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74页
  • 75页
  • 76页
  • 77页
  • 78页
  • 79页
  • 80页
  • 81页
  • 82页
  • 83页
  • 84页
  • 85页
  • 86页
  • 87页
  • 88页
  • 89页
  • 90页
  • 91页
  • 92页
  • 93页
  • 94页
  • 95页
  • 96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Media视窗·数据
新媒体有利于推动全民阅读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8%。同时,我国成人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新媒体阅读已经形成规模。
  新媒体阅读的确容易形成碎片化倾向,但也有较多优势。最重要的是,它让全民阅读得到落实。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达6.8亿,很多都通过智能手机,来浏览相关图片,查询资料,就连最偏僻的乡镇角落,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也学会了“现代化阅读方式”。
  其实,新媒体阅读早已呈现出浓厚的知识化倾向。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在对2008年龙源期刊网的网络传播排行发布的解读中就曾表示,“2008年的网络读者不再像2007年那样目光散漫、游移不定、无心阅读,而是心无旁骛地为他们所喜欢的期刊内容而来。”“除了注重传统的休闲性阅读,也开始注重知识性阅读。”另据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数字化阅读群体中,阅读主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对网络阅读的认知与接受度也越高。其中,博士研究生的数字化阅读比率最高,高达90.9%。新媒体阅读的知识性、深厚性、目的性不断增加,并不是一些媒体所担心的“浅尝辄止”。
  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利文森认为,人的主体性会促进媒介向着越来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观点显得更积极一些。与其抱怨,不如对新媒体阅读进行科学引导。如可以建立现代化的公共阅读资源库,为公众提供更多方便。另外,还要多提醒网络阅读的“双刃剑效应”,让大家提升网络自控力,逐步培养独立自主、懂得思考的网络阅读习惯。
  (《光明日报》2015年4月23日)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