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一线评委”的见闻与感悟
——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奖札记
□张晓然
2012年8月,笔者参加了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作为一名来自地方媒体新闻采编一线的评委,这成为我新闻生涯中难以忘怀的日子。600多件当年参评的新闻作品,最后评选出近300件获奖之作,虽然也有个别质量平平,但大多是精品,佳作荟萃,使我收获巨大。还有,全国新闻界的高手、高人齐聚一堂,他们对新闻作品得失的分析和见解,当然也有出于自己所代表区域利益的局限,但大部分评论精辟、精准,有高度、有深度,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最重要的是,我在参评过程中,了解了中国新闻奖评奖的许多规律,以及不少“游戏规则”。因此,中国新闻奖在我眼里不再神秘,不再高不可攀。我们的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只要勤于走新闻现场、勤于发现与人民群众生活利益休戚相关的新闻闪光点、勤于思考笔下文字所能产生的思想意义,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就一定能获得褒奖。
一、重大题材不是评奖唯一标准
每年都会有一些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与事件,以及纪念日。围绕这些活动与事件、纪念日组织采写的新闻报道,可以说就是重大题材新闻作品。但新闻界同仁往往认为,凡是重大题材,就有可能获中国新闻奖。参加评奖发现,这其实是个误区。
2011年我国新闻界有“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入世10周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7·23温甬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等许多重大活动、事件的宣传报道,而仅参评本届中国新闻奖的报纸消息、通讯、评论类的“建党90周年”题材作品就有11件之多,“天宫一号”报道有5件,“7·23事故”有8件。作品题材相互撞车。为了平衡,只好大量地淘汰。结果造成重大题材的作品,因为同质化现象严重,反而吃亏。
因为是重大题材,评委们的要求更加严格,那些全面展示,没有独特的报道角度,缺乏独到之处的作品很容易被忽视。比如某省级机关报报送的“辛亥这一年”大型系列报道,因为采用宏大叙事而难以贴近读者,在第一轮就落选了。
相反,一些题材具备唯一性,记者在采写稿件中有独特发现,又具有普遍深刻意义的作品,获奖率却反而高。比如《河北日报》刊登消息《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 去年我省28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为零》初评时,评委认为这虽然是个介入式报道,但作品摆出的事实非常有说服力,“研发投入为零”正是目前推行科学发展观所遇到的地方各级政府观念落后、不思进取的最突出事例,非常有代表性。而且这篇新闻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积极与正面的。最后这篇报道获得消息类一等奖。
群众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只要作品具有独创性,让受众感觉耳目一新,也容易获奖。比如《扬州日报》的《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抓住了中国民众最关心的就业困难热点,又挖掘出一个执政为民的好局长“潜伏”打工的鲜见案例,非常抓眼球。这篇报道最后也获得了一等奖。
《新民晚报》被评为一等奖的专栏《上海好心人》,撷取的一个个社会故事,主角都不是什么英雄模范、伟大人物,而是普通的好心市民、平民百姓;他们做的好事虽然是小事,反映出的道德观念,却闪耀出动人的光芒。起初有些评委认为,光做好事,似乎起点太低了。后来经过几轮讨论,大多数评委达成了共识:道德建设就是要从做好事、做好心人抓起,人人都来做好心人,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
二、区域平衡渐趋淡化
评奖时遇到一位黑龙江省来的评委,她告诉我,黑龙江的平面媒体已经有10年没有获中国新闻奖了。我感觉难以置信,真的吗?一个这么辽阔的省份这么多年没奖,评委会也没有平衡一下吗?她摇摇头,说没有。
