到“米糕新闻日记”中有广告?
  米糕:实话说会有一些影响,但我是全职做这些,也要维持生活,不能接受我的商业化运作的订阅者不是成熟的订阅者,得之珍惜,失之也不算可惜!
  陈&王:很多人对付费阅读并不看好,而“米糕新闻日记”正在做付费阅读,是什么给了您做付费阅读的勇气和决心?现在您的付费阅读产品“米联储”运营情况如何?
  米糕:有生活压力,但不想依靠广告谋生,所以希望将内容卖出价格,实际上,运行的情况还可以,第一期会员是1300多人,都是提前付款一年,收入与在报社内持平,但创作相对自由,温饱可以解决!目前推送了两个月,效果还可以。
  
一种更有温度的表达
  陈&王:两位的微信公众号分别取名为“米糕新闻日记”和“有槽”,能解释一下取这名字的缘由和对公众号定位的考虑吗?
  米糕:米糕是我的网名,当初开号是准备写写新闻背后的故事,所以用了“米糕新闻日记”,最初并没有什么定位的考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没想太多。
  有槽:“有槽”是随便取的,当初想的是“有槽要吐”。现在有点后悔,当时只想和朋友们插科打诨吐槽,没想到越来越向严肃调查报道偏移。我们也在渐渐收拢报道阵线,现在主要做教育和健康类调查报道。
  陈&王:我们观察到,在两位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有许多自己及身边人日常生活经验的呈现。例如,文章中穿插着自己和家人及朋友的日常生活经历,并主要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在严肃的传统新闻报道中是较少出现的。那么,微信空间里的新闻叙事或表达与传统的新闻叙事有着怎样的不同?
  有槽:我们是有意想要做私人化表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比如作者名用的就是乡镇企业风的“村总”和“涓总”,所以大概在更新到第三篇的时候,后台读者跟我们的留言就已经非常亲切了,各种乱喊,什么“槽叔”、“涓姐”之类的全都出来了,有人主动爆料,有人跟我们聊家长里短。我觉得这也挺好的,我们在新闻写作标准上向大报大刊看齐,但关注的点全都和普通民众一样,我们的遭遇、困顿和挣扎也都与我们的读者经历过的没有两样。
  传统媒体的新闻叙事是要尽可能抹去作者的意见和存在感,以此来体现客观、中立,但我们关注的角度、采写的方式都决定了不可能像传统报道那样板正。在魏则西一文结尾,我写的是这句:“我是无神论者,但在这件事情上我期待有报应,我希望涉事的所有人,包括医疗监管官员、百度的人、医院的人、康新的人、柯莱逊的人,夜里能听到魏则西和其他受害者的哭声。”写完发出来后我挺后悔的,还问周围的同行:这样写是不是太不克制了?这篇文章在事实如此清晰的情况下,也许是可以在情绪上稍微收敛一点的,但是后来回想一下也没有错,这句话成了微博上转引率极高的一句话,它激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促使他们发出了彻查此事的呐喊。
  米糕:第一视角的代入是我倾向于微信公众号写作的原因,我对于纯客观的事实报道已经十分厌倦,而且对于假借专家之口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观点感到厌倦。我希望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与人分享对事件的看法,分享细节,分享真实的体验,这是一般新闻做不到的。这是更有温度的叙事方式和传播方式。我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新新闻主义,我虽然不十分认同,但从阅读的趣味性来说,肯定比硬新闻好看。
  
