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迟到两分钟”的舆论争议与媒体态度
□王泠一
在渴望教改公正和社会普遍焦虑的背景下,高考期间很容易出现被称之为“新闻是非”和“新闻悲情”的公共关注事件。今年高考期间上海静安考区的一位男性考生,因迟到两分钟被规则拒绝在外语考场外。由于当晚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播出这样的“心碎”图景:送考的母亲跪求工作人员放行,并哭喊道“这会影响他一生的呀”……因而再度引发媒体和公众探讨“高考何时不再沉重”的话题。多家上海媒体的评论版发表了多篇读者来稿和专家评论,话题一开始大都集中在“是否对迟到者网开一面”上,后来逐渐聚焦在“社会公平与教育(高考)改革”议题上。
一、众说纷纭党报定调
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栏目5分钟的节目报道了“迟到”事件,随后节目又被制作成视频在各大网站继续播出。该节目显示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在迟到考生被阻现场并目睹其母下跪的其他考生家长,普遍持同情态度,主张通融、机动和人性化;而记者随机采访的不在事件现场的行人则主张严格考场规则,强调考生责任自负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能随意通融。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通过媒体发布的官方表态则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觉得很遗憾,但也只能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的考务规定严格执行;唯有这样才能保证考试具有公信力,如果都做临时处理,意外情况太多,很多难以预估,很难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权威;希望这名考生能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重要时间节点,还是希望考生和家长能够振作。
但是,由于6月8日下午迟到考生母亲下跪的“悲情场面”被海量点击外地媒体评论也开始拷问上海高考“护考措施”的人性化问题,使上海教育部门感到明显压力。不过,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高考迟到被拒体现程序公平》的评论,直接而高调地为上海教育部门维护考场规则的举措辩护。评论指出: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阶梯,这架梯子不能不用,不能让它“横着放”。(这里的“梯子”典故源于今年高考安徽语文卷的作文题——笔者注)为了明辨是非,评论特地解释了什么叫人性化,即在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规则涉及的最广大对象的利益,追求社会效果的最优化。可以对弱势群体比如残疾考生等做出适当照顾,但最终目的是确保起点公平和程序公平,不使某个人的权益凌驾于其他任何人之上,这是最根本的人性化。具体到6月8日的事件,评论还强调——高考,谁都不允许迟到,这既是考试秩序的需要,也是防止舞弊的需要。
这篇评论还指出:人性化和严肃性没有矛盾,有矛盾的是“任性化”。所谓任性化,就是随意解释规则、随意执行规则。今天为自行车坏了网开一面,明天就可能为说情递条子而破例。评论的结论是:应该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在制度上纵容。如此重大的人生节点,怎么能不做预案、不打提前量呢?证件、车况、墨水充足度、精神状态,都属于个人责任范畴,必须预先调至最佳,这是不言而喻的事。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疏忽承担责任。高考虽重,还能重来,够幸运了。
二、公平之外应有“微光”
《人民日报》的评论,几乎统一了各类纸媒的观点。6月14日,笔者到迟到考生所在的静安区调研时,当地干部们都表示,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正确,不过,表述“公平硬道理”时“太硬了”,网络意见很难受到引导。如8日下午该事件发生之后,某网站即以“考试规则不容迁就”为正方辩题和“特殊情况应人性化处理”为反方辩题进行投票。至6月12日17时,正反双方得票数分别为15261和37484;反方占总票数比例为71%。之后,很多网友还提出制度改革的“人性化”建议,如设立特殊备用考场、迟到专场以及统一护考……
值得指出的是,在信息公开化很充分的上海,已经确定2012年只有一位考生因迟到而“失意”。而为了一个孤立的个案,企图去改变已经程序化、大众化的刚性制度,反映出的并不是城市的智慧,而是城市的焦虑。因此,笔者也反对以“人性化”来诋毁程序的公正。但是,温情是东方社会的心理特征,否则不会有七成以上的网络投票者主张“特殊情况人性化处理”。不过,事已至此,再议考场是非就等于空谈;如有可能,则应该给当事人(迟到者)以必要的后续人性关怀。
笔者在相关新闻报道中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该考生是因为自行车故障而延误了关键的“两分钟”,相信这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家庭经济条件使然;同时,考生没有仔细看清听力考试提前15分钟进场的明文规定。一般来说,家庭境遇低微者,更容易产生“高考是一辈子唯一机会”以及“高考失败就毁了一辈子”的思维定势。因此,在笔者看来,官方关于“希望考生和家长能够振作”的愿景正确,但当事者实际上恐怕很难单方面地走出阴影。
有朋友希望笔者能够出面表达些建议,于是6月19日我在《解放日报》上撰文呼吁:希望当事者所在社区、高中、团组织以及社团、社工,能够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未来预警和必要的经济资助,并在复读、职业培训以及就业等可能性选择上给予积极的人文关怀,这比辩论考场是非、制度刚性等话题更重要,也更温馨。这样处理孤立的个案,一方面社会成本并不高,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孩子走出阴影,并让孩子像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材那样——“认出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三、压力聚焦下的当事者心态
在《解放日报》发表笔者呼吁之前的一周时间里,静安区教育部门在新闻聚焦“迟到两分钟”事件下承受着很大压力。该部门在努力于后续工作的同时,没有向主流媒体披露任何信息。这显然有些保守了。不久,网络议论就异化为谣言——“静安考生自杀了”;随后,再兴起一波“情绪化、发泄性”的网络批判妄语。
事实上,静安区相关部门事后都在积极针对迟到考生及其家庭采取人文关怀行动。看到笔者在《解放日报》的评论后,社会责任感很强的静安区团委,经过和教育部门、相关社区沟通以后,还给了笔者以下答复:
据了解,该事件当事考生系复旦视觉艺术学院附中三年级学生(基于对考生的尊重和保护,不方便透露其姓名)。事件发生后,区教育行政部门、当事考生所在学校和区各级共青团组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深入了解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由当事考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及时与考生本人及其家长取得联系,安抚情绪,疏导心理,帮助其及时调整心态,努力克服不利影响,顺利完成其他科目的考试。在完成所有科目考试之后,班主任老师继续与该考生及其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在进一步疏导稳定其情绪的基础上,帮助其认识到:遵守考试规则是考试公平的重要保证,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尊重规则、严格遵守规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人例外;虽然这是一个极其惨痛的教训,但也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既然结果无可改变,希望考生和家长都能够正视教训、吸取教训,尽快从挫折中振作起来,认真思考和面对今后的人生选择。
经过班主任老师深入细致的工作,目前该考生及其家长的情绪已基本平复,正在耐心等待考试结果,并且表示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能够上线,将继续学业,如果不能上线,则准备复读一年。与此同时,由于该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给考生及其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事人希望可以给予其足够的空间,不要过分关注,更不要蓄意炒作。
至6月21日笔者正式得到上述答复之后,我注意到网络世界关于此番事件的争论已逐渐平息了。那么,此番事件以及媒体观点争议对于今后的上海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1.考前一个月左右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场规则和公平意识教育,新闻媒体完全可以给予积极的宣传与说明;2.班主任要对家境一般和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及时的考试事项提醒。万一出现意外事件,班主任及学校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3.出现意外事件之后,当地教育部门不宜保持沉默。不能让平时操练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表现为应急时的“不发言习惯”,否则只能催生谣言进而有损上海形象。如笔者得到的上述答复中,绝大多数内容完全可以、也应该通过主流媒体加以披露,这是有助于保护当事者和提升教育以及相关部门形象的;同时,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