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扑在党报上
——记老报人王维同志
□居欣如
此生有缘
第一次见到王维同志,还是1952年,我在复旦新闻系读书的时候。余家宏老师为了新闻系的教学更紧密联系实际,专门聘请时任华东局宣传部报刊处领导吴建和王维来给我们上《新闻编辑》课,讲的内容有不少是他们办报中的实例,生动活泼,比较吸引人。王维不仅讲编辑案例,课余,也讲了他从安徽调到上海的一些经历,以及在“老三反”中曾被冤枉,错打成“大老虎”,但他坦然处之,相信党中央,最后得到彻底纠正的事。我们感到他的经历不一般,而且具有很强的党性,很亲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3年毕业时,我本来很想到北京《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工作,结果却去了华东局宣传部报刊处,心中还有几分不快,我想,我学新闻是要办报,怎么到了机关?
报到时,接待我们的就是时任报刊处副处长的王维同志。他告诉我们,华东局是中央派出机构,并介绍了机关的性质和任务,还宣布了纪律:“这里该知道的,会传达;不该知道的,不要多问。”我们顿时觉得机关纪律森严,做事要小心谨慎。
粉碎“四人帮”后,经市委决定,王维重新回到《解放日报》,担任党委书记兼总编辑。1983年,我从市委宣传部调到《解放日报》担任副总编辑,当时王维同志刚刚离开一线领导岗位,但仍然担任《解放日报》顾问。可以说,我这一辈子都在王维同志领导下工作,只能说此生有缘。
今年,王维同志已经95岁高寿了,前不久,我和一些老同事、老朋友一起为王维同志庆祝生日,回来后写下这篇小文章,也祝愿王维同志健康长寿。
重新出山 创新不断
粉碎“四人帮”后,王维回到《解放日报》,首先抓的是整顿工作秩序,提早出报时间,改变“日报晚出”的情况。为此,党委决定恢复夜班编辑和排字车间工人晚上8点钟上班、校对晚上8点30分上班的规定,各环节抓紧,保证早晨6点半报纸准时发行。大家按时上岗,各就各位,号令一出,第二天果然恢复提前出报,比过去出报时间早了3个小时。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新华社总社当天发了通稿,《解放日报》加以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维同志对“四人帮”大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深感有肃清其流毒的必要,由报社党委布置干部学习这篇文章,并冲破有关领导不让转载其他报纸文章的阻力,发表上海警备区讨论真理标准的新闻,冲破禁区,冲破束缚。
首创“五个第一”
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王维总能联系报纸实际,加以反思。眼见《解放日报》在“四人帮”时期被弄得不像报纸,常常是一个版只登二三条新闻,通篇议论,很少事实。王维同志对这状况称之为:“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国际新闻无新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解放日报》于1978年11月上旬在第一版开辟“短新闻”专栏,并写了提倡短新闻的短文。这些新闻一般不超过一百字,短的几十字,写的都是发生于昨天、前天的事,并要求编辑部各部门都来提供短新闻。
社会新闻是“文革”期间媒体不敢碰的领域。1979年8月,《解放日报》打破禁锢,在一版右下角刊登社会新闻,报道了26路电车翻车的消息,在全国新闻界轰动一时。
作为新闻改革的试验田,王维还创办了《报刊文摘》。此事,源于胡耀邦同志1979年春的讲话,他希望《人民日报》办一张“报中报”,选登全国各种报纸上的好材料,并加以评论。《人民日报》迟迟未办,《解放日报》却在1980年创办《报刊文摘》。《报刊文摘》选稿的方针是“博采众家报刊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还规定,不要求它像办日报那样配合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只要求它帮助读者开阔视野,活跃思想,有助于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结果,一张不起眼的小报,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影响日益扩大,发行量从最初的5万份发展到最多时达300多万份。
重新出山的王维同志更多想到党报如何更广泛地联系读者。他以敏锐的眼光,提议《解放日报》连载小说。当时人们对于党报的认识止于严肃权威,连载小说这样的栏目似乎多少显得有点闲情逸致了。在“文革”后的报坛尚无先例。王维同志作这个决定确实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他找到刚从宁夏返沪的郑秀章同志,要他来办这个栏目。郑秀章采访了一批解放前打入日伪、蒋帮警察系统的我党地下支部的特别党员,创作了一部小说取名《浦江红侠传》,1980年2月起在《解放日报》连载,深受读者喜爱,连《浙江日报》总编辑也打来电话询问连载的后续内容。有的读者还每天将连载剪下来,装订成册,以便欣赏传阅。报纸发行量也因此增加不少,可谓一炮打响。
