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65页
  • 66页
  • 67页
  • 68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应对方略
□ 丁法章
  当今,我们正处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全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有力的冲击。近几年各种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的勃兴,更使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评论面临着严峻考验。传统媒体怎么办?党报评论往何处去?成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迫切课题。从《人民日报》、新华社到省、市、自治区的一些主流媒体,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化“危”为机,顺势而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新闻评论的变革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新闻评论而言,积极应对新媒体冲击的方略、路径可谓不少。这里,主要结合《人民日报》的实践,介绍行之有效的几种。
  
一、化被动为主动
  人们常说,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公器者,乃全社会公用之器具也,它们为全社会的成员所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谋取的是公众利益。职之所在,责有攸归。正因如此,新闻媒体被喻为“时代风云的观测站,时代航船的瞭望哨,时代变化的记录者,时代进步的见证人”。作为新闻媒体“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党报评论,在这方面所担负的责任无疑会特别重大。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和新闻单位,并未完全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充分发挥新闻评论的功能,把评论工作做到位,致使一些突发事件、新闻热点出现后,往往以“不炒作、不互动”为由而保持沉默,这就造成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评论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缺位、“失声”。这在客观上是对引导舆论主导权的自我放弃,是评论工作者的最大失职。有学者深刻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党和政府出台重大政策的关键时刻,在举国上下广泛开展某项中心工作的时候,在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不期而至的时候,社会各个阶层必然会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整个社会舆论常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情况。有鉴于此,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评论挺身而出,勇立潮头,及时代表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中央精神亮出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将多种声音整合起来,形成主流声音,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基调。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的要求,在各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面前,我们的党报评论一定要及时准确地抢占舆论引导第一落点,将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与事件处置同步推进,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最大程度挤压谣言传播空间,真正占领舆论制高点。
  今年3月,全国“两会”之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矛盾的情况下,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一度纷然陈杂、相互激荡,各种噪音杂音不断发生、蛊惑人心。对此,《人民日报》不回避、不含糊、不失语、不乱语,于3月底接连发表了题为《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的评论员文章,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准确地阐述了中央精神,对于廓清思路、形成共识、坚定信心,发挥了凝心聚力、奋然前行的舆论引导作用,激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实践还告诉我们,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党报评论除了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观点外,主动设置话题,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尤为关切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生发评论,因势利导,同样是党报自觉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具体体现。这样做既可掌握话语主动权,又可牢牢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2011年6月,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人民日报》经过精心策划,从6月13日至20日,陆续刊出《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鲜红党旗上永远铭刻人民利益》《现代化进程中不懈探索“中国道路”》《社会发展中始终引领时代进步》等4篇系列评论,针对不同的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了深中肯綮、情真意切的评析,很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这组评论满怀对党的深情,向广大读者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中国道路”和“中国传奇”,从中得出一个鲜明的结论:“90年的历史演进,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这是党报评论主动出击、先声夺人的又一个范例。
  
