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37页
  • 38页
  • 39页
  • 40页
  • 41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5极”记者李文祺
□贾树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解放日报》高级记者李文祺,可称“5极”记者。他有着丰富的经历,多彩的人生,献身新闻事业无怨无悔,深入现场采访出生入死,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登上了记者生涯的5个“极点”,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做出了重大贡献。
  哪5个“极点”?
  
一、壮士慷慨闯南极
  1984年春,我国首次派出的远洋科学考察船赴太平洋调查海底锰结核胜利归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董万银在船上接受记者采访,采访结束,在聊天时不经意地提到:“我们今年还有项重大任务——到南极考察。”
  在场的其他人没注意这句题外的插话,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的李文祺打了一个激灵,问董局长:“派不派记者去?我能不能去?”“我们欢迎,但要你们单位提申请。”
  李文祺立刻向报社领导汇报:“这是我们国家首次去南极考察,机会难得,希望报社派我随船报道这次科考盛举。”
  总编辑陈念云、部主任余建华立即表示支持。申请报告送上去,国家海洋局很快批准,但提出:此行任务艰巨,参加者必须身体健康,业务熟练,还要面对困难,不怕牺牲,不但要完成采访报道任务,还要担任装卸工、搬运工。是年38岁的李文祺年富力强,自小在家中干农活,从不知道苦和累,怕什么?就这样,他成了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员。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为科考队送行,语重心长地叮嘱:“希望你们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
  李文祺深感责任重大,壮志满怀,但内心深处也作了各种准备。他看到,许多队员在登船前写下了遗嘱,船上准备了收尸袋,那是准备万一遭遇不测,就要成为烈士的。
  离家前,李文祺拿着外交部发的公务护照到南京路王开照相馆拍了张12英寸的大照片,对妻子彭银芳说:“想我的时侯看看照片。”妻子看着照片仿佛猜到了什么,怯生生地问:“不要去了,行不行?”李文祺流着眼泪坚定而又乐观地说:“就像解放军战士上战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去,就是逃兵。我是代表国家、代表中华民族去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
  上海市科技协会领导和三十多位科技记者走过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到李文祺家中为他送行。《文汇报》摄影记者臧志成听说李文祺结婚时连结婚照也没拍过,特地把李文祺和妻子、女儿叫在一起,拍了张“全家福”。事后,臧志成悄悄地告诉李文祺:“那张照片是为你万一回不来作纪念的。”
  11月20日,“雪龙号”破冰船和“向阳红10号”科考船离开上海,出东海,跨大洋,过赤道,穿越西风带,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考验着每个人的体力和意志。船上用水配给,考察队员半年没洗澡,头发胡子长得像野人。李文祺忍受着晕船、呕吐、失眠、厌食的折磨,每天向报社发稿,国内的千千万万读者,通过报纸关注着科考队的行踪。
  在南大洋上,“向阳红10号”遭遇极地飓风,风速达每秒34米,而12级风也不过每秒32.4米。往日昂首挺胸的科考船,一会儿钻进波谷,一会儿又被抛上浪尖。144米长、14米高的涌浪与船头相撞,溅起几十米高的浪花,船体剧烈颤抖,左右摇摆达70度,舱室内瓶飞椅倒,人仰马翻,船体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更严重的是,第5层甲板有6处裂开!主甲板两舷加强柱有4处裂缝!后甲板进水!船上雇佣的阿根廷顾问和直升飞机驾驶员,穿上救生衣,想登机逃走,但无法起飞,就跪在甲板上,左手拉着扶手,右手在胸前划十字,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帝保佑。
  考察队队员坚守着岗位,与风浪殊死搏斗。船员中也有人想到了死,拼命喝白酒,还对李文祺说:“老李,快喝酒,喝醉酒船翻溺水死亡不会有痛苦。”
  在船长室,48岁的船长张志挺双手紧握罗盘,神情专注,沉着应对,果断地发布口令:左满舵,右满舵,右桨停,左桨停,左车进一,右车退二!大副、二副、三副站立两旁,协助操作,一丝不苟。船员们高喊:“船在人在,人在船在!”
