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毋忘语境文风的革故鼎新
□吕怡然
近日读到两则新闻: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领导的中纪委打倒了45只‘老虎’。这些贪官落马时,大多还在职。民间有个说法,王岐山一发力,就要忙坏赵乐际。虽是茶余饭后的‘白话’,却道出百姓的肯定与期待”。
“据查良镛博士《书剑恩仇录》记载,清乾隆年间,有俩不世出的高手,河朔镖客王维扬和武当剑客张召重,江湖谓之‘宁遇阎王,莫遇老王;宁挨一枪,莫遇老张’。时至今日,中国掀起反腐败大潮。据说,一些身负案底的官员,对上述民谚中的前半句,甚是‘心有戚戚焉’。‘宁遇阎王,莫遇老王’。今天的老王,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又据说,不想遇见老王,却又害怕老王‘隐身’,因为老王一旦淡出公众视野,多半是在安排处理一件天大的案子,……”
读了这些文字,相信没有人会不想往下看个究竟,多口语化、多接地气、多吊胃口啊!莫非是哪个网站上的“网言网语”,哪个聊天群里的“街谈巷议”?其实,这两段话均出自《人民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一个是“人民日报评论”,一个是“侠客岛”。然而,这些内容在其母报上却是难觅踪影,类似风格的文句,在其他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和其他报纸、广播、电视乃至官方微博里,也几乎是稀缺品。而拜赐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权威,许多媒体才壮着胆子将其“拿来”,摘引见报,过一把瘾。
由此不禁思忖,为什么完全正确而如此生动的文字,不能“原创”于我们的党报上?在大力推进媒体融合的当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评论文章的文风是否也应该与新兴媒体融合呢?
自打互联网及由其衍生而来的新兴媒体问世后,因其海量信息、双向传播、便捷互动等特点,迅速赢得空前规模的受众群。就传播形式而言,往往没有居高临下、正襟危坐、枯燥无味、空泛无物的腔调,民间语言被大量运用,并不断创造、丰富和融入当代生活的语言文字,让人可近可亲、喜闻乐见、趣味无穷。这也是新兴媒体的活力和生命力的表征之一。于是,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舆论场客观存在的同时,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语境和文风也出现分离、相悖的状态。尽管主流媒体在改变作风、改进文风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颐指气使面目可憎的文字较之过去大为减少,却仍与新兴媒体间有不小的落差。人们祈盼这方面的融合久矣。曾记否,《人民日报》第一次将“给力”引入新闻标题,网友们欢呼雀跃,齐声喝彩;当“习大大”的称呼从微博跃上党报版面时,网友们莫不备感亲切、热情呼应?事实上,传统媒体若要增强亲和力、引导力,在语境和文风上与新兴媒体接近、融合,不失为一条有效捷径。尽管党报等主流媒体的语言文字和信息传播有其特有的规范与风格,却这似乎不应妨碍两者的相互借鉴,兼容并蓄。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内容表达可能不够严肃、严密、严谨,却充满朝气、灵气、虎气,真切传递民情民意,洋溢时代气息。况且,大浪淘沙、自我净化后,一些草根、新鲜的语言文字也会应时“转正”,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新符号。新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不是增补了“拍砖”、“吐槽”等上百条大多出身于网络的热词吗?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具体来说,主流媒体改善语境、改进文风,恐怕也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必要举措吧!而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破除传统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很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觉得传统媒体总是正儿八经,不苟言笑,尤其是时政报道和评论的文字,更是循规蹈矩,因因相袭,哪敢在报纸上引用“民间有个说法”,说什么“王岐山一发力,就要忙坏赵乐际”?哪能说“宁遇阎王,莫遇老王”的“老王”是指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但是细细想想,这样说并没有“大不敬”呀!风趣形象,又不失准确到位,有何不妥?假如《人民日报》不仅在自己的微信里以《中纪委发力,忙坏中组部》为题,分析“萝卜拔走了,留了哪些‘坑’”、“填‘坑’的人,都是啥样的”、“怎么填‘坑’,人民才放心”,可读性、可议性不知会提升多少级,读者群不知会扩大多少倍!而这难道会有损党报的严肃性权威性么?诚然,党报的微博微信需要以清新活泼的草根语言吸引公众,而这种文风何以不能延绵、弘扬于报纸?
诚然,这里仅仅以此为例,无非是说改进文风应当成为媒体融合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目标之一。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谈到媒体融合时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生产,必须采取多媒体化的展示方式,以多样化的展示、多介质的推送,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动起来、活起来。”若能在这方面少一点作茧自缚,多一点革故鼎新,在当下这个“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媒体融合年”,公众对党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必将会愈来愈多地点赞!■
作者系《新闻记者》特聘顾问、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