说中国新闻奖评奖时完全不考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央各大新闻单位的平衡,肯定也不确切。印发全国新闻单位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就要求初评时在坚持“评选标准”等规定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省级媒体与下级媒体等等。但地区、部门平衡不是硬性规定与硬指标,如果某个地区、某个系统的媒体因此认定评委们到时肯定会平衡、照顾,给一个奖,可能会感到失望。比如这次《中国航天报》选送的作品《天宫神八太空拥吻载人航天重大跨越》因导语文字缺乏新意,时效性也不占优势,初评时就被淘汰了。这时有评委认为,《中国航天报》就报了这么个作品,而且题材还是重大航天事件,是否要平衡一下?但大多数评委还是没有投赞成票。
这给我们以警示,报送作品的质量始终要放在首位。平衡、照顾不是没可能,但这也是要在作品质量上乘和大多数评委认同的前提下。仅靠平衡来拿奖,胜算不大。当然,某些地区报送的优秀作品,因为评委对新闻写作背景了解不够,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留下遗憾的情况也存在。
三、导向不能有偏差
虽然说每篇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无论是舆论导向、真实性,还是采编环节的质量,都经过几级部门的把关审查。但最后,还是有些采写、制作都相当有水准的作品,在关键时刻被评委提出质疑,与大奖擦肩而过。
这次某省会城市文广集团报送的广播专栏《连线快评》是一档深受听众欢迎的节目,每期就一个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展开评论,观点犀利、层层推进,听了十分过瘾。它在报送目录里排在该栏目的最后一名,但经过小组评选,出现在全体评委面前时,已经排在广播电视5个专栏候选作品的第二名了。可见评委们对它的充分肯定。
作为一等奖的候选作品,要在全体评委出席的大组会上播放。该节目的第二段,是对卫生部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的评论。评论认为,卫生部该原则将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然后医院根据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的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这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且要分流病人,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在节目里,评论员马上质问道:卫生部的智囊团成员看病排不排队?每个排队的病人都很着急,除了明显的濒危病人,其他任何一位病人都难以肯定自己的病情究竟有多急;医生难道是神仙?一眼就能看出谁的病急与不急?再说,医院里的人情关系、特权现象严重,都会使这种分类法变味,给开后门的人一个借口。这个愚蠢的原则是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的,云云。放完后,有位担任高层领导职务的评委马上指出,作为媒体,对政府部门进行舆论监督是可以的,但用一些刻薄、污辱性的语言,对国家卫生部出台的征求意见稿进行指责,容易挑起广大病人对政府部门的对立情绪。
的确,现在有些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容易偏激、片面,忘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上述参评节目,为老百姓说话的同时,也应该说明,卫生部的这个分类原则,尽管有不足之处,但根本上是为广大病人利益服务的。而这个节目不仅没有去向群众作正面的释疑解惑,提出建设性意见,起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作用,而且用尖刻的方式和语言进行嘲弄羞辱,的确有不妥之处。因此,这件作品最后被取消了评奖资格。
2011年10月,佛山南海两岁女孩小悦悦在街边玩耍时,相继被两辆车撞倒、碾压,而之后将近7分钟时间里,还有生命迹象的悦悦,就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十多个路人从她身边走过,竟然都冷血地故作什么也没看见。广东某电视台报送的《女童接连被碾,18路人漠然而过》首先报道了这个后来引起全国轰动的“小悦悦”事件,在小组初评时,该报道被评为电视消息一等奖。我在审看这部作品时还了解到,这件参选作品是该台的独家报道。新闻的最初来源,是小悦悦爸爸给该台新闻中心报料平台留下的一则新闻报料,他的初衷只是为了能够追查到肇事车辆。但记者经过现场采访后,意识到新闻后面的更令人震惊的新闻,是18个路人从旁经过,却无一伸以援手。采访结束后,记者把新闻点聚焦在“孩子被撞7分钟内,18路人冷漠而去”上。报道播出后,迅速成为全国性的公共讨论话题,全社会都在对此事进行关注。作品的推荐表上说,这部作品引发的社会大讨论,从对“18位冷漠路人”无情的鞭挞,到呼吁人们自我剖析自我反省;从救人反被诬告的怒斥,到对家长疏忽的反思;从见死不救该不该立法,到呼吁全社会“传递温暖,拒绝冷漠”。逐步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可是,当全体评委重新审看该作品时,有评委指出,主持人在口播时说:“以下这单新闻,如果有小朋友在看电视的话,要不稍稍回避一下,要不请家长帮忙做一下辅导。并不是说这条新闻会有什么血腥画面,一点血都没有,但是,会对我们的心灵,尤其是我们的道德观念带来冲击。”但事实上,接下来的画面存在小悦悦被二次碾压的血腥画面。主持人说没有血腥的画面,后来却出现了。这是图文不对称的差错。不过,这个差错还是次要的。
