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中的“前10效应”
——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
□李良荣 于帆
【本文提要】网络舆论的频度、烈度在加剧。网络舆情何以爆发?本文提出“前10效应”假设,并进行了论证。从而提出,网络的匿名性并没有减轻人们发表不同意见时的社会群体压力,过于自由的言论反而纵容了情绪化和极端化言论的产生。同时,网络舆论整体质量低劣以及议程设置的效应,也造成了网络舆论场的“前10效应”现象。
【关键词】网络舆情 前10效应 “沉默的螺旋” 理论 议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206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自由、交互、匿名的特性,为网民提供了少数观点得以发声的平台,大众的表达意愿得以加强。但是,网络舆论的价值不可过高估计。可以发现,互联网中网络暴力现象大量存在,不少网络舆论质量低下,很难找到理性讨论的网络空间。如何理解中国大陆网络舆论的现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网络空间的舆论存在一种“前10效应”。也就是说,对网络上出现的某些新闻或社会现象,前十位网民的意见和评论决定了后续的数十甚至成百上千的意见和评论的内容与态度,从而形成网络舆论。具体来说,“前10效应”有如下假设:
1.前10条评论与后续的评论具有议题上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后评论议题的走向。
2.前10条评论与后续的评论存在态度上的相关性:前10条评论呈一致的正面或负面的意见,则后面的评论也一致正面或负面;前10条评论存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则后续评论也会存在争论。
本文拟论证“前10效应”在中国大陆网络空间的存在,并对这种现象做理论上的讨论。
一、数据搜集和统计
本文对“新浪新闻频道”的网友评论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以对“前10效应”假设在网络空间的适用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新浪新闻频道”的论坛功能支持网友在每条新闻下面直接发表对该条新闻的评论。基于本文的假设,笔者抽取每条新闻的前10条评论及前100条评论的意见倾向进行统计。本文共收集统计了该频道2012年9月13日到2012年11月2日的新闻共138条,获得论坛评论在100条以上的可用新闻数据60条。未采用的78条新闻数据主要由于三个原因,一是评论数未满100条,共有26条数据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新浪关闭评论或没有评论,共有39条数据属于这种情况;三是新浪新闻频道没有相关新闻报道,共有13条数据属于这种情况。
本次数据收集共获得可用新闻数据60条,共有评论49424条,平均每条新闻评论823.73条。其中,评论最多的新闻是9月21日的“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严重违纪被撤职”,共有评论6691条;评论最少的新闻是“王立军案一审开庭将择期宣判”,共有评论101条。按主题类别,有关政府的新闻最多,有38条,共有评论28823条,平均每条评论758.5条。
二、“前10效应”假设的数据支持
从统计结果上看,数据基本支持“前10效应”的假设。
在所有60条新闻中,前10条评论的态度与前100条评论的态度一致。这种态度一般有三种类型:肯定、争议、批评。整体持完全肯定态度的新闻有3条,如10月22日的“市民申请公开生乳国标会议纪要卫生部被判答复”,评论基本持支持态度;存在观点争论的新闻有15条,如10月12日“广州处级官员有21处房产停职学生申请公开工资”、10月17日“西安被砸伤日系车主经协商撤回对警方起诉书”;网友评论整体持反对态度的新闻有42条,如9月14日“武汉工地电梯从30多层坠落19人遇难施工方对记者大打出手”,10月6日“华山被捅游客质疑嫌犯顶包称未争吵即遭群殴”等。
在这里对几个典型案例做具体说明。
如10月16日的“局长涉嫌强奸女下属致怀孕被抓牵出贪腐窝案”,该新闻下共有评论635条,在前10条评论和前100条评论中,均对腐败行为表示愤慨,言辞激烈,甚至有极端言论称“杀尽所有官”、“当族杀之”。在这种意见同一性高度一致,并且情绪化表达远超过理性思考的情况下,新意见的提出无疑会触犯众怒。在所有60条新闻中,这样意见高度统一,评论情绪激烈的约占一半。
前10条评论与后续评论都持肯定态度的新闻,在搜集到的数据中出现较少,但也符合“前10效应”的假设。如10月8日“河南开枪警察回应击毙小偷称嫌犯持凶器拒捕”,评论均倒向开枪警察一方,认为击毙小偷“大快人心”,支持对犯罪分子严厉打击。
在评论中,一旦前10条评论中出现不一致的意见,随后的评论有可能跟进,形成争议意见。例如“西安警方处置混入保钓游行趁机打砸歹徒”这条新闻中,前10条评论态度存在争议,有网友指出要“爱国也要理智”,打砸店铺的歹徒是“浑水摸鱼”,但大部分评论称“支持砸日货”、“打得好,砸得好,要多烧”。在之后的100条评论中,围绕这两种意见的讨论继续升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针对对方的观点继续评论。最终,前100条评论中,持反对打砸观点的评论有45条,双方观点基本势均力敌。可以看出,不同意见在前10条评论中的呈现,鼓励了后续评论就此展开讨论。
即使官员贪腐这样争议性较小的主题,如果前10条评论出现不同意见,很可能在后续的讨论中继续这种争议。比如10月31日“山西副局长被指有十几辆豪车纪委否认传闻”的评论中,尽管仍有表示对腐败行为愤怒的意见,但也有网民提出:“为什么说干部清廉没人信?只要说某某贪都信?”“现在官员成了网民的玩偶,想什么时拿出来开开心就能什么时候拿出来开开心。”
10月12日新闻“广州处级官员有21处房产停职学生申请公开工资”,前10条评论中,有评论者站在官员一边,称:“要官员公开工资的人,用心险恶”,“无聊,申请什么工资公开?”。在后续的100条评论中,有不少评论者同这两条评论持相同意见,嘲笑申请公开工资的大学生“太幼稚”,但更多的评论持反对意见,认为应加大反腐力度,公开工资有实际作用。
三、前10效应:“沉默的螺旋”在网络再现
