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24页
  • 25页
  • 26页
  • 27页
  • 2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重塑21世纪的报纸
——法国付费网络报《参媒》的成功之路
□张子让
  网络报纸或者说在线报纸不刊登广告,仅靠收取用户的订阅费,就能获得一定的利润——这在网络资讯铺天盖地的当下,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在法国网络报纸《参媒》(Mediapart),①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张创办于2008年3月的网络报纸,刚开始只有8000个订户,然而不到2年半,就增加到4万个订户,扭转了经营亏损的局面。截至今年7月,其订户已超过7.5万个,5年多增长逾8倍。它在前年首度盈利之后去年营业额达到600万欧元,净利润为70万欧元,②令人刮目相看。
  “一个网络新贵席卷法国媒体、政坛!”今年7月1日,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以此为题,报道了这张网络报纸的不同凡响之处。③
  曾任法国《世界报》社长的埃德维·普莱内尔,带领25名记者创办了这张网络报纸。④创刊当天,这位掌门人在《〈参媒〉:一张独一无二的报纸》一文中,抒发了勃勃雄心:办一张“符合报纸本义的最好的报纸”,能够“重塑民主和专业传统的21世纪的报纸”,能够“彰显新世纪报纸品位的新型报纸”。⑤
  《参媒》的发起者认为,免费原则这些年如此扰乱传统报纸和在线报纸,如今反而走到了尽头,选择办一张参考报纸,是对收费报纸价值的重新确认。
  作为数字化报纸,《参媒》不是一家现有媒体的副产品,也不是一个补充性的网站,而是一张自立门户、自成体系的报纸。它将报道具有普遍兴趣的原创新闻作为其工作中心,每天向订户提供3个版本,即9点、13点和19点各更新一次。⑥受众可以免费进入显示新闻摘要的首页和主页,但要了解详细内容只能通过付费订阅。
  
读者付费是报纸独立的条件  
  在网上每天显示的“为什么订阅《参媒》”的告示中,这张网络报纸将“独立于各种权力的一张在线报纸”,作为自我推广的首要理由。⑦
  《参媒》由创始人团队管理,这个团队基本上由记者组成。它的资金既不依赖产业集团,也不借助政治团体。⑧
  这张网络报纸的股东除了创办者,还有它的支持者协会和一些合作投资者。在为创刊筹措的370万欧元中,6个创始人出资60%,其余40%由后两者提供。⑨
  《参媒》不刊登广告,而选择付费阅读模式,订费每年90欧元。这不仅着眼于促进采编质量的提高,更是出于保持报纸独立性的考虑。社长普莱内尔认为:这种选择是“我们独立的条件:经济上只依靠读者,这是维护真正的自由的保证”。⑩
  在线报纸收费这种做法,必须抗击免费上网的传统运作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有些人因而认为《参媒》无法存活,是一个“死胎”。
  为了增强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维护自身利益,《参媒》联合多家类似的收费网站,于2009年秋创立了在线资讯报纸联合会,普莱内尔任秘书长。
  回过头来看,《参媒》能否像它所宣示的那样保持完全的独立性,似乎还得打个问号。有关资料显示,它在最初的预订活动期间,获得了许多支持者,包括媒体工作者、工会工作者、教育研究人员、法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电影艺术家,以及一些社团积极分子和大学生等等。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报纸品位不俗,能够吸引知识分子。问题在于,支持者除此以外,还有来自不同派别的10多名政治家。其中最有力的支持者,是2007年总统选举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她建议支持她的向往未来联盟的所有成员都订阅这张网络报纸。这里不是说政治家支持就不好,而是说这种支持多少隐含了与权力的某种潜在的关系,可能使人们对报纸所做的“独立于各种权力”的表白产生一丝疑虑。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得到众多政治家的支持,有利于报纸扩大影响、打开销路,倒可以视为这张网络报纸走俏的原因之一,至少在报纸推出阶段是如此。
  
追求参考价值 让内容真正成王
