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广播语境的建构
□孟 伟
【本文提要】广播节目吸引受众的核心在于:如何营造特殊的更富有吸引力的独特语境,满足听众从其他媒介中无法获取的潜在需要。为此,广播工作者需要营造“节目语境”,有效辐射、引导听众,并达成与听众的有效沟通。
【关键词】广播语境 “声音透视” 法则 “传受互动”原则【中图分类号】 G220
数字化时代,广播节目形态不断丰富,交互方式也越加多元,受众接收广播节目的方式也由同步收听发展到按照个人需要点播节目。多媒介高度竞争的传播环境及个人媒介的异军突起,媒介争夺受众越来越激烈。广播节目吸引受众的核心在于:如何营造特殊的更富有吸引力的独特语境,满足听众从其他媒介中无法获取的潜在需求。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指的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是指书面语或者口语的上下文中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前后语音、词语或者短语等环境,即上下文;广义的语境指说话者或写作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场合及社会背景等,包括人的身份、社会历史环境等各种因素。①
一、广播语境与言语交际
广播节目制作者利用声音的不同反射效果,营造出广播话语、音响等发生的具体传播环境,这种传播语境体现出一种非现实的模拟特征,通过电波传递给广播受众;广播听众接收到在这一特定语境下发出的广播节目,因为个体自身的差异和个体当时收听情况、参与或介入节目的差异,又产生了富有个人特征的广播接收语境。针对广播传播不同于印刷媒介和电视等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我们把前者称为“广播节目语境”;把后者在广播节目与受众个体收听之间建立起联系的语境称为“广播接收语境”。
针对语境构成要素的分类有很多种,我们以修辞大家陈望道先生的分类为例,他谈到语境构成的基本要素为“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简称“六何”。“何故”是指表达的目的或意图;“何事”是指表达的内容;“何人”是指传受者及传受所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何地”是指话语被表达的地点;“何时”是指表达的时间或者时机;“何如”是指怎样表达。②
针对广播媒介而言,“何故”指的是“广播的传播目的”;“何事”指的是“广播具体的传播信息”;“何人”指的是“广播的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何地”指的是“电台传播的场所、传播对象的收听场所”。针对听众而言,收听环境是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中,还是在家中、在公共场所中,不同收听环境影响着听众的注意力程度和关注的兴趣点;“何时”指的是“广播传播的时机”。一般电台的节目时间安排都是根据目标受众的作息时间特点来安排的,以英国为例,过去听众一般习惯早餐时间和工作的时候收听广播,电视黄金收看时间是下午5点到9点,深夜至临睡前的一段时间也是广播收听的黄金时间。随着社会生活渐趋多元化,广播在24小时的时间段内都能找到目标受众,只是更偏重小群体的受众收听,而非仅仅以大众为传播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分工走向复杂化,也决定了广播节目时间编排的细化和复杂化;“何如”指的是“广播节目的具体编排和制作、传播对象的接收方式”等等,广播声音传播比电视媒体的进入门槛要低得多,收听的成本也低廉,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没有限制,基本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广播的听众。当然,每一个广播电台都有特定的目标听众,这是电台制定节目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上这些因素构成广播传播的语境。
广播语境与日常生活的其他交际语境不同,它是一种模拟语境。广播传播者通过发射装置发出信息,收音机或者其他接收终端是听众获得信息的装置,“听”和“说”之间不见面,没有表情和手势的辅助交际,广播的传播者与受众在设想的虚拟现实中进行交谈,模拟人际的交流,使说者与听者处在一个虚拟的交谈环境中,营造对象感、亲切感、真实感与现场感。广播的语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主要有以下分类: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模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同听众进行面对面交谈的语境;运用广播对话形式,模拟两个有特定身份、特定交际任务的人物对话的语境;现场介绍实况的语境,往往采用记者现场口播形式;模拟话剧、戏剧、地方戏等戏剧或者说唱的语言环境等等。③
二、“声音透视”法则与广播节目语境的建构
广播声音共振原理是声音透视法则的基础,贯穿在整个传播行为中。广播立足于声音传播的规律,依照声音透视法则,建立在个体受众日常的声音经验基础上,建构起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密切关联的、远距离异时空传播的虚拟话语环境。
根据声音共振、反射的不同,广播中的声音类型分为四种:基本没有反射和共鸣的户外声音;有一些反射回声,回声持续时间略长,超过通常的反射回声0.2秒,这表明声音发生在空间较大、周围有一些物品和家具的房间里,例如图书馆中等;充满反射回声,反射时间较短,比如说在摆放了东西的、空间狭小的室内;反射回声较多,反射持续的时间较长,例如室内陈设较少的、空旷的房间,会议大厅等。④
