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手法与固有框架
——以美国记者与上外国际新闻专业师生的座谈及相关报道为例
■郭可 沈晶晶
2015年12月9日下午,应外交学会邀请,由四位美国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记者代表团(包括《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外交记者Teresa Welsh)访问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并与20多位国际新闻专业师生进行了一场座谈,交流内容涉及中美新闻教育模式、新闻自律和中美双方媒体如何报道对方国家等问题。
座谈会结束后,美国记者和上外师生们都觉得这是一次坦诚、热烈并卓有成效的对话。但是,2015年12月25日,Teresa Welsh以此次座谈会为主要新闻背景,发表了一篇题为“China jails more journalists than any other countrybut media students say the landscape is changing”(《中国监禁了世界上最多记者,但媒体学生说传媒业在不断变化》)的新闻报道,①却让参加交流的上外同学们读后大跌眼镜。同学们纷纷表示:Welsh在座谈会现场如此和蔼可亲,善解人意,但为什么会写出如此不全面且对中国如此负面的新闻报道?这样一篇新闻报道,如果是一位从未到过中国,对中国完全不熟悉的读者读到了,一定会对中国产生非常负面的印象。
为此,作为此次座谈会的主持人和新闻现场参与人,我们于2016年1月9日给《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主编和Welsh本人发去一篇读者来信,点评了该篇新闻报道。这次报道过程,也是研讨国际传播客观性以及新闻框架、新闻自律等问题的生动案例,因此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客观”报道手法和美国媒体框架
从英语新闻采写和报道角度来讲,Welsh采写过程表现了较强的新闻专业化。首先,Welsh在座谈开始之前就询问,本次交流会内容可以公开(on the record)还是内部交流(off the record)。其次,整篇英语报道中对信源的处理也很规范。(1)在对信源的引用上较为全面和客观,且详列了被引用信源(与会学生)的姓名、年龄和所属单位等细节,而不是提供匿名信源;(2)能比较精确地引用信源所述内容,尽管也有拼凑的嫌疑,但被引用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认为该新闻报道基本客观引用他们的讲话内容;(3)Welsh的报道还允许不同观点的信源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增强其客观性。比如关于新闻自律问题的讨论,Welsh在报道中也引用了笔者提出的不少不同观点和视角。但是这种“客观报道”的手法,并不影响其新闻的总体框架。
这篇报道开头一段就说:
中国新闻专业的学生,戴着时髦的眼镜,拿着智能手机,看上去跟美国大学生没什么不同。但他们生活在非常不同的现实中:他们期待的职业的根基——追求真相——使他们处于危险中。
这就是Welsh这篇报道的总体新闻框架。按照澎湃新闻记者魏星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典型和老套的美国框架和逻辑。②根据笔者多年来关于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研究,这种新闻框架是一个选择性很强 (selective)且过分简单(simplistic)程式,尤其涉及意识形态话题更是如此。从Welsh那天采访和交流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她一直在为这个框架寻找合适和合理的事实,以支撑其观点,所以只要与会同学交流的内容符合这个框架,她就会再三核实并让同学确认,并及时记录在案,但如果与这个框架不符合,她就会有意忽视。比如,那天座谈会中一个重要议题是关于中美两国新闻教育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新闻素养如何培养的问题,讨论各方均很感兴趣而且也谈得很投机,但由于这些内容不符合Welsh事先的预设新闻框架,因此基本没有出现在她的报道中。
新闻事实(facts)和新闻真相 (truth)
座谈会上还讨论了中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问题。有同学提出,如果美国媒体一味并非常专业化地报道他们所认为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中国事实,那么美国媒体构建的中国形象与中国目前多样化和变化的现实真相会有出入。几位在场的美国记者(包括Welsh本人)都承认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表示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在某种框架下不一定能真实呈现全部真相,也就是说,如果片面报道某一类客观事实(facts)肯定不能反映新闻的全面真相(truth)。
当然,几位美国记者都异口同声地认为,美国媒体惯用的这类报道框架与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的控制没有关联,而更多地与社会与商业利益,以及总编辑和记者的个人偏好有关,从而间接承认了美国的新闻报道也是受控制的,中美两国关于新闻自由的差异只是方式方法和程度不一样而已。
但这些交流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或与会同学的观点并没有出现在Welsh的报道中,更无法解释中美之间关于新闻自由的实际差异。
缺乏足够的背景了解,也是简单化报道的原因
Welsh的报道发表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会同学和教师,包括教授英语新闻写作的外籍教师Karen Gill和Jim Wolf,也就这篇报道所呈现的内容和交流会现场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Karen Gill认为,这篇报道框架确实是过分简单化,而且新闻事实选择性很强,把不同的事实拼凑到Welsh自己的新闻框架内。Karen Gill认为,尽管她来中国只有两个多月,但认为在美国和中国教授英语新闻写作课没有任何差异。③
Jim Wolf认为,这篇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中国背景解释,但同时认为作为一名第一次来中国访问且只有一周时间的美国记者,Welsh可能根本无法对这样一个话题提供真实和合适的中国背景资料。从交流情况看,他认为Welsh在发表这篇报道时对中国应该没有实际恶意或负面倾向,只是在她固有的美国框架内形成了这篇关于中国的报道。
通过讨论,大家都认为这些差异可能来自中美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相互之间不畅沟通导致的。
Jim Wolf 还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你是Teresa Welsh,你会如何报道这次座谈会?参加讨论的新闻传播学院陈沛芹教授指出:基于座谈会的客观事实,会突出像Karen Gill等外籍教授为什么认为在中国和美国教授英语新闻写作课程没有差异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空谈新闻自由口号;同时也可以突出Teresa Welsh自己来中国一周内的许多惊讶发现,以及这些新发现背后的成因。陈教授认为,也许这比简单地重复、固化美国新闻框架要更有意义。■
郭可 沈晶晶/郭可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沈晶晶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详见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5-12-25/journalism-is-gradually-changing-in-communist-china
②2015年12月28日的微信交流。
③据Karen Gill介绍,她的美国同事对她来中国教授英语新闻写作表示惊讶,因为她的同事认为在中国无法教授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