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5页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传播教育的当下与未来
“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研讨会综述
郑广嘉 秦静
  世界本就充满变化与未知,但是今天的世界正以人类文明史上最快的速度变换它的景观。科技的发展实时更新媒介样态,进而改变了依托媒介建构的新闻传播行业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如今的传播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群体是否发生了责任本质的转变?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教什么,怎么教?这一系列问题在近几年引发了学界热议。
  为深入了解当前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组织了“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研讨会,邀请两岸四地知名教学实践者参与此次讨论,以期为高校开展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供交流平台及参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在致辞中梳理了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兴办报学专业开始,到2004年传播学院成立,尽管学院成立时间较短,但新闻传播教育历史较悠久,并且华东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底蕴及其长时间以来对教育的探索,也为传播学院进行新时期传播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
  媒介“转形”推动了传播范式“转型”,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传播教育的无所适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钟蔚文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困境本质是“另一次范式革命”,主要表现在:旧有的概念、体系、分类不再适用;传统媒体不再独大,人人都是中心;资讯超载,流量加速;社会日趋复杂,演化节奏加快;实践形态一夕数变;知识“保鲜期”短暂;“再造之声”四起,企业、学校都在思考怎样重塑环境。在一切都在改变的幕布下,传播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教学实践也受到了冲击,新闻传播应秉持何种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方式、教授哪些内容以适应未来的新闻传播引发了学界思考。
  在微观层面上,就新闻制作而言,媒介形态的多样化使得新闻的展现方式得到大幅拓展,视觉呈现地位的不断凸显与内容为王的新闻本质形成了对冲,新闻传播教育面临技术与内容如何良好融合的挑战。就新闻传播教育主体而言,学生与老师内部与外部的矛盾不断彰显。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通过反思自我教学实践,认为当代新闻教育正在遭遇合法性危机,包括地域危机(学生地域分布跨度较大,授课案例较难掌握)、代际危机(学生作为数字时代原住民与老师作为数字时代移民之间的矛盾)、方法论危机(文科背景的教师如何教授现代媒体技术)。而仅就教师层面而言,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认为,新媒体发展对于教师的挑战主要发生在两个层面:第一,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形态与技术应用,可能会成为新技术的追逐者,但只有从技术的光芒中抽离出来,才能静下心来反思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中技术、理念和内容的融合;第二,新媒体时代大量新内容的涌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挑战,如何平衡教师“放电”和“充电”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传播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拥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开始了新的教育路径的漫长探索之路。
  
未来新闻传播人才想象
  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新闻传播行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新媒体强势来袭,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技术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的新闻传播业态,成为研讨会的聚焦点。钟蔚文教授对此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他提出“九种人”培养目标,分别为:理论家、梦想家、跨界人、社群人、玩物人、设计人、造物人、创业家、人。这其中,梦想家是当今大学教育颇为忽视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行业既是社会的镜子,也是社会的引领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应重视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未来会怎样?我们能怎样?