  李文祺冒着被风浪卷走的危险,抓着栏杆,从船舱爬到驾驶室,从船头到直升飞机平台,手持国产海鸥相机拍摄船员们与波浪生死搏斗的场面。
  与暴风搏斗15个小时,冲出暴风圈,抵达乔治岛民防湾,船员们高呼:“船长万岁!”
  回到船舱,李文祺趴在地板上,写下了通讯《在沧海横流中》,连同《在巨浪中搏斗》的大幅照片,发回报社,及时刊登在《解放日报》上。
  历尽千辛万苦,科考船驶进南极圈,在乔治岛上建起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船员们站在长城站前,遥望南极大陆,感慨万千。李文祺等6名记者向总指挥建议:“我们已经来到了南极,但尚未登上南极大陆,我们能否再前进一步,把国旗插上南极大陆?”船长采纳了这一建议,组织了36个人,穿上救生衣,上了登陆艇,向南极大陆进发。
  环顾四周,是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冰山,寒光闪烁,晶莹剔透。突然,一座巨大的冰山向一旁倾倒,翻个大跟头,发出轰隆隆的巨响。这是因为冰山底部在海水的冲刷下逐渐溶化,头重脚轻,以致倾斜翻倒。
  队员们无心欣赏这一南极奇观,万一小艇被翻跟头的冰山压着,非完不可!
  小艇避开冰山,曲折前行,不料水中又冒出几个庞然大物——原来是巨鲸。它们一个个喷出十多米的水柱,黑色的尾巴一摆一摆,打出一个个漩涡。巨鲸虽然不会伤害人,但如果过于靠近,小艇也有被卷进漩涡的危险。
  小艇迂回前进,驶向岸边,又在沙滩上搁浅。队员们穿上高到膝盖的防滑防冻防水靴,涉水上岸。记者们穿的是棉鞋,怎么办?李文祺等人脱下棉鞋,鞋带一系背在肩上,赤脚下水,走过浅滩。冰水刺骨,浑身打颤,牙齿碰得咯咯响。上陆后穿上棉鞋,竟觉得双脚热得发烫。
  队员们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大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回程中,因为登陆艇搁浅在浅滩上,队员们都脱了鞋,赤脚下水把登陆艇推入深水,再登艇回到科考船。
  李文祺把这段经历写成一篇通讯发回报社,发表后荣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国务委员宋健亲自向李文祺颁奖。
  南极考察两个半月,航行十万八千里,李文祺发回了近百篇消息和通讯,国家海洋局和南极考察委员会为他记了三等功,《解放日报》为他记大功。上海教育出版社把他的作品汇编成《南极之行》一书出版发行,由汪道涵市长题写书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作序,新闻出版署、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图书奖”。李文祺在南极拍摄的照片编成《南极掠影》一书出版,上海图书馆举办了“李文祺南极摄影展”,为这次南极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北极再奏凯旋曲
  南极归来,“不甘寂寞”的李文祺又做起了“北极梦”。
  15年后,梦想成真。
  1999年,国家启动北极考察计划,国家海洋局组建新闻报道组,第一个邀请李文祺:“这次去北极,因为国家没有预算,采访记者每人要交10万元,你李文祺来,只要5万元就行了。”
  年过半百的李文祺再一次热血沸腾。但那时的李文祺实在拿不出5万元。无奈之中,他找到报社领导:“能不能我自己出一点,报社出一点,我再找朋友赞助一点,让我参加北极采访?”报社领导一听,说:“不要这一点那一点了,你作为报社的特派记者去采访,费用全由报社承担。”
  1999年7月1日,“雪龙号”从上海外高桥码头出发,李文祺是船上唯一采访过南极又参加北极采访的中国记者。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们称他是“脚踏两极第一记”,推选他担任记者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洋面上一会儿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一会儿风起云涌,浓雾茫茫。直升机常常起飞时艳阳高照,回来时浓雾弥漫,找不到甲板。李文祺的报道任务也更重了,他同时担任了《解放日报》和《新闻晚报》的特派记者,还承担了向《北京晚报》发稿的任务。他把每天的工作分成两段:下午到晚上12点发生的新闻,发给《解放日报》,凌晨到中午12点发生的新闻,发给《新闻晚报》。为了与报纸截稿时间相接,他每天固定在下午一点和凌晨一点发稿,雷打不动。船上71天,李文祺向《解放日报》发稿68篇,向《新闻晚报》发稿70篇,还拍摄编发了4个版的彩色画刊。由于工作时间长,睡眠少,人体生物钟被打乱,内火重,几乎天天吃药、打针,屁股满是肿块,一坐就疼。