这些回声不仅表明环境的状况,例如空间的大小等等,也表明了周围陈设的情况。这些环境状况在舞台、电影或者是在电视上,我们只要看一下就会明白了,但在广播中,我们只有依赖回声反射来确认空间位置和环境陈设,进而才能发挥内视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但通过回声来确定广播中的环境、方位和陈设还只是广播利用声音营造交际语境的开始。
(一)广播声音透视法则
广播的声音共振可以帮助听众确认广播中的人物或者事物之间的物理距离和空间环境,就如同电视中的画面一样,只是这种交际环境的确立是通过声音的透视法来建立的。
从环境的反射声音,我们可以分辨出主体与环境距离的远近,建立起话语表现在时间链条上的空间感,音响正是构筑声音立体层次感的重要因素。
对于运动的物体,我们对其的认知来自于两个途径:一个是说话者周围环境对声音的反射,例如墙壁等,还有一个是不同的声音源之间的变化和差异。如果我们感觉不到环境的反射声音,那就意味着说话者所处的空间可能是在一个很小或者是开放的空间;如果感觉到明显的反射,那么可能在一个比较大的封闭的空间中,比如会议室等。如果声音是从同一点发出的,我们就无法根据声音建立空间感,如果一个声音从众多的背景声中突出来,那么空间的延展性也就呈现出来。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空间依赖声音确立了起来,声音在建立空间感的构成中,是建立在透视法则的基础上的⑤。
广播的声音共振、反射作用远远不仅仅只是帮助听众确认空间方位。演播室节目和直播节目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如果我们在广播中听不到声音的共振,那么可能制作者制作广播节目的地点是在演播室中,这就使广播声音如同发生在收听者自己的家里一样。例如,新闻广播的评述、关于当前事件的报道和一些谈话节目等,在演播室中录制的节目,可以自然地融入到听众的生活环境中,削减或者弱化物理距离带来的鸿沟,使广播者录制节目的语境适应听众收听的私人环境。虽然传受信息不在同一个语境中发生,但声音质量的类同,弱化了这种差异性,广播对声音反射的技术控制使听众产生了亲密接触的私人媒介的感受。相反,如果广播声音充满了共鸣和反射,听众一下子就会分辨出,这与家庭的、日常生活式的、现实环境下的声音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就使听众意识到这一节目是不同于当下自身处境的,瞬间唤起收听的注意。例如对于广播剧来说,往往使用大量的共振或者是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洪亮的声音来表现,以此来帮助听众暂时疏离世俗生活,进入广播剧的想象空间;对于记录现实的广播剧而言,则往往会弱化这种声音的共振,目的在于强调现实感。对于大量广播直播现场节目而言,则把听众带入一个不同于当下生活的他者的现实语境中,听众能否被成功带入,直接关系到节目对听众的吸引力程度。
(二)声音共振控制与传播效果
广播声音的共振方式也决定着听众与节目之间的参与程度,换句话说,广播节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听众的,影响听众确立节目与自身关系的方式和交流程度。简单地说,可以带领听众走入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也可以使听众疏离自己日常的生活,如果广播声音的利用不当,也很容易使听众排斥广播节目。广播节目的制作者要研究受众的收听心理,致力于总结不同的声音共振规律,利用共振方式与节目效果之间的呼应关系,满足听众不同的心理需要。
不同的声音效果对应或者是暗示着不同的声音发生环境。比如,繁华商业街上的各种声响和图书馆里发出的声响是完全不同的,根据这些特定环境下才能发出的声响,我们可以判断环境的特点。比如,比较轻声的谈话,伴随着金属推车摩擦地面的声音,我们可能会想,这个场景可能发生在医院、高档餐厅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声音的反射表明都是在比较空旷的大厅中发生的。但是我们如果加上杯盘相碰的声音,偶然发出的喝汤的声音,就会立刻判断出这是在餐厅而不是在医院。所以声音的具体属性和特征,特别是在特定环境下声音的聚合,是营造一个个具体环境的标志性因素。每一个听众都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广播声音的识别和还原不需要任何事先的专业培训。
三、“传受互动”原则与广播接收语境的建构
广播独特的声音透视法则,使异时空的传受双方得以建构起独特的交际环境。在广播传播行为中,听众和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是活跃的交际对象。受众个体的差异性较大,数字化时代,虽然反馈的通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发达,但是仍有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播音员或者主持人尽管在信息传递中是最积极的因素,但实际上仍然无法控制广播传播中的整个语境。
(一)影响“接收语境”的听众个体因素
听众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阶层隶属、文化根源、政治倾向和话语权利等因素,影响着广播交际的话语环境。对听众的“接收语境”而言,一个被动收听的听众和一个主动参与热线交流、网络直播跟帖、短信互动等的听众,不同的“接收语境”有不同的传播效果发生。影响“接收语境”的听众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1.听众个体的社会背景
社会阶层的不同,在话题讨论和观点上有一定的差异。即便是同一社会阶层,因职业的关系,也会产生差异。节目制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听众的这些个体差异,避免误解的产生。
2.听众个体接收广播的客观环境