  《参媒》追求的是一张有参考价值的优质报纸。[11]它专注于反映真相、提供背景、解释原因和展望前景,追求依靠调查报道和比传统报纸更深入细致的分析。
  《CAC40大老板2007年收入全破纪录》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创刊不久发表的解释性报道,引起了社会的震动,迫使有些企业负责人或公关人员不得不反思他们最初拒绝回答报纸的问题的决定。
  报道表明,在巴黎CAC40指数中,已有30家上市公司将企业资料上网公开,大家都可以从中看到公司大老板的收入,包括:固定薪金、可变工资、奖金、实物报酬、退休附加金、优先股、无偿股票、高级职员去职补偿费等等。但是,读者如果缺乏耐心,或者孤立地去看,或者缺少专业的眼光,那就很可能觉得问题并不突出,甚至发现不了问题。《参媒》的记者做了有心人,将这些大老板2007年的收入逐一统计,并制成醒目直观的一览表。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收入情况进行纵横比较,并从四个角度加以报道,即“薪酬冲顶”、“增值飙涨”、“落差惊人”和“巨额红利”。经过这样专业的整合和解读,效果大不一样,不仅暴露了问题,而且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法国《回声报》同日也发表消息,标题是《CAC40老板的工资趋于理智》。《参媒》的报道围绕这一说法,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人们只看工资,包括固定和可变两项,这倒是真的。但在主要部分,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多年来,大老板迷恋的主要收入,是可以使他们迅速积聚财富的股票的增值。2007年,许多大老板仅优先股的增值部分,就接近或超过2006年的总收入。路易·威登集团的贝尔纳·阿尔诺以3.71亿欧元的股息再次刷新纪录。
  类似用数据说话的例子,在这篇报道中比比皆是。例如,法国电信公司的报告提到2007年的支付状况,一个领导人辞职的津贴总计达到469万欧元。朗讯公司领导人陆思博辞职后,获得的赔偿金还计算她以前领导朗讯时在美国的工资。方法是如此复杂,以致该公司报告中用于这部分内容的占了4页多。万喜集团董事长2006年指责前总裁认为其对工资的要求太过分;而他自己次年担任执行总裁后,竟成为法国薪酬最高的老板。
  这篇报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当我们发现已被观察到的薪酬总额,我们感到十分恶心。’这句话,法国雇主协会主席洛朗斯·帕丽索今天可能以更大的勇气和愤怒重新发表,因为它公开指责的偏航,或者准备爆发的情绪,还在加剧。” [12]报道开头的这段话,无疑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参媒》将独家揭露性的调查报道置于中心地位,成为公开政府行为、企业生活和各种权力的工具。它的调查注重证据资料,因而迅速地为读者所接受。
  2008年初,法国兴业银行热罗姆·凯维埃尔秘密动用500万欧元进行期货交易,造成49亿欧元的损失,几乎相当于该行2006年获得的净利润,成为全球金融机构交易员最大的舞弊事件。但不久,凯维埃尔却恢复了自由。巴黎上诉法院鉴于同谋的缺乏和调查的进展,认为没有必要对其拘押更长的时间。但检察总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要求继续予以拘押。该报在当天,也就是创刊第三天,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并公布检察总署起诉的全文,说明调查的进展,一下子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13]
  法国司法部长拉希达·达蒂热衷于招待、旅游、上餐馆和个人消费,2008年春不到3个月,竟花了当年“接待费”的三分之二,超过上年的30%。政府财务监督员对此感到忧虑不安,要求部长办公室遵守财务纪律。《参媒》创刊后第10天,以“司法部长拉希达·达蒂大肆挥霍”为题,发表了这篇锋芒直指政府高官的报道。[14]
  在揭露法国总理助理热罗姆·卡于扎克的政治金融丑闻中,《参媒》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2012年12月,它披露卡于扎克没有申报在瑞士、新加坡的账户。今年4月,卡于扎克因偷税洗钱而受审讯,他在预审法官面前承认了事实。奥朗德总统宣布解除其政府部长职务。[15]