  基于现实基础的对未来的想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更加理性地看到未来的趋势。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宝芳提出,数位时代不仅重视传播的内容,也重视内容传播所依赖的形式。不能说这是一个完全视觉的时代,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视觉盛宴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一大享受。人的眼睛不仅要看得远,还要看得精彩。她以台湾政治大学的数位内容学程为例,提出:以多元形式讲述、创作、表现故事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关键竞争力,因此需要培养兼具人文与科技素养的跨领域人才。台湾政治大学创办的数位内容学程,主要发展以下核心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叙事与沟通能力、科技研发能力、企划整合与团队合作力、人文关怀与社会参与情操。其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透过设计思考解决旧问题的方法或发现新可能,利用多种研究方法,思考造物哲学,探究器物设计技能与形式的新平衡点;叙事与沟通能力强调利用媒介表达构想。两位学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都重视新闻传播人才的人文关怀素养,因此“人”的本义不论何时都不能缺失。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阐述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既具有全媒体理念与技能,又具有跨学科理论与知识背景。全媒体理念与技能顺应了媒体融合趋势,而具有跨学科理论与知识则要求职业记者必须要用专家的眼光辨别新闻线索、解析新闻事实、报道新闻事件。这两种能力主要从技术和内容层面说明了未来新闻传播人员的从业必备素养。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转变
  在媒介环境、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定位的考察下,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开展,专业教师群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1.新闻传播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内和学科外的双重壁垒
  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性促使新闻传播学科内部教育的融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此方面做出了表率,开创性地树立了“大新闻传播”教育理念,即在教学上打破新闻传播学科内部的专业壁垒,不再在新闻传播学类各个专业的层面,而是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层面展开各项教学培养活动。黄瑚教授对复旦大学近几年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总结。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改变了原先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4个专业独立招生方式,改为大类招生;2011年开始,新闻学院废止了原先各专业各自制定教学培养方案的模式,开始实行跨专业的新闻传播学大类教学模式。这就从内部打破了新闻传播专业分割局面,形成学科内融合。
  而在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中,复旦大学同样承担了引领者角色。对于交叉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视早已有之,但是多数院校仅将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安排在选修课程中,持续时间往往只有一个学期,学生无法全面深入地掌握其他领域知识。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2+2”跨学科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了学科交叉融合。学院将新闻传播学四年制本科培养过程分成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各两年。第一阶段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选择一门非新闻传播学专业,并系统修读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如社会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学、经济学等。第二阶段,要求学生修读新闻传播学各类课程,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跨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复合。
  学科间壁垒的打破在张宝芳副教授的数位学程中也有显著体现,这一学程融合设计、内容和科技三个环节,重视跨领域实践。对于科技领域知识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其课程体系的重点。学士学程设立了数位内容与科技导论,程式设计基础等技术层面课程,这是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容意识,设立了文化脉络与故事原型、美学概论等课程,偏重新闻传播学科知识。硕士学程的核心课程是设计理论与方法,主要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探索新媒介设计的创新潜能。
  2.新闻传播技术与理论学习的相会
  新闻传播行业依赖技术的发展,具备技术传播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角色。如何让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灵活、创新地使用技术以更好地传播内容,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议题。
  近几年,微博作为社交性的网络传播媒介,在学生了解网络传播规律,跟进社会发展前沿,分析专业知识和现象等方面发挥了带入的作用。在微博嵌入式教学实践探索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肖珺以塑造网络传播素养为教学目的,依托《网络传播概论》专业课程教学,以新浪微博为平台,有针对性地将微博使用进行阶段性划分,要求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微博日志写作、课堂陈述与讨论、自我报告等多种方式熟悉、分析和反思网络传播的专业问题,进而综合性提升网络传播的专业化素养。她的教学探索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微博嵌入式教学有很正面的评价,微博专业化使用能明显且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网络传播素养。将技术使用嵌入理论学习的探索模式,使理论学习更加具象化,同时对技术的实际应用训练避免了技术抽象化学习的空洞性。