如何从理论角度解释“前10效应”?从传播学理论来看,“沉默的螺旋”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可为“前10效应”的成因提供思考方向。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是由诺依曼在1974年提出的,主要理论可概括为: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出于对孤立的恐惧,当感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表达意见,当感觉意见处于“少数”或“劣势”时,便可能选择保持沉默。①前10效应即可看作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空间的表现。
网民在发表评论时,很自然地需要探察已存在的评论所形成的“意见气候”,权衡发表意见的后果。前10条评论无形当中即是后续评论的参照,当一致的意见越来越多,新意见所需要突破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一方的沉默逐渐推高优势意见的强度,形成“滚雪球”般的舆论增势。
面对社会心理压力和孤独感的恐惧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在一些议题上,网民或出于正义感振臂一呼,或希望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不同见解等心理,敢于表达与多数意见背道而驰的评论。一旦有这样的少数言论存在,这就降低了后续评论者支持少数意见的心理压力,使得更多支持少数观点的言论出现,从而产生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争论的情况。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核心之一是讨论个体心理如何受到社会群体压力的影响。网络的匿名性并没有减轻人们发表不同意见时的社会群体压力,过于自由的言论反而纵容了情绪化和极端化言论的产生。在网络空间中,网民无法承受谩骂和极端言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孤立感,这种孤立感在有暴力倾向的环境中,就会变为对自身受到威胁,陷入危险的担心。放在中国网络空间的现实中,网民害怕少数观点激起语言暴力的威胁,人身攻击,甚至人肉搜索。本研究搜集的60条新闻中,就有不少网友对骂的现象出现,往往少数意见的一方在被群起而攻之后,不再发表意见。
网络舆论整体质量低劣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整体来看,发表意见的网友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容易对观点采取盲从的态度,评论绝大部分都是情绪化的表达,实质意见和不存在可以理性讨论的公共空间。这加剧了“沉默的螺旋”产生,希望理性讨论的网民知道无法在网络空间获得意见的有序交锋,发表不同意见意义不大,便保持沉默,不与他所认为的乌合之众同流合污。
除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议程设置也与“前10效应”密切相关。议程设置理论是由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首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传媒为公众呈现的议程决定了公众关注的议题,为其设置了议程,“传媒不是告诉我们怎么想,而是想什么”。②
在获取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议程设置在起作用:作为大众媒介新闻网站对新闻的编辑和网民的自我议程设置。两种议程设置都影响了“前10效应”的产生。
新闻网站出于点击率的考虑,往往选择网民最感兴趣、最容易刺激网民感官的煽情性新闻,放在显著位置,而将网民不感兴趣,或者与网站利益相抵触的新闻置于弱化的位置,这就先于网民影响了评论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本文调查统计的60条新闻全部为负面新闻,一方面,新闻网站在操作时出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更容易选择这样的新闻;另一方面,负面新闻更容易调动网民的评论欲求,从而推高网络声量,进入本文的研究视野。负面新闻毫无疑问会导致激烈的极端情绪,而一些网民不感兴趣的议题则根本不会去评论。最先评论的网民,也往往抓住新闻中最感兴趣的议题发布评论。
网民的自我议程设置则是指网民对感兴趣的议题广泛关注与评论,影响了其他网民的兴趣。前10条评论正起到了网民自我议程设置的作用,后续的评论往往针对已经提出的议题,或支持或反对。例如,之前提到过的新闻“局长涉嫌强奸女下属致怀孕被抓牵出贪腐窝案”中,尽管网友意见高度一致,但议题存在差别,有的指责监督部门不作为,有的对官员的强奸行为表达愤怒,有的对贪腐现象大量出现表示不满。这些议题在前几条评论中都有出现,而后续评论只是表示支持,没有新的议题出现。可以说,那些已经存在的网民意见决定了其他网民发表意见的方向。
结语
“前10效应”是为了表达方便进行的理论具象,指代的是意见先后顺序影响舆论形成过程的传播规律,并不仅限于讨论前10条评论与后续评论的关系。这一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网络空间的种种现象。基于“前10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的关联性,后续研究可以关注“前10效应”中,先后发表评论的网民不同的心理状态,以及其自我议程设置的不同动机。■
(作者李良荣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研究员,于帆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本文是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引导与防控对策》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陈力丹:《媒介对舆论的社会控制机制——沉默的螺旋》,《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1期
②埃里克·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第154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