  更加引起社会瞩目的是《参媒》披露利利阿讷·贝当古事件的报道。贝当古是欧莱雅集团第一大股东,法国三大富豪之一。2010年6月16日由《参媒》发起通过贝当古的管家,在这个女富豪的寓所秘密录音,报道了贝当古疑偷税漏税(她在塞舌尔拥有一个岛屿,还在国外银行开设账户但都没有向税务部门申报),以及贝当古和埃里克·沃埃特等多名政府成员之间存在的暧昧关系。[16]
  《纽约时报》为此发表述评,认为这一政治金融事件的出现,使“萨科齐阵营惊恐不安”,并指出《参媒》提供了主流媒体几乎在法国不再推荐的调查性新闻。
  贝当古事件的报道,为《参媒》在当月增加了5000个订户,同时也给这家网络报纸带来了一场官司。凡尔赛上诉法院下令《参媒》等媒体删除所有涉及贝当古录音的引语。今年7月上旬,40多家报纸、保卫自由联盟和工会组织发出“我们有知情权”的呼吁,5.3万多民众签名,抗议凡尔赛上诉法院作出的判决。[17]《参媒》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构建报纸与读者的新型关系
  《参媒》尤其是一张参与性报纸,如同它的名字所指示的那样。这张报纸同时是一家俱乐部,读者可在其中自由地表达意见、报道新闻、推出讨论、激发争辩、促进思考。通过介入互联网上以个人媒介为象征的革命,《参媒》力图重建报纸与读者的关系:在一张明显体现编辑职业能力的报纸周围,开辟广泛的读者论坛,其自由的责任由读者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参媒》是一个没有相等物的民主场所——在发刊词中,社长普莱内尔的这段话,特别强调了《参媒》以读者为本的理念。[18]
  《参媒》实际上由日报和俱乐部两大部分组成。前者设置要闻、国际、法国、经济、文化等版面,由编辑部职业记者掌控;后者配有博客和参与版,由读者主持。两者分置网站首页左右,呈现“双头”的连接,即记者采编的新闻与读者自发的内容平起平坐,彰显了读者的主体地位。
  博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记者博客、特邀专家博客和读者博客。至今活跃的博客约有2500个之多。[19]编辑在这些博客中选择文章,作为日报的组成部分。
  参与版是刊登读者创作内容的专题版面。读者可根据自己关注的领域和兴趣点,要求参与版建立相应的专题版面。《参媒》的一些记者兼任专题版的编辑。这些版面的目标,是创建与日报和俱乐部相对应的参与性内容。专题版的创建者同时也是协调者和主持者。
  截至目前,参与版创建了600多个专题版面,[20]覆盖了广泛的领域。在最受读者推荐的版面中,排名靠前的有《参媒》来宾、剪报册俱乐部、原创荒诞故事、官方外新闻界、退休大讨论和《参媒》TV等。有意思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金榜题名”。
  前面说到,在个人博客和参与版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见所思自由地引发和促进讨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辑部对此放任自流。《参媒》制订和公布了基本规则,对俱乐部参与者的条件和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撰稿者必须年满18岁,如果是未成年人,应持有家长的许可证明;允许自由而有素质的辩论,不允许辱骂和骚扰;应该尊重他人、尊重法律、尊重版权和知识产权;如果违背基本规则,滥用表达自由,《参媒》随即取消其进入和发表的权利等等。[21]这些规定,促使参与者履行社会责任,为网报良性运转提供了保障。
  
既要走得高,又要走得远
  不断地探索新的供给和新的处理,《参媒》创刊至今,一直居安思危,自我加压,革新前行。今年7月初,它又推出了全新的样式,力求更可达、更多样、更完整、更多媒体化。它以下述四个目标为基本取向:
  一、更好地将优先编辑的内容进行分级,进一步突出调查、揭露和纠偏方面的内容。它认为,在媒体的众声喧哗中面对资讯持续不断的网站,要比过去更加显示出自身的独特性。《参媒》保持每天3次与读者的“约会”(早间版、午间版、夜间版),并围绕编写的文章,尽可能配置比过去更多样化的标题和图片。
  《参媒》不处理所有的新闻。它认为,互联网时代可以共享多个资讯网,要想处理所有的新闻是愚蠢的。一再复制其他网站的资讯不是它的抱负。但是,也要使读者能够在《参媒》上容易找到快捷而丰富的每日新闻摘要。为此,它开辟新的资料视界《新闻流》和《网络杂志》。