广播的收听环境可以归类为:听众私人的固定空间(如家中)、私人的移动空间(如私人轿车中)、开放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等)、封闭的公共场所(如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中等)。某些特定的话题只适合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收听。
3.听众期望建立的话语关系
在日常的交际中,确定谈话双方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广播谈话中,特别是热线节目,有些听众渴望倾诉,希望建立倾诉者与精神导师之间的话语关系;有些听众彷徨无措,渴望听到一些安慰和建议,希望建立长者劝说式的话语关系……要尽量减少对话中相互关系的理解差异,建立无误解、顺畅的交际语境。
4.听众的情绪和感受
对谈话双方情绪和感觉状态的了解也很重要,比如说一方心情很好,很轻松,这个时候也许希望谈论轻松的话题,严肃话题的讨论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受到情绪上的抵触。
话语容易引起情绪、情感的变化,人类的语言可以传递微妙的感情,话语也容易被感情所塑形。在广播传播中,往往根据讲话者的话语确立起对他的认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讲话者当时的情感状态有关,讲话者收到的反应也一定程度上被情感状态所左右。在交流中,情绪和情感的波动频率要受到关注,这是广播节目在制作中容易被忽视,却需要考虑到的关键性因素。
5.听众的目的
要明确听众收听广播或者是参与互动节目的目的,特别是要理清一些交叉的目的,甚至是听众自身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的深层目的。就受众而言,认知和理解是有一定限制的,具体而言,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从认识范畴上讲,听众都有一定的可接受范围。新闻传播只有符合受众预设的满意程度和可包容的范畴,才能够达到传播中的预期效果。⑥
(二)电台传播者的主动性对广播“接收语境”的贡献
人类学家Gregory Bateson指出,每一个传播行为都是在传播两层信息:表层基本信息和隐含信息。表层基本信息是我们所熟悉的,隐含信息指的是依赖于(附着在)表层信息上,传达着我们进行传播行为的深层社会涵义,或者说表明或暗示信息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举例说明,当我们在逗只小狗的时候,狗假装咬我们,我们会传达出一个信息“狗在咬我”,这是表层基本信息,隐含信息指的是“狗十分温柔地在咬,同时还在摇着尾巴呢”。⑦
也就是说传播行为并不是一个把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机械性行为,而是在多个层面发生影响的活动。Gregory Bateson还指出“传播是一种关系的传播”。有时候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比如当我们特定的声音腔调加上缺少动词的、偏简略名词的表达,可能会传递出紧张不安的气氛,尽管我们并不想这样做,可是却因此传递出了紧张和不安。
传播也需要减少隔阂和障碍。例如从媒体功能角度讲,增加沟通的途径,热线电话、短信互动,网络互动,听众被请为嘉宾,开展社区活动等等有助于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具体的节目制作者而言,在语言、语调、节目选题与编排上增加或者扩展交流途径也可以增加与受众的沟通。
就广播话语而言,所能够做的是要尽量贴近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语境,语言要带有亲切感,以此来还原日常生活的交际氛围。在电波传递中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听众个体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在这个交际的空间里来展开对话,而这种对话实际上又是在异时空下进行的。这就特别需要广播主持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⑧电台传播者的主动性发挥体现在两个途径:一个是加强互动反馈机制;另一个是弱化传播者的强势地位。
1.反馈
反馈的重要作用是可以帮助传播者判断信息接收者的需要程度和反映状态。反馈也有辅助交际的作用,它帮助信息的接收者感受到身处于传播活动之中,注意到信息的发出者正在关注收听者的反应;如果不能获得有效反馈,就会引起困惑。虽然反馈在信息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建立起一个环形的机制,但并没有破坏传播中的线性模式。移情是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交际对方的情感或者情绪状态,虽然不需要去体验它,但要据此及时调整对话的状态。⑨
2.倾听
如果传播者不能有效地倾听,就可能导致传播行为的失误。研究证明,有十二点阻碍倾听的因素⑩:
“比较”。当广播节目主持人在倾听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比较这一听众和前面听众之间的差异,他在个人性格上的特征等等,这些不被我们察觉的比较行为,往往很容易使主持人的注意力分散。
“猜测”。主持人在倾听的时候,试图去猜测听众头脑中的真正想法和感情,猜测听众说话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仔细倾听现在正在所说的内容。
“揣度”。指的是反复揣度听众的某一段话,不注意倾听接下来的讲话,甚至在听众讲话的时候考虑自己接下来要怎样答复,而不是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在倾听上。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倾听得越少,不恰当的反应也就越多。
