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第100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
■郭建良
2016年4月18日,第100届普利策奖揭晓,突发新闻摄影奖由《纽约时报》和路透社摄影团队(Photography Staff of Reuters)的多名摄影记者夺得,他们因共同完成了一组由34张照片构成的、深入报道叙利亚战争导致空前难民危机的《欧洲难民问题》而获此奖项。
熟悉的画面与熟悉的作者
在这一组34张获奖照片中,有许多受众熟悉的画面。比如,穿过土耳其海峡抵达希腊莱斯博斯岛的满载难民的小船,此前曾获第59届荷赛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还曾以《彼岸》为标题获得第十二届“华赛”年度新闻照片大奖。照片作者《纽约时报》摄影师谢尔盖·波诺马列夫毫无疑问也是过去一年新闻摄影的最大赢家(图1 图1见本期封三)。
除了谢尔盖·波诺马列夫,《纽约时报》另一位获奖记者泰勒·希克斯也是普利策奖的“大户”。2014年他拍摄的一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商场恐袭的图片获“第98届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三年之内二度获得普利策奖,希克斯毫无疑问是当今最优秀的摄影记者之一。
虽然在这一组34张获奖作品中,只有希克斯的一张照片,但画面的确相当具有感染力。照片拍摄的是2015年10月1日,难民抵达希腊莱斯博斯岛岸边涉水登陆的情景(图2 图2见本期封三)。
上述两幅照片作者均不是站在岸上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而是涉水“深入”到新闻现场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因此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看来,世界一流摄影记者依然信奉罗伯特·卡帕那句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这些照片的获奖,也再次印证了这句名言的价值。
内容与形式的重复
今年这组名为《欧洲难民问题》的获奖作品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照片数量较多且作者构成复杂。整件作品由34张照片组成,超过“荷赛”长期项目类30张照片的上限。联合作者多达11人,分别来自两家新闻媒体,《纽约时报》4人,路透社摄影团队7人。另一特点是:两组人马的获奖作品明显“重复”,有数对照片内容相近、形式相似。
第一对,“海边的难民尸体”。
《纽约时报》摄影记者2015年11月1日拍摄的照片,遇难者俯卧在海岸上。图片说明是:希腊莱斯博斯岛,一位企图从土耳其跨越爱琴海的难民尸体被冲到岸边;路透社摄影团队2015年11月7日拍摄的照片,则是遇难者仰卧在海岸上。图片说明:希腊莱斯博斯岛,一名身份不明的移民者遗体被冲上海滩(图3、4 图3、4见本期第94页)。
两张照片画面结构、拍摄角度、主体位置、海岸线走向几乎一模一样。其实,这两幅作品没有多大拍摄难度,留一张即可,或者两张都舍弃也无妨,并不会对整组作品构成结构上的严重冲击。再者,这样的照片还存在一个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各国媒体在介绍本次普利策获奖作品时,没有一家使用这两幅照片,也说明业界并不喜欢这样的照片。
第二对,“难民队伍剪影照”。
《纽约时报》摄影记者2015年10月23日拍摄的照片,画面是在乌云翻滚的天空背景下,一队难民由左向右浩荡前行。图片说明:难民们在塞尔维亚防爆警察的护送下徒步穿越堤坝,向多波瓦城外的登记营进发;路透社的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20日,在晴朗的天空下,一队难民在堤坝上由右向左行进,水中映出清晰的倒影。图片说明:斯洛文尼亚布雷吉治郊区,移民者们在堤坝上徒步前进(图5、6 图5、6见本期封三)。
两幅照片均是徒步迁徙,均是剪影,从形式到内容高度雷同。
第三对,“扒火车车窗”。
《纽约时报》摄影记者于9月18日在塞尔维亚边境的托瓦尼克火车站,拍摄了一张绝望的难民在竭尽全力挤上开往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的火车照片,一位男子在车厢内外人员帮助下翻越车窗,车内人的手与车外人的手通力协作,画面感人,许多媒体使用了这幅照片(图7 图7见本期封三)。
路透社摄影团队则于2015年8月15日在马其顿盖夫盖利亚,以同样的拍摄方向和角度也拍到了一张“扒车窗”照片,只是景别更大,故事性更强。画面上,一名挥舞警棍的警察飞奔过来,试图阻止一名企图爬窗户搭火车的移民,而车窗内众多难民只是看热闹并没有伸手相助(图8 图8见本期封三)。
与上面两对照片相比,这对照片题材相同,拍摄手法相近,但是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
英雄主义情结
希腊的莱斯博斯岛是中东难民们前往欧洲大陆寻找更好生活的“跳板”,也是2015年最出新闻的地方,路透社摄影团队多名记者驻守该岛,记录了难民种种遭遇。2015年9月24日,一艘小艇从土耳其越海抵达该岛,一位叙利亚难民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刚刚下了小艇就摔倒在海水中,摔倒的那一刻,他不顾一切地保护着幼小的孩子……这一瞬间被记者Yannis Behrakis定格在相机之中。幼小孩子的身体大部分已经落入清澈的海水之中,孩子那紧闭双眼惊恐哭喊的表情和向上伸展企图求救的双手,以及中年男子全神贯注沉着应对的神态,成为整个画面的焦点。男子的一只手在水中紧紧抓住孩子揽入怀中,飞溅的浪花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感(图9 图9见本期封三)。
Yannis Behrakis的这幅照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The Press Democrat》女记者安妮·威尔斯(Annie Wells)1996年拍摄的那幅“消防员洪水中救少女”,这幅照片获得了1997年第81届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也就是突发新闻摄影奖的前身(图10 图10见本期第95页)。
1996年的2月4日,2名女孩被洪水困在马坦萨斯水湾。安妮·威尔斯迅速赶到现场的时候,其中一个女孩已经被消防员救起,而15岁的玛格林·帕瑟卡却依然孤零零抱着一棵树,已在湍急的水流中困了半个小时了,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中。消防员几次尝试营救均告失败。
威尔斯在不停地拍摄,这激怒了困在水中的帕瑟卡,她歇斯底里喊着不让威尔斯拍照,但威尔斯并没有停止按动快门。后来她接受采访时说:“我拍了几张必不可少的脸部特写,又用广角镜头拍了几张。这样,人们就既可以看到被困女孩的神情,也能清楚地看到这个水湾多么大!”消防员在做最后一次努力的时候,安妮·威尔斯不停地快速拍照,这其中就有后来获奖的这一张。
安妮·威尔斯的这幅“消防员洪水中救少女”已经作为经典新闻摄影进入大学教材,甚至上了《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的封面。照片的拍摄过程也被制作成了纪录片,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照片里的英雄主义隐喻,当然也会影响到后来的摄影记者。
2010年,一幅同样富有英雄主义隐喻的“水中救人照”获得了第94届普利策奖突发新闻摄影奖。2009年6月30日,有2人不幸落入得梅因河,一名建筑工人悬吊在起重机上救起一名落水妇女,另有一名落水的男子不幸身亡。《得梅因纪事报》女记者Mary Chind拍到了救援者的手与落水者的手即将抓在一起的瞬间(图11 图11见本期第95页)。
三幅“水中救人照”均使用了极富动感的大斜线构图,充分展现救人过程中千钧一发的紧张感,显示了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
郭建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该校社科课题“海外报纸图片研究”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