独立报道的另一种可能
  陈&王:我们统计发现,2016年1月“有槽”共推送22篇文章,2月推送了8篇,3月推送了6篇,4月推送了2篇,5月推送了4篇(截至5月12日);2016年2月“米糕新闻日记”共推送9篇文章,3月推送了21篇,4月推送了10篇,5月推送了8篇(截至5月12日)。是什么影响着这种推送数量的变化?与同类微信公众账号相比,这样的更新速度算不上很快,担心会被用户遗忘吗?
  有槽:私人原因。我们一家今年2月去了美国,孩子就此成了“失学儿童”,所以我们要在工作、料理家务、带孩子的同时写公号文章,时间不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一度不接地气,有点不太知道国内的新闻热点,也没法及时联系采访新闻当事人了。当然担心被用户遗忘,不过好在我们有信心的是每一篇稿子都能给用户提供信息增量。
  米糕:我的更新没有什么时间表,主要是看有没有想写的题材和内容,比较自我。实际上我目前仍然不完全算全职在做“米糕新闻日记”,因为“米糕新闻日记”仍然是一个免费平台,我目前的主要正职工作是一个付费的内容,叫做“米联储见闻”,这是在“米糕新闻日记”的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付费阅读平台,工作日更新,这个平台的收入是比较稳定的。所以,“米糕新闻日记”的平台依然是一个业余平台,更新速度也依然保持业余水平!用户是否遗忘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陈&王:“有槽”推送《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3个多小时后,阅读量便达到了10万+,不仅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在微博和网络媒体之上也是广为传播,成为推动“魏则西事件”迅速进入公共议程的一股重要力量。那么,自媒体是不是和传统媒体一样,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决定新闻事件走向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您决定写作此文的初衷是什么?
  有槽: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动机还是因为作为前健康编辑,我知道中国一些公立医院的乱象;作为癌症患者的亲友,我也知道病人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有多么艰辛,会遇到多少虚假信息,经历多少不合规的治疗,所以无非是想给我们的读者提个醒,尽量不要重蹈魏则西的覆辙。同时我也对百度竞价排名的做法深恶痛绝,但普通民众都将百度作为获取健康和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写完后我首先发给了朋友圈的亲人群,当时我想的是,如果我的亲人从此能在看病时更加小心,大概目的就达成了。
  我自己当时甚至到现在都没有估计到这篇文章能得到这么广泛的传播,我们做的几篇略微“危险”的文章在之前都是请律师过目,甚至先期去公证处做部分材料公证,将有争议的文字给修饰得尽量中性才敢发表的。但这篇查得快、写得快,在请几位肿瘤科医生审了免疫疗法这一节后,其余没有改动就发了,因为我确实没有估计到“魏则西事件”可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这篇文章之所以有传播点,在我看来主要就是一点:通过各种公开资料,挖掘出了武警二院在事实上被承包,以及供应商、承包商与二院肿瘤科室之间的利益链条。同时,“百度”、“部队医院”这些元素也在传播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我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一样,道出了大人们都不敢道出的事实。
  我对自媒体的能力是非常看好的,除了我自己运营的“有槽”公号,我供职的媒体也将相当大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到自媒体上,报道新闻短平快,同时可以嵌入音频、视频,这可以使得报道更加立体,也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陈&王:您在《我们为什么关注魏则西》一文中说,“我们就是想探索独立报道的各种玩法”,微信公众号是不是为独立报道、解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有槽:对,当然也需要在各种审查之间游走,但相对来说限制较少,传播极快,而且采访方式较传统媒体来说自由了很多。可以确认一点,我们的绝大多数报道虽然质量不错,但没法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因为传统媒体做任何报道,官方途径都是联系对方宣传部门或公关,对方安排某位或某几位官员接受采访,即使无法采访得到,也需要得到一句“不予置评”的评价,做到报道全面平衡。但这种做法对于一些调查性报道或者批评报道来说就太慢了,而且很容易打草惊蛇,传统媒体往往刚开始动手,就被压下来或者被“公关”了。而我们大量调查报道可以不直接接触当事人,只援引公开渠道,比如工商注册资料、公开采访、上市公开披露信息,从中找出证据链,就已经可以做出一篇详实准确的独立报道。
  陈&王:相对传统媒体而言,作为自媒体,目前还是没有采访权的,如需要采访调查,一般是如何展开采访调查的?
  有槽:具体采访上的问题,我一般会有四种处理方式:一是因为做的全是自己最熟悉的选题,可以依靠之前工作中积累的人脉资源,基本上专家们可以直接电话或微信约访,他们相信我的专业操守;二是还有一部分主动找来的爆料者,他们对我们也是敞开的;三是少部分专家或者采访对象不接受自媒体,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off the record(不记录),对方的话我不记录,不透露姓名身份,只作为文章资料收集阶段的背景;四是我前面提到的注重对公开资料的收集和深入挖掘,将一些公开资料联系起来,往往就会有新发现,我在《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中就使用了这种方法。
  现阶段我们连邮件约采访都不用工作邮箱,只用私人邮箱,就是为了尽量切割职业身份与业余角色。
  米糕:我的公众号主做原创评论和杂文,注重深度思考和解读,我现在一般不做一线采访,都是在说朋友的故事,不以记者身份,只是一个记录者。
  陈&王:我们发现,“有槽”不打广告,只接受订户的打赏。这是为了减少广告对“有槽”独立性的影响吗?
  有槽:在我们的第一篇“10万+”文章,也就是百度贴吧报道发表后,第二天就有某搜索引擎找到我们,让我们写批评另一个搜索引擎的文章,但当即被我们拒绝了。一来我们有本职工作,也暂时不打算招聘新人,所以不太着急赚钱这件事,二来为了黑而黑这种事情吧,也不是我们的行事风格。既然只是把“有槽”当作一件喜欢的事情来做,那就不着急,只挑自己想写的文章来写。
  陈&王:我们观察发现,两位的微信公众账号不仅仅传递最新的信息,更加注重对新闻事件进行还原和解读,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操作方式会使新闻报道更具思想性和品质吗?
  有槽:因为拼报道对我们两个作者来说并不擅长,但我们都是在媒体业工作超过15年以上的新闻工作者,还原和解读事实算是我们这么多年积累的特长。再加上我自己的性格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凡事喜欢弄个清清楚楚,就连去超市看到不认识的菜都要查查属于什么科什么目,所以公号的文章风格自然而然也就是探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如果大致对微信公号类型做个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事实型”和“观点型”两类,我们应该属于跨界的,提供事实之余增加少量分析和个人观点。
  米糕:我更多的是考虑在众多信息源和评论中有一个比较独立和不同的视角,是不是有思想性和品质我不敢高估。但是我鼓励读者和我一样独立思考,学会分析文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喜欢通过方法的剖析让读者了解思维的魅力和作用。
  