  二、提供更易获得、也更清晰的各种不同的内容。读者多次告诉《参媒》:一些文章离开首页太快,使读者难以发现而失去接触的机会。这次新的首页,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加以纠正:首先,既突出新来的文章同时也保护其它文章,如晚间版的头条旁附上早间版和午间版的头条标题,这也可以使网报较好地突出档案的功能。其次,构建一个新的模块《报纸一周》选择性地刊登本周网报上的内容。
  在平板电脑上浏览《参媒》,这种新的样式已经在酝酿,《参媒》宣布今后将适应各种显示器规格,从办公室电脑到移动手机,只要通过3G或Wifi就可上网阅读。
  三、改善俱乐部内容的进入。作为参与式报纸,《参媒》可以使读者广泛地阅读参与者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内容。而俱乐部全体共享的“开工”栏目是即时的,《参媒》已经在首页推出这一新的栏目,读者可以在其中“滑动”,以接触更多的短文。
  四、开发网络报纸的多媒体内容。《参媒》年复一年地不断强化内容供给,包括电影、纪录片、新闻照片、电子剪报册、录音报道、视频事件报道等。最近,网络报纸提供了新的每周2个录音“约会”,有些文章目前可以在线收听;此外还提供了新的每周视频“约会”《意见箱》,可以使读者了解已发表的大量小品。[22]
  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5万个订户,力求达到10万个。[23]《参媒》目前正朝着新的目标加鞭奋进。
  
专业素养不凡的记者团队
  精兵强将组成的记者团队,是《参媒》实现突破的基本保证。这家网络报纸现有46名全职记者,[24]与报纸的工作量和影响力相比,数量不算多。这些记者绝大多数都有在一家或多家媒体工作的经历,少则三五年,多则二三十年,一般在十年左右。其中不少记者来自知名的传统媒体和新闻机构,如《世界报》《费加罗报》《解放报》《回声报》《巴黎人报》《十字架报》《队报》《20分钟》等报纸,《新观察》《论坛》《生活》《挑战》《电影手册》等杂志,以及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性通讯社。
  《参媒》总编辑佛朗索瓦·博内有20多年新闻工作经历。他曾先后供职《巴黎晨报》《周五六七》周刊和《解放报》,1995起在《世界报》工作10多年,历任社会部副主任、驻莫斯科记者、国际部主任和报社秘书长。2007年出任新闻性杂志《玛丽安》周刊副社长。2008年与社长普莱内尔一起创办《参媒》。[25]
  作为《参媒》的领军人物,普莱内尔社长是法国著名的办报行家。他生于1952年,24岁即在《红色人道报》开始记者生涯,以后又在《巴黎晨报》供职,1980年进入享有法国第一报之称的《世界报》。通过刊登在这家大报《警察》专栏的调查,普莱内尔早在1982年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对密特朗总统大多数问题的揭露,形成了其独立性、批判性新闻的风格。1995年,普莱内尔主持开创《世界报》新样式,次年升任这家报纸的社长,与让-玛丽·科隆巴尼和阿兰·曼克并称为世界报集团的“三驾马车”。[26]他通过激发员工的能动性,坚守报道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推进了报纸的发展。2002年4月,世界报网站推出了预订版,每月5欧元,成为法国新闻媒体网上收费服务的先驱之一。在网站预订版推出一年之后,订户超过了4万,显示了网上新闻的价值。[27]这一年,《世界报》销量达到1944年创刊以来的最高水平,接近39万份,跃居国内翘楚《费加罗报》之前。董事长科隆巴尼认为,这显然是与报纸的改版和编辑的活力联系在一起的。[28]但就在这一年,外界出版的《世界报掩饰的脸面》一书削弱了该报的地位,以致次年销量下降近两万份。由于反对科隆巴尼和曼克在报纸与团队方面的定位,普莱内尔于2004年11月辞职。[29]他在《世界报》工作长达25年之久,其中8年任社长,具有十分丰富的新闻采编和媒介管理经验。《参媒》采取的一些重要举措,明显吸收了他当年办《世界报》的成功之处。
  
小结 