商品广告在党报能不能登?既然要发展市场经济,那么必定有商品的经营和销售,报纸深入千家万户,肯定影响广泛。
1979年1月,报社党委讨论春节期间报纸宣传内容,听说兄弟报纸春节要缩张,王维却提出,春节大家休息,应当把节日报办得好看一些,以不缩张为好。有同志提出兄弟报纸两个版,本报四个版,卖一样价钱,不是亏了吗?当时就决定登商品广告。在市广告装潢公司支持下,从正月初一开始接连几天在第二、三版下方,各登一长条广告,取得很好效果。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解放日报》提倡“短新闻”、刊登社会新闻、创办《报刊文摘》、刊出连载小说、恢复刊登商品广告,被称为当年新闻创新的“五个第一”,受到全国新闻界瞩目。
此外,20世纪80年代初,《解放日报》还和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举办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由市总工会牵头,团市委协助,发动职工群众参加自学,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市出版局承担图书供应,《解放日报》负责宣传报道。由于这样的读书活动适应了社会、企业和职工的需要,一经号召,群起响应,个人踊跃报名,读书小组纷纷成立。很快,读书活动以各种形式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涌现出数以万计的读书积极分子和优秀人才。
体察民情,关心群众工作
王维对报纸的群众工作更是十分关心、重视。当时,读者来信特别多,每天得用麻袋装。来信组只得采用“流水作业”的办法拆看来信,摘编内容,分门别类加以处理。王维首先要求群工部每天选送三封读者来信,写上他们的看法和处理意见送给他,王维同志看过后,写上意见,由机要秘书退回。一天看三封信,数量不算多,但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上的真实情况。同时,他还尽量安排时间参加群工部每周一上午的情况汇报会,听来信内容,了解社会舆情,及时处理问题。读者来信所反映的情况,有的刊登在“本报接待室”、“每月信访综述”等报纸栏目上,还有的编成“内部情况”供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这样的做法深得读者和领导的好评。
读者来信中反映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第一版,甚至作头版头条。有段时间,报社收到不少反映一些单位失落货物的来信,《解放日报》工交部和群工部合作搞了一次“公物招领”的报道。在第一版头条位置刊出“本报启事”,开列拾到的16件公物的品名、数量和捡到地点,请失货单位前往领取。紧接着,由本报记者跟踪采访,把怎样遗失、为什么失而不寻,通知了还不去领回,现在的态度,等等,一一落实报道,引起很大反响。接着,报纸以《公物招领说明了什么?》为题展开讨论。然后,又以《公物招领引出的问题》揭露某些单位“开门揖盗”、失窃严重,以及“野蛮装卸”等触目惊心的现象,发表了十余篇读者来信来稿,还配了评论、编者按,进行了一次爱护公物、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的宣传教育,效果很好,也是一次群众自我教育的好实践。
从延安到上海,《解放日报》一直有重视言论工作的好传统。王维同志回《解放日报》后重建评论部,调配人员加强力量,为评论部同志在参加会议、阅读文件等方面提供更多方便,以便了解大局,了解领导意图。在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当时根据上海实际情况议定选题,由评论部同志执笔,先后撰写七八篇比较有分量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其中:《思想要跟上伟大变化》《战略转变和思想解放》《正确认识我国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端正思想路线是个根本建设》等评论,受人重视,有些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摘要转载,有的受到党中央领导的赞许。
王维同志就是以这样的精神面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把心扑在报纸上,一心办好党报,创造出党报的光辉业迹。当时《解放日报》发行数高达93万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领导的赞许。■
作者系《解放日报》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