微信空间多元利益主体的互动
  陈&王:有学者指出,媒体人的微信公众账号在内容和风格的呈现上显示出鲜明的个人烙印,但功能上仍带着明显的“公共色彩”,微信关系化的传播模式激发了用户参与的热情。④在留言区两位都经常与用户就文章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互动和交流,这是不是“公共色彩”的一种体现?
  有槽:我特别喜欢和用户互动,主要是因为这是做传统媒体完全无法获得的体验。还是以魏则西一文为例,在文章发表的头一天里,几乎所有用户都是来点赞,来表示敬意的。接着在情绪沉淀下来后,开始有很多读者在和我讨论更加深入的议题,比如医院科室承包的根源在哪里?医疗投入不足是否是医院盲目追求效益的原因?免疫疗法是否完全一无是处?魏则西事件还有哪些需要各界反思的地方?跟大家的讨论丰富了我对事件,对中国医疗全局的看法。因为平时坐在书房里,我沟通的对象主要是医改专家、医生和同行,很多事情只是纸上谈兵,完全不知道社会现实,尤其是核心城市以外大量县市和乡村的现实。在得到了这么多养料后,我获取了更多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知道了读者们现在在关心什么、为什么而焦虑,因此也得到了更多的选题。
  米糕:互动算不算公共行为,我不敢做判断,这是一种自觉的服务意识。
  陈&王:有时候,文章会因各种原因的被屏蔽,会选择申诉吗?最终“复活”的可能性大吗?与两位在纸媒工作的经验相比,微信空间里“可报道”、“可表达”的弹性是否更大?
  有槽:微信屏蔽文章的速度也相当快,只不过一篇好文章往往在被屏蔽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阅读和转发。
  我那篇魏则西的报道确实曾被短暂屏蔽,我申诉成功,据说这种事情在微信平台极其罕见,我的猜测,不一定对,这篇文章被屏蔽和复活,都跟我本人申诉毫无关系,可能牵涉到其他公司和其他机构的综合考量。
  米糕:复活的可能性不大,微信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纸媒要大很多,而且尺度在自己手里拿捏,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和判断行事,考验的是自己的眼光,当然文责自负,责任也是自己负责!
  陈&王:我们对留言区的评论观察发现,用户对“有槽”的评价普遍较高,几乎一致性地认为“有槽”是“一个有良知的公众号”和“有情怀的自媒体”。这会不会成为您继续写作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
  有槽:我们做的几篇报道,主要针对的都是一些大型公司、大型医院甚至体制,稍稍拿捏不到位的话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文章当然是不错,但跟传统媒体团队运作的调查报道还是有差距的,读者之所以觉得我们有良知、有情怀,还是在于我们有些报道和解读说出了一些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熟知但并未公开的事实。读者的评价肯定是给了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动力,未来也会继续坚持这样做。■
  
注释:
①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新闻记者》2013年第7期
②④薛国林、甘韵矶:《“自留地”还是“公共绿地”?——媒体人微信公众账号实践的机遇与困境》,《新闻爱好者》2014年第6期
③沈杰群:《匠人米糕:一个人的深度吐槽》,《中国青年报》2016年4月1日
  
陈刚 王继周/陈刚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继周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本文受到武汉大学2015年人文社科自主科研青年项目资助。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