  《参媒》的异军突起,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首先,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受众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必然越高。新闻媒体的价值越来越仰仗内容的质量。正如普莱内尔所说:“可靠的、原创的信息和好的新闻是有价值的。”他领导的网络报纸的实践表明,读者愿意为有价值的资讯付费。[30]其次,在“全民记者”呼啸而来的今天,在“媒介融合”风生水起的当下,职业记者包括传统媒体的记者并没有失去用武之地。人们对于调查性报道和新闻深度解读的需求,更多地呼唤着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出场。最后,21世纪报纸的转型重塑势在必行。在网络安家落户,让受众安营扎寨,看来是传统媒体复兴可资借鉴的一条重要思路。■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Mediapart”是一个新词。关于这个名称的含义,社长普莱内尔在发刊词中说:如同它的名字所指示的那样,这尤其是一张参与性报纸,读者可以在其中自由表达。他还认为,这是一张有参考价值的优质报纸。基于这两点,试将报名译为《参媒》,意指这是可以参与的媒体,也是可以参考的媒体
②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网站报道去年《参媒》盈利150万美元,这里采用维基网站提供的数据,因为它对《参媒》的介绍较为全面系统,可信度似高一些。参见相关文本和网址:An Online Upstart Roils French MediaPolitics,http://www.npr.orgMediapart,http://fr.wikipedia.org
③[23]An Online Upstart Roils French MediaPolitics,http://www.npr.org
④pourquoi s’abonner?,https://www.mediapart.fr/abonnement
⑤⑥⑧⑩[11][18][30]mediapart-un-journal-a-nul-autre,http://www.mediapart.fr
⑦pourquoi choisir mediapart?,https://www.mediapart.fr
⑨comment-mediapart-construit-son-independance,http://www.mediapart.fr
[12]Les revenus des grands patrons du CAC 40 battent tous les records en 2007,http://www.mediapart.fr
[13]Jér me Kerviel: l'intégralité du réquisitoire du Parquet,http://www.mediapart.fr
[14]Les folles dépenses de la ministre Rachida Dati,http://www.mediapart.fr
[15]Affaire Cahuzac,http://fr.wikipedia.org
[16]Affaire Woerth-Bettencourt,http://fr.wikipedia.org
[17]Bettencourt-Mediapart: un appel contre la censure,Plus de 53.000 personnes ont signé l'appel Nous avons le droit de savoir,http://www.mediapart.fr
[19][20]Pot d'accueil,http://www.mediapart.fr,
[21]Charte de participation à Mediapart,http://www.mediapart.fr
[22]Découvrez le nouveau Mediapart,http://blogs.mediapart.fr
[24]《参媒》网站首页呈现的团队成员为38名,其中一名是编辑部集体身份,实际是37名
[25]Fran?ois Bonnet,http://fr.wikipedia.org
[26]Minc officialise son départ du conseil de surveillance,http://tempsreel.nouvelobs.com
[27]Portrait d'un quotidien en juin 2003 ,http://www.lemonde.fr
[28]Comptes 2003 ,(Jean-Marie Colombani:Construire dans la crise)http://www.lemonde.fr
[29]Edwy Plenel,http://fr.wikipedia.org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24页。)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