  在技术教学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避免过度追求技术时尚。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逼近,数据新闻将成为未来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数据新闻的生产不能只依赖技术。章戈浩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新的数据技术导致了明显的工具主义和视觉中心主义,学生往往不能根据传播内容选择有效工具,而以工具限制了内容创作,对于视觉效果的重视忽略了新闻传播的本义。他认为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关键的问题是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是否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是否能够批判地使用技术,能否将所学技术作为提高新闻素养、社会批判能力的工具。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本乾教授同样认为,传媒与技术不一样,新闻传播学科相比工科而言,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文化、思想、精神。网络出现以后,整个社会有些急躁,尽管我们强调跨越式创新,但是原有规律被打破也可能造成新的灾难,传播教育需要分门别类地冷静思考哪些需要创新,哪些需要坚守。因此,虽然新闻传播依托媒介技术发展,但它更需要内容沉淀与文化积累。
  3.新闻传播教育与实践的融合
  新闻传播从批判范式的源头一路走来,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直是教师群体关注的话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小琴指出,数字化时代,大学的新闻教育不仅面临着新闻业态改变、新闻教育如何适应新闻实践发展要求等挑战,还面临着代际互动模式转变、“后喻文化” 特征明显所带来的新难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建设“清新传媒”全媒体实践教学平台,以开设工作坊课程的方式,将教学与实践合二为一,使得实践活动成为教学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搭建学生媒体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成为真正的媒体实践,而不是模拟的课程练习;教学活动以学生实践为中心,通过整合相关课程,教师联合授课、连贯授课,形成全业务流程伴随式教学,保证学生实践活动连贯进行;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通过协商式的高度互动,完成学生的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学生自主实践为导引的教学模式。自2002年创办《清新时报》起,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清新传媒”已经拥有平面媒体实践平台《清新时报》、以纪录片为主的影像创作实践平台“清影工作室”、视频节目制作平台“清新视界”、网络实践平台“清新网”等,成为一个全媒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清新传媒”教学模式为师生两代人持续对话提供了平台,已发展成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后喻时代的新闻教育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坚守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教育的本义从没有改变,即便新闻传播教育的内容、模式将随着业态发展不断更新,但是传播对于社会的意义、传播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仍然需要坚守。钟蔚文教授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在变局中寻找今天的定位,从大破中寻找大立”。破什么?要破习以为常的预设、界限,曾经毋庸置疑的实践形态。在范式革命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些问题,包括既定的概念、传播方式等。但同时,钟教授认为即便媒介形态、传播环境不断变化、发展,但是社会对传播的需求、传播人才的基本能力仍然没有改变。传播工作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社会可能不需要报纸,但是仍然需要新闻;行业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查证、分析、诠释的基本功仍是其立足之本,而且这些能力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更加可贵;与此同时,传播人才的人文关怀的专业义理仍是其作为传媒人的根本,不论是理论家还是想象家,不论是造物人还是产业者,都离不开“人”这个本体。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级讲师张少威认为,虽然社会环境不同,但是教师的责任是一样的,他分享了美国一个关于“怎样的大学学习才值得”的几个标准,教师的责任占据了其中三条,即:遇到一个老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遇到一个老师真正地关心学生,遇到一个老师鼓励学生追寻他们的目标和梦想。教师的职责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依然没有改变。
  
未来新闻传播教育想象
  我们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唯在此,一切想象被允许。但是,大学又是社会的“发动机”,一切研究要立足实际。新闻传播行业与大学的角色设想很相近,因为它是社会的领航员和反光镜,它对未来的瞭望引领社会前行,它对现实的传播反思当下。但是想象在与实际的碰撞中逐渐被冷落。钟蔚文教授认为,大学的关键角色有两个,一是悬置相信,二是创造世界。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以面向未来、开发想象为主轴的传播教育和研究。在未来的新闻教学中,回归大学想象的初衷,拿下“职业训练中心招牌”;实行无目标设计,不要对准某个行业,而要对准新闻这一工作;落实传播整合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门定位,建立从思想到设计到实践的教育机制。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实验室建设将成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洪忠创办的传播数据实验室实践为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例如,新闻敏感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必备素养,但是这一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通过理论教授习得,但是在数据实验室中,可通过基于网络的传媒教学产品开发实现。张洪忠教授认为,互联网实验室建设首先需要虚拟的跨学科的人员合作。新闻传播学科偏向解决意义问题,而行为统计学、物理学等学科偏重解决结构问题,因此在实验室建设中要将其他学科纳入进来,整合意义与结构进行问题研究。其次要进行跨平台合作,寻求跨平台资源共享能够解决数据来源与平台建设的研究瓶颈。最后要跨界拓展开发。互联网时代,行业属性被打破,在做数据挖掘时,要看到整个信息流的走向。
  当今社会充满着无限变化和可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想象的指引和实践的评测。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技术、社会的外在挑战,也遭遇教育群体、学科走向的内在焦虑,如何合理设立教学目标、有效践行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的良好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新闻传播行业和创造世界的人才,是每一所新闻传播院校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者需要深思的话题。上述各位学者都在实践中探索教育新路径,可能存在局限,但无一不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创新性的范本和视角。■
  
郑广嘉 秦静/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