“过滤”。指的是过滤掉听众谈话的一些内容,仅仅听到那些自己想听到、愿意听到的内容。
“成见”。预先对某类人有成见,因此漠视他们;事先对他们进行归类,不愿意去倾听。
“走神”。这一点并不常见,指的是从正在进行的谈话当中,主持人转移注意力,陷入自己的个人想法或者是白日梦当中,这可能是因为谈话触动了主持人个人的一些想法和记忆。也有可能是因为谈话太过枯燥了。
“自我”。简单按照自己的感情或者经验去理解别人的话,并且把这种理解反馈回去,而不是倾听听众正在谈论的个体经验。例如,当别人在讲一个话题以前,可能会讲一些主持人自己经历的事情,打断听众的讲话,讲述主持人自己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经历。也就是说,只要与主持人自己有关系的,事情就显得重要。这无疑向听众传达出:听众的经验是不重要的,主持人的才是重要的。
“建议”。主持人往往试图去帮助一些听众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认为这就是听众所需要的。事实上,听众除了要获得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外,还需要找到一个情感倾诉的途径,而这些真实的需要往往为主持人所忽略。在这个意义上,主持人投入地、认真地去倾听,本身就是在解决听众的困难。
“抨击”。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主持人更倾向于辩论和讨论,而不是在倾听。有这种倾向的主持人对证明一个观点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而不是和听众进行交流,常常以贬低或者讽刺的口吻来评论;第二种是,当听众表示好感或者是友好态度的时候,主持人不领情。
“绝对正确”。绝对自信和不情愿接受批评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状态。结果是,无论怎么证明都感觉主持人自己是对的,不愿意听受众在说什么,固执地坚守自己刀枪不入的看法。
“偏离轨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持人突然改变话题;另一种是对正在谈论的状况开玩笑,或者对对方正在说的话开玩笑,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主持人对听众说的内容不感兴趣。
“过度安抚”。所谓的“过度安抚”指的是,有时候主持人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仁慈和有教养,对不感兴趣的话题试图早早结束对话,采用很刻意的方法来平息对方,而不是集中注意力倾听受众在讲什么。一旦受众觉察到这一点,就会感到很沮丧,因为主持人只是在做安抚活动,而不是尊重受众。
广播节目内容的传播效果发生在广播语境中,广播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播者既要营造广播“节目语境”,也要通过“节目语境”本身的辐射、牵引能力来影响听众,并发展有效的与听众沟通的多种途径,以达到对受众个体“接收语境”的潜在控制,实现广播节目的有效传播。■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欧洲传媒研究中心、副教授)
注释:
①岑运强:《语言学概论》第10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参见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7~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③参见林兴仁:《广播的语言艺术》第51~55页,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④McLeish,R.1994:Radio Production,3rd edn,Oxford:Focal Press,P234
⑤Martin Shingler and Cindy Wieringa, On air : methods and meanings of radio , London : Arnold, 1998 ,P56
⑥Fowler, Roger ,Language in the news :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 London : Routledge, 1991,P66
⑦Gregory Bateson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New York:Ballantine,1992
⑧参见Scannell,P. (ed):Broadcast Talk,London:Sage, 1991,PP2—4
⑨参见Thompson, Nei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 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ngstoke :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88
⑩部分内容参见Thompson, Nei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 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asingstoke :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P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