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57页
  • 5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敢言·代言·善言
——《河畔居随笔》序
□丁法章
  我是李天扬评论作品的热心读者。2008年5月起,他在《联合时报》评论版推出了个人专栏“河畔居随笔”,每周一篇,一共坚持了四年多时间,写了170余篇。对这些“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活泼之文风”的佳作,我每篇必读,而且向不少同道推介过,认为这些作品比他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还要好,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因为“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有那么一点个人风格”。最近一年多来,他在《新民晚报》头版“微评”专栏发表的短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受到普遍好评。一天,一位中宣部的老领导问我:“你们晚报头版上‘微评’专栏江砚的文章很有特色,作者是谁?”我答道:“江砚者,乃晚报评论部主任李天扬也。”
  我和李天扬并非同事,1999年他加盟《新民晚报》的时候,我已调任文新报业集团领导工作,因而彼此没有什么交往,虽然我在报刊上经常阅读他的评论。不过也不是全无接触,印象较深的一次,倒是在广西的山区。他乡偶遇,他十分激动,主动作了自我介绍,连连说:“谢谢丁老师对我的鼓励,今后还请多多指教!”我目送着他肩背挎包,独自一人在山间小道上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禁在想: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尚且如此挤出时间走下去,这不是在践行我国先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企求在踏访历史遗址、体察沧桑巨变、阅尽人间冷暖的过程中,历练自己观察思考的能力,进而读懂社会这部大书么?
  通过经常阅读天扬的评论,在和他神交的过程中,深感这位后学可爱、可畏。从他身上,尤其是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曰“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二曰“以民为本,为民说话”;三曰“说理透辟,深入浅出”。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
  天扬与许多同学一样,是怀揣理想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在校受教四年,获益匪浅,其中尤以老系主任陈望道先生提出的“宣扬真理,改造社会”的办系方针,对其触动最大,他决心以此作为今后的工作指南。毕业后他心仪的新闻单位是《新民晚报》,因为那儿有“以赵超构先生为首的新民老报人……,我追慕他们的行文姿态,从遣词造句到价值观”。然而他并未如愿,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一直把林放杂文奉为圭臬,把赵超老的办报思想作为写文章、编版面的主心骨,将自己无缘领略老晚报人的办报风采,接受他们的耳提面命引为憾事。
  有志者事竟成,199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投身《新民晚报》,说从此“自己能同时在赵超老担任社长的《新民晚报》和《联合时报》上写评论,实在是荣幸”。正因为这样,天扬绝不把撰写评论作为谋生的职业,而视为神圣的尽责社会、实现理想的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当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他每每在第一时间激扬文字,先声夺人;当热门话题在坊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时候,他往往会借题发挥,匡正时弊。同样,在新生事物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他会满腔热情擂鼓助阵、鸣锣开道;而当腐朽事物沉渣泛起的时候,他则痛加针砭、有力鞭挞!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在新闻竞争更多表现为思想观点竞争的时下,天扬这种在思想舆论前沿不缺位、不失语、不失声的报人品质和职业操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天扬之所以会对《新民晚报》情有独钟,其源盖出于赵超老“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民分忧,与民同乐”、“最要紧的是了解读者”的办报理念,早已在他的脑海里扎下了根。综观他的评论作品,从选题、立论、说理到用语,无不体现他的平民思想,彰显他的平民视角,渗透他的平民情怀。有学者说他的评论最能表达民意、集中民智,称他为民众的忠实代言人,这是并不为过的。
  在一篇题为《群众不明真相》的评论中,天扬在揭示广州番禺市民之所以会反对建造垃圾焚烧厂的原因时,这样写道:“建垃圾焚烧厂这样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要像‘鬼子进村’,悄悄进行呢?据《人民日报》报道,这一项目,从2004年确定地址、2006年通过审批、2009年开始征地,5年中没有情况通报,没有听证,甚至电厂所在的会江村村民也大多不知道有该项目的存在。因此,超过98%的民众对‘涉及众多民众利益,但有关部门垄断行政决策,未能及时通报消息’最为不满。”文章最后借用新华社的时评质问:“在事件发生之前为什么不能让群众知道‘真相’?”
  又如,在题为《从胡锦涛代表纠错说起》一文中(此文发表于《新民晚报》,未收入本书——编者注),他从全国两会代表团的小组审议中,胡锦涛强调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发言、温家宝重申“我不是来听汇报的”这两件事生发,逐层剖析,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个别代表,在两会上仍念念不忘自己身居官位,以致对记者的提问,作出了奇怪的反应——有官员代表质问记者:‘你在两会上问这个干什么?这个问题这么敏感,你问我干什么?’在两会上,仍然保有这样居高临下的气势,真是了得。”文章郑重提醒这样的官员代表,应从胡锦涛、温家宝的态度中,“想一想其中所蕴含的并不高深的道理,或许能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定位”。真是力透纸背、深中肯綮!
  新闻评论,说到底是就实论虚、析事明理的文体,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艺术。天扬深谙此道,并且在这方面颇见功力。他的评论,一般没有浮泛的议论,更无空洞的说教。他善于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们的思维规律,把典型的事例与精当的议论结合起来,把生动的个性与普遍的共性结合起来,寓理于事,叙事出理,从而使事与理浑然成为一体,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读天扬的评论,仿佛他就坐在你的面前,在同你进行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他往往在侃侃而谈的拉家常中,春风化雨、因势利导,让你在不经意间就接受了他的观点。所以,不少深奥的道理、沉重的话题,在他活泼幽默的笔触中,多半都会变得举重若轻、明白晓畅。诚然,评论通常以论辩为主旨,如果没有思想的对立面,没有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香与臭的交锋,何辩之有?在这方面,天扬不仅笔端饱蘸激情,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且擅用类比的论证方法,使论敌无招架之力。2008年5月,我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天扬撰写了一系列评论,其中题为《第一反应》的评论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类比法:
  这次地震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什么样的细节最感人?正是地震后许许多多老师的第一反应——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张米亚老师跪扑在地,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活着,张老师却走了。乡亲们怎么也掰不开他拼死护着孩子的双臂。同样撼人心魄的画面也出现在德阳、绵阳、绵竹、什邡、都江堰……
  那么,什么样的细节最让人不齿呢?也是一个老师——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他的第一反应,是弃学生不顾,第一个逃到操场。网友们赠他一个浑名,叫“范跑跑”。他还振振有词:“《教育法》并没有规定在地震时,老师一定要救学生,我一个人跑了,没有违反国家法规。”
  第一反应,高下立判。真可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天扬的评论语言也别有一格。在修辞上喜用短句,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很有节奏感、韵律感;在文字上则力求质朴、凝练、生动。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
  综上天扬三个鲜明的特征,概括说来,就是敢言、代言、善言,这委实是媒体评论员最可宝贵的品格。而三者的有机结合,既是新闻评论的力量之所在,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2013年1月16日于踔厉斋

  作者系上海新闻学会名誉会长。《河畔居随笔》一书,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管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上海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