  1999年7月18日下午2点40分,雪龙号驶近北纬66度,扩音器里响起考察队报务主任的声音:“前方发现北极熊!”船上的20多名记者立即穿上考察服,拿上照相机、摄像机,冲出舱室。李文祺第一个冲到船头。
  “雪龙”号减速,慢慢向冰原靠近。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仅鼻子留着一撮黑毛。只见远处浮冰上一群北极熊有的在轻松自如行走,有的在晒太阳。李文祺举起相机,拍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看手表,已经过了晚报截稿时间。他返回船舱,直奔报务室,通过卫星电话拨通了报社,找到《新闻晚报》副主编胡廷楣:“我口授,请你记录。”终于抢时间在全国媒体中第一个发出了科考队发现北极熊的报道。
  北极归来,上海科技出版社把李文祺关于北极的报道汇编成《来自北极圈的电讯》一书,出版发行。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了“李文祺北极摄影展”,为李文祺的北极之行再次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航天事业见证人
  如果说南极、北极是地球的两个地极的话,那么浩渺无垠的太空无疑就是地球的第三极了,航天,就是向第三极进军。
  李文祺感到幸运的是,他参与了神舟1号到神舟6号宇宙飞船发射的报道,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人。
  1999年11月20日,李文祺第一次来到大西北的戈壁滩。凌晨6时,我国第一艘宇宙飞船——神州1号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升空,飞行20小时后,于21日凌晨3时40分返回。一般情况下,凌晨3点多当天出版的日报早已开印。在现场采访的李文祺目睹飞船着陆,争分夺秒,写好报道,传回报社,在当天的《解放日报》第一版刊出了神州1号胜利返回的消息。
  2001年1月10日和2002年4月1日,李文祺在现场报道了神舟2号、3号的发射和返回。
  2002年12月和2003年10月,李文祺报道了神舟4号、5号宇宙飞船的圆满成功。
  2005年10月12日,59岁的李文祺再次走进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采访神舟6号发射。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公路上疾驶,李文祺双手紧抱着相机,坐在最后一排。突然,一次剧烈的颠簸,李文祺头碰上车顶,又重重地摔回座位,头部、背部、腰部疼痛难忍。汽车已到了离发射架只有1000米的指定地点,同行们纷纷下车寻找有利地形,李文祺却瘫在车上,无法动弹。离神舟6号发射只有一个多小时了,他招呼随车战士把自己架起来,勉强移动到汽车窗口,头枕照相机包,脚蹬坐椅,打开车窗,在窗口架好相机,对准发射架,拍下了飞船发射的瞬间。照片非常清晰,但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角度稍微有点斜。这个轻微的倾斜,记录了摄影者的非凡经历。
  就在当天,李文祺的妻子彭银芳和《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起,上街向北京市民散发刊登李文祺撰写神舟6号胜利归来的《解放日报》号外,有人走过来悄悄地告诉她,李文祺出事了……话没说完,彭银芳已泪流满面。
  这时的李文祺,已被送进当地的部队医院,经检查,胸椎12级压缩性骨折,一截胸椎被压进去了近二分之一,尾骨碰伤。在部队医院住了8天,仍然不能动弹。李文祺想回北京,医生说,去机场的路况不好,再有闪失,下身将全部瘫痪。
  李文祺急于回京,医院用木板做了副担架,把他捆在木板上,抬上救护车,再抬上飞机,飞回北京,住进同仁医院。李文祺在那里治疗、休养了好几个月,出院时被定为9级残疾,至今阴天下雨腰部、背部还隐隐作痛。
  庆功宴上,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和政委李继耐、副政委朱增泉特地把李文祺拉到桌旁,高兴地说:《解放日报》立了一功!