二、化说教为说理
  应当肯定,长期以来,党报评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享有较高的声誉。特别是近些年来,以《人民日报》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为代表,出现了不少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说理深刻、文风清新的评论力作,为党报评论树立了标杆,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毋庸讳言,仍有相当一部分党报评论固守老观念、老格式、老办法,形成了从内容到形式都几乎固化的弊端:有的照抄文件,图解政策;有的空洞无物,泛泛而谈;有的居高临下,指手画脚;有的脱离实际,远离群众;有的官腔十足,盛气凌人,如此等等。在网络评论以其快捷、新鲜、犀利、贴近、互动的优势,对传统媒体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形成“抢、逼、围”之势的今天,党报评论如不切实扭转上述说教陋习,势必要影响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党报评论要化说教为说理,正如一位资深报人所指出的,关键在放下身段,在指导思想上真正实现“三个转变”:其一,由命令式向讨论式转变。要端正位置,从内心深处把读者视为朋友,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多些释疑解惑,多些循循善诱,多些和风细雨,多些人文关怀,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其二,由指导式向引导式转变。其主旨是带领,是指引,是指明方向,是选择路径,绝不搞“越俎代庖”、“按图索骥”,要立足于把最终的评判权、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读者自己。其三,由灌输式向疏导式转变。要以人为本,把读者是否接受,宣传是否有效果放在首位,在为群众分忧、减压、解愁方面有所作为。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疏导群众心理,理顺社会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这一切,绝不单单是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与群众观点、百姓情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人民日报》“任仲平”的文章,之所以具有理性的光芒,有很强的号召力,就在于“心中有读者”,就在于执笔为文时首先要着力找到、找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该报2000年7月10日发表的《努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公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篇评论,就是一篇心中装着读者,一切为了读者,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佳作。从题目不难看出,此文“四有”是要求,“三观”是基础,通篇共分三个层次:第一,世界观——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具体实在的思想指南;第二,人生观——并非空洞乏味,而是无法回避的选择;第三,价值观——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时刻发挥作用的准则。从这样深入浅出的立意出发,在论述方式上,作者遵循从虚到实、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在“指南”、“选择”、“作用”的逐层分析中,注意从人们最熟悉的生活、最熟知的道理入手,把“三观”和普通人的生活、事业、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哲学的睿智,又蕴含生活的哲理,从而使这篇评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当然,这是一篇文字较长的评论,我们不可能要求每篇评论都做到这样反复论证、充分说理,但摆事实、讲道理、讲究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论证关系,讲究逻辑的力量,讲究说理的艺术则是不可忽略的。一句话,党报评论必须摒弃空洞说教的八股文风。言之有物,血肉丰满,平易近人,应该是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应有的品格。
  
三、化生硬为生动
  新闻评论的魅力,首先取决于有没有新思想、新观点,同时与引导艺术和表达手法也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文风问题。时下不少党报评论,有一个常见的毛病就是过于感性,过于情绪化,动辄使用偏激生硬之词,好耍一鸣惊人之语,常常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既不可近,更不可亲。因而不少读者建议党报评论应革故鼎新,改变空话多、大话多、套话多、官话多的状况,希望观点更新颖一些,说理更充分一些,文风更清新一些,形式更活泼一些。
  有人认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尤其是党报评论,旨在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贵在说理,必须全面准确、庄重严肃,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不错,党报评论首先必须联系当前实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而在重要观点的表述上、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随意率性,应力求全面准确、把好分寸。但是,全面准确与生动活泼并不矛盾,庄重严肃也不排斥言之有文,正如《人民日报》主管评论工作的副总编辑米博华所说的:“全面准确不等于空泛枯燥、套话连篇,说一些永远正确的话,讲一些大而无当的道理。而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力求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我们说,没有生动活泼,再大的嗓门、再正确的道理也不会入脑入心;同样,没有准确全面,花里胡哨的文字只能是持之无据的空谈。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震惊全球的大灾难,举国同悲,举世瞩目。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但并不排斥在论述中使用融情于理、动人心魄的语言。《人民日报》于当年6月2日发表的《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一文(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评论一等奖),在评述中国人民抗击天灾的英雄壮举时写道:“我们看到为同胞罹难的极度悲痛,看到在危难时刻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看到这场灾难所唤起的高尚品德和伟大情怀。”据说,在修改这篇文稿的时候,作者们都沉浸在情感的波涛中,没有遇到任何认识上的隔膜,感动传递着感动,激情延伸着激情,思考接续着思考,这一切都不由化作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生动绚丽的文字。
  有些评论,其语言之所以会生硬、粗暴,与作者缺乏现实生活根基,不接“地气”、缺乏“底气”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使用来源于生活本身的“新鲜”语言,吸收富有表现力的时代语言,力求使评论同拍共振。此外,还要适当借鉴文学表现手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评论写得五彩缤纷、绚烂夺目,从而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譬如,《人民日报》于2008年12月17日发表的另一篇重要评论《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下)》中,就有这样一段来自生活的群众语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从短缺经济来,到充裕经济去;我们从温饱不足来,到全民小康去;我们从计划经济来,到市场经济去;我们从封闭经济来,到开放经济去;我们从‘斗争’年代来,到和谐社会去……”真是高度凝练、形象可感、呼之欲出!据参加过“任仲平”写作小组的同志说,他们对文章表达追求的目标是:要有优美的韵律,要有明快的节奏,要有个性化的文字。为此,在加工润色文章时,语意含糊的句子要改,不够有亮度的句子要换,不够简洁的句子要删。改、换、删之后,如时间允许,还要逐字逐句朗诵,直到大部分人满意为止。
  