评委们认为,这条新闻后来引发的社会反响,除了路人冷漠之外,更集中在最后抱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身上。她没有视而不见,立刻放下手上的麻袋,试图扶起悦悦,她四处奔走、呼叫,最终找到了小悦悦的妈妈。陈贤妹阿婆后来成为感动中国的人,被当地授予“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又成为年度法治人物、获得“责任中国”公益行动奖等。家乡放鞭炮、舞狮欢迎她回去。她的照片刊登在各大媒体上面,迅速成为名人。也许是因为着急把新闻事实报出来、消息播出时间比较早的原因,这篇作品并没有重点表现陈贤妹的正面形象,也就使该作品失去了正面宣传的强烈效果,给观者的印象更多是社会的冷酷、血腥。
很多评委觉得非常惋惜,这么一篇引发全国轰动的消息,要不是在制作上出现了这些导向性的失误,完全可以评上一等奖。
四、发现差错一票否决
中国新闻奖对选送作品把关非常严格,一旦发现差错,轻则降级,重则取消评奖资格,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本届评奖,有两件作品出现硬伤差错,痛失一等奖,给我印象极其深刻。
第一件是《淮安日报》报送的报纸通讯连续报道《只为烈士不再无名》。在推荐表上,我看到这组报道的大致情况。68年前,在江苏淮安刘老庄,为掩护群众转移,新四军刘老庄连82位勇士血战千余日伪军,全部壮烈牺牲。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评价刘老庄连“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遗憾的是,全连82位烈士中只有17位留下姓名。为了寻找那些壮烈牺牲的战士英名,68年后,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淮安日报》策划了这组连续报道,肩负起寻找刘老庄连无名烈士的重任。
这组报道共 32篇,平均每篇约1600字。应该说,采编人员花费了大量精力,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在小组初评时,该作品被评为一等奖。但就在全体评委即将评选时,有评委指出,作品中有个错别字,“位置”错成了“为置”。空气顿时紧张,啊!的确是错了一个字。没有挽回的余地,只能降级。
凝聚了记者编辑巨大心血的这组报道,就因为一个细小的、但是不应该发生的疏忽,评奖结果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后来只评上了三等奖,实在太遗憾了。
第二件作品,是某电台报送的广播评论《抓道德建设不吃亏——青县用软实力换来硬资本的背后》。该台记者在对青县康复敬老院院长周汝珍2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170位孤残老人的事迹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在青县,像周汝珍这样的道德模范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有的“青县现象”。采访期间,县委书记李新平无意说出了“抓道德建设不吃亏”这句话,记者觉得从这个立意入手大有文章可做。在采访结束后,记者写下这篇评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道德滑坡现象严重,高尚品德尤显珍贵,社会道德建设成为重大课题,应该说,这篇广播评论的立意深刻,具有典型意义。但是,评论最后引用了一句名言:“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内心崇尚的道德法则。”
记者本想引用先贤哲人的名言,来加重评论的分量,却没记清楚这位名人的名字,凭印象就写上了歌德。实际上,这句名言是著名哲学家康德说的,还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这个致命的差错,在播出时,没人发现,一路畅通播出。报奖时,也没人提出异议。小组评选时,也没人发现,顺利地评上了一等奖候选作品。但最终止步在全体评委讨论时,被发现后,取消了评奖资格。■
(作者系《新民晚报》文化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
(本文有插图,详见本期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