  
四、三大会议铸春秋
  如果说北京是中国的心脏,那么三大“会议”——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大会就是心脏跳动的最强音,是铸造中国历史、影响世界走向的大事。对三大会议的报道历来是新闻界的重大战役,全国乃至世界性大媒体,无不派出精兵强将,安排大量版面和时段,抢占新闻报道的制高点。
  世纪之交的20年间,李文祺先后担任《解放日报》驻京记者和驻京办事处主任,参加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历年人大、政协大会的采访报道工作,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局和走向,党和政府最高层重大决策的经过,忠实地做了记录和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这些报道中,他记述了江泽民总书记与上海代表讨论如何发挥带头羊作用,更好地为长江经济带和全国服务,与文艺界代表讨论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与教育界代表讨论如何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记述了胡锦涛总书记在酒泉飞船发射场与航天英雄杨利伟亲切握手,送他登上神舟5号飞船的动人场景;记述了政协委员视察三峡工程,参与重大决策等重大事件……
  在李文祺的笔下,还记述了钱学森、周光召、宋健、徐匡迪、朱丽兰、王选等著名科学家畅谈科学精神,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纳米技术、科技住宅、绿色建材、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生物雷达、高产水稻研究等等。
  有兴趣的读者可把《京城纪事》一书找来看看,那里收录了李文祺作为《解放日报》驻京记者写下的数百篇纪实作品。
  
五、扎根群众写传奇
  李文祺从业40年,20年上海,20年北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采访风云人物,结交天下豪杰。他采访报道的对象,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来访的外国政要;从科技界泰斗、演艺界明星、奥运会冠军,到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但他的根却深深地扎在基层,他的心紧贴着普通百姓。
  40年记者生涯,让李文祺最感动、最自豪、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他与一个普通工人发明家的交往和对他的报道——这个人就是包起帆。
  李文祺是第一个采访报道包起帆的人。
  包起帆是1967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进上海港务局白莲泾码头做装卸工。那时,木材、钢铁等散货的装卸全靠人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伤多。他目睹3位工人兄弟死于木材装卸,许多工友在工作时受伤致残,他自己的大拇指也在劳动时被压伤。他怀着“让码头工人远离死神”的强烈使命感,投身抓斗工艺改进、港口装卸、集装箱堆场和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攻关,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刻苦攻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工人发明家。
  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上海市要表彰一批科技创新的先进人物,李文祺找到了包起帆,多次采访,写成通讯《从装卸工到发明家》,《解放日报》刊登在一版头条。这是媒体对包起帆的第一篇报道,后来荣获上海好新闻二等奖。
  李文祺和包起帆惺惺相惜,从采访和被采访关系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20多年来,包起帆先后完成120多项发明创造,荣获3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吞吐量,但没有制定过任何一项国际标准,这个尴尬的纪录被包起帆打破。他和他的团队从2001年起潜心研究电子标签技术,面对西方的垄断和质疑,多次邀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家来上海考察电子标签应用情况。面对事实,西方专家从最初坚决拒绝到最终愿意与中方一起制定国际标准。2011年12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宣布,国际标准化组织已投票通过并颁布由包起帆领衔制定的《ISO 18186:货物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使这项标准升级为国际标准。
  包起帆从一个装卸工,成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内外知名的“抓斗大王”,专家们称他推动了“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他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当选为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5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多年中,李文祺追踪着包起帆的足迹,报道了他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创造活动。他还主编了图文并茂、100多万字的《抓斗大王包起帆创造发明历程》《抓斗大王包起帆创新实践历程》《抓斗大王包起帆——感动中国的人》三本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把包起帆的传奇经历、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广为传播。吴邦国委员长亲自题写了书名。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中组部、中宣部、全国总工会、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十一个部委联合开展的“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全国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经过近一亿人投票,包起帆脱颖而出,被评为“感动中国的人”。
  李文祺的拼搏精神和骄人业绩也感动了无数人,也因此荣获上海范长江新闻奖、上海大众科学奖,被选为上海科技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记者协会理事、中国环境记者协会理事、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等等。
  正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在为李文祺新闻作品集写的《序言》所说:“能够与许多人交谈,探求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功奥秘,记录下社会的形形色色,在展现他人历史的同时创造自身的历史,这是记者职业的特征和优势。”李文祺正是这样履行了记者的职责,在记录历史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书写他人传奇的同时撰写了自己的传奇。
  如果在中国新闻界评选100个感动中国的记者,我相信李文祺一定能当选。■
  (作者系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