四、化单向为双向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尤其是一些党报评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停留于单向传播:内容上,自上而下的多,传达上级精神的多,指导当前工作的多,向方方面面提要求的多;论述上,一味灌输的多,训诫命令的多,“我说你听”的多,“我打你痛”的多;受众上,面向领导干部的多,面向上层人士的多,面向知识精英的多,面向特定读者的多。这就致使党报评论脱离实际,远离群众,“孤芳自赏,曲高和寡”,不能在反映社会脉动、引领主流舆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党报评论要扭转上述局面,唯有遵循“劝导传通”的规律,化单向为双向,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把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结合起来。为此,就要努力改变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评论诉求方式,注意在“双向互动”上下工夫,既体现党的意志,又反映群众心声;既传达领导声音,又通达社情民意;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在这方面,不少党报评论已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做法,诸如:评论选题应更多地聚焦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将专业问题社会化、行业问题大众化;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通过设置正方和反方,给公众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自己教育自己;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加以讨论,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运用对话和访谈的方式,主要由编辑记者依据特定的新闻事件设置话题,请专家学者发表高见,从而帮助公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等等。实践表明,这些做法完全合乎“劝导传通”、双向交流的要求,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譬如,2011年4月21日起,《人民日报》以“关注社会心态”为题,发表了一组5篇评论:《“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以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这些评论深受读者欢迎,在网络上也好评如潮。可以说,这是党报评论在受到网络舆论冲击后,重新赢得舆论影响力和新老媒体良性互动的经典案例之一。在《人民日报》“观点”版发表的这组评论文章,为启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伟大实践,营造了解放思想、理顺思路、大胆改革、开拓进取的舆论氛围。这组评论以罕见方式直面现实,以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精神为指针,用来自生活的平民化语言和诚恳质朴的文风,切实回应贫富差距、弱势群体、官民关系等社会敏感问题,梳理和总结政府改进公共治理的经验,呼吁各级政府关注社会心态,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疏通利益诉求渠道起步,注意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由于这组评论不粉饰太平,不回避问题,较好地实现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的统一,把政府改进公共治理新的思路、谋略,及时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胆识和魄力,从而给人们以信心和力量。一句话,这组评论从选题、立意、论证、布局到表述的语气,都使我们触摸到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主流舆论与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感受到两者最佳结合点的内涵与威力。
  
五、化互动为双赢
  今天,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网络、手机话语以及网上论坛、博客、微博等,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独家性、贴近性、交互性等特点,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评论的迅速崛起及其产生的越来越大的冲击波,对传统媒体评论尤其是党报评论构成了严峻挑战,也使其逐渐成为广大评论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一大热点。
  较之传统的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突出表现在:时效性强,往往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发表意见;因事抒感,直抒胸臆,单刀直入,观点犀利;平民视角,平民情怀,平民语言,平民风格;平等交流,善于互动,复制群发,一呼百应,等等。然而,它的少理性、碎片化的短板也十分明显:冷静不够,容易偏激;说理不够,缺乏论证;原创不够,克隆严重;严谨不够,常常因急于求成而“失真、失信、失误”,等等。为了应对网络评论的严峻挑战,党报评论应“认敌为友”、“取其长,补己短”,实现报网互动,加速自身变革,在评论的时效性、鲜明性、贴近性、互动性和群众性上下工夫、见实效。当然,对网络评论而言,也应采取同样的态度,网报互学,取“报”之长,补“网”之短,实现双赢。非此,别无他途。■
  (作者系上海市新闻学会名誉会长、《新民晚报》原党委书记兼总编辑)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