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钱晓文
【本文提要】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闻评论 微博化 双重影响【中图分类号】G212
微博从社交娱乐工具迅速发展为社会公共舆论新平台,是当今极具时效性和影响力的媒体,日益成为许多重要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舆情发源地,不但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而且对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发展,广大网民通过微博与传统媒体在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引导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微博的兴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复杂而微妙的变化。尽管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与评论来引导舆论的功能并没有发生彻底改变,但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本身在时效性、互动性、个性化等方面都打上了微博传播的烙印。
微博对新闻评论的影响
微博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媒体靠争抢独家新闻取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卖新闻”向“卖观点”转变是媒体竞争必然的趋势,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与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强新闻评论的力量,除了原有的评论类节目外,《新闻联播》增加“本台评论”,《新闻30分》增加“编后语”和“本台短评”,创办《新闻1+1》由评论员对新闻事件做出深度解析等,目的是在传递动态信息的同时,打造央视权威的媒体立场和客观理性的媒体评论,寻求第一解释权。《中国青年报》和《新京报》的评论已成为其品牌的核心支撑,《南方都市报》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设立评论部和评论委员会,还设立评论记者。《华夏时报》邀请著名网友如西祠胡同“锐思评论”斑竹安替、《中国》网刊主编时寒冰等,组建了以网友为主体的评论部,负责报纸“新闻分析”和“每日评论”两个版面以及社评的撰写和编辑。
传统媒体为了应对微博的挑战,越来越重视对新闻报道的深度解读,正是适应了在人人都可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对信息的理解和阐释,需要媒体对包括微博在内的泛滥成灾的资讯进行解读和提升这样一种趋势。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具有设置议程、建构意义等功能,面对微博带来社会舆论碎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甚至分裂等问题,媒体新闻评论更应承担起整合和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从选题来源看,微博拓宽了媒体新闻评论的题材范围,选题来源和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来自微博的观点和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受众对新闻评论的参与性大大增强,体现了新闻评论的创新与进步。微博为媒体新闻评论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比如2011年1月微博“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成为热门话题,2月《新京报》、中国广播网等数家媒体都针对解救乞讨儿童发表评论,如中国广播网发布的《微博发挥公众力量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一文,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乞讨儿童引起重视。如果说微博的优势在于快速提供新闻信息,那么媒体的优势则是解读事实和揭示真相。比如宜黄“女厕攻防战”事件中,《现代快报》记者发现了微博上对此事的直播后,立即进行跟踪和关注,并对当事人进行了电话采访,第二天报纸对此事前后经过及微博直播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报道,并配发了评论《不能让“宜黄事件”发展成违宪恶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女厕攻防战”微博直播及《现代快报》的报道和评论成为宜黄拆迁事件的转折点,一批有影响力的媒体官方微博进行转发并跟进报道,最终影响了事件的进展。可见媒体除了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外,还需要通过新闻评论把它背后的社会意义挖掘出来,引导社会舆论。
微博时代的新闻评论加强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其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受众,连一向“端着”的党报评论也表现出亲民的形象和风格。2011年以来,《人民日报》连发系列评论,直面社会焦点问题,剖析时弊,振聋发聩,引发巨大反响。比如2月10日至3月17日发表系列文章“如何提振政府公信力”,3月24日至4月14日连发4篇评论谈“如何协调社会关系”;4月21日至5月26日刊发第三组评论“关注社会心态”,提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6月2日又推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系列评论。这些评论员文章之所以引起全国性关注和讨论,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一改过去宏大叙事、居高临下的宣传做法,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谈论公平正义、言论自由,为民说话,语言朴实、文风活泼。这也说明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博时代,党报的新闻评论只有直面现实和“三贴近”,才能重新夺回话语权。
从形式上看,以“短、频、快”著称的微博带来媒体新闻评论形式的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媒体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新闻评论更加分众化和专业化。与传统媒体求同存异的大众化受众群不同,微博时代媒体新闻评论的受众的分众化趋势更加显著。媒体开始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开设不同的新闻评论栏目。比如《检察日报》周一“声音周刊”面向人大代表,刊发的评论集中在人大制度完善以及国计民生话题;周二“廉政周刊”聚焦反腐败工作和廉政建设,刊登的反腐评论特色鲜明;周五“绿海周刊”关注文化建设,文化时评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二是媒体新闻评论更加注重时效性与互动性。比如《新闻联播》围绕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报道,及时配发“本台短评”,还为此专门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评论员队伍,包括政治、经济、民生等各领域专家,针对新闻热点等,适时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并引导舆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由特约评论员对即时发生的新闻进行点评,时效之快比网络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快报》2010年7月在新浪微博中持续发出“问卷调查:‘何为广州文化灵魂’,22日起连续在报纸上推出《广州,等待灵魂跟上来》系列专题,将网络主题搬到报纸版面上来,让微博主题成为报纸的中心话题。②
三是微博式新闻评论盛行。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短评论如微评、快评等的兴起将会取代长篇大论式新闻评论而成为未来新闻评论写作的主流。略举几种新兴的短评论样式如下:
微博+点评。比如《中国新闻出版报》讨论纸媒生命力这个话题首先引用了范以锦的微博说:“最近从南到北走访了一些纸媒,感觉经营形势不错,2010年广告增长尚在核定中,但超过20%已成定局。是跌入谷底后的反弹?是回光返照?还是纸媒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然后加上简明扼要的点评表明报纸编辑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纸媒的限量筛选以及权威性,相对于新媒体的海量信息轰炸而言,依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期待看到纸媒在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③
短新闻+点评。比如《齐鲁晚报》的“微评论”:首先是来自人民网关于广电总局叫停违规广告的新闻报道的概述,然后是一针见血的一句话点评:“微评:什么时候见效?”还有针对《中国青年报》关于建成仅23年的辽宁省科技馆被整体爆破的新闻,作了这样的点评:“微评:不拆不建哪有钱赚。”④《新民晚报》更是在头版推出固定评论专栏“微评”每天点评最新报道,风格清新活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快评。比如《人民日报》2011年9月13日第16版刊登的署名杨旭的快评《让杂志书健康成长》,全文不到400字,针对杂志书市场存在的问题,反对全面封杀杂志书,主张“在内容导向正确、健康的前提下,是否可以给杂志书一次机会,让它能够以清晰的身份成长”,这篇快评时效性很强,篇幅短小、观点鲜明、文风活泼。
是新闻评论创新还是微博围观?
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微博在推动新闻评论积极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评论、同质化、琐碎化、娱乐化乃至庸俗化等诸多问题。媒体以微博内容作为新闻评论的由头,由于缺乏审核机制,微博新闻存在泥沙俱下、真伪难辨的问题,如果新闻由头是虚假的,就会出现虚假评论以讹传讹造成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比如2010年3月河南洛阳市有关部门对互联网上一则河南洛阳“美女不配合强奸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公开予以澄清,但此前已经有很多新闻媒体通过新闻评论将这则虚假新闻传播开来。
当前新闻评论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有下降的趋势,媒体特别是市场化报刊的新闻评论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大量主题雷同、观点相似的评论在各大媒体上流传,独家评论越来越少。
微博信息具有个人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新闻与言论、新闻与娱乐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受此影响,媒体新闻评论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减少,而对社会、生活娱乐甚至私人领域的话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市场化媒体的新闻评论,普遍存在新闻评论的话题琐屑、细小的现象,比如天津某都市报的新闻评论《女性吸烟是一种时尚吗》,话题琐碎陈旧,没有多少现实意义;还有题为《父亲发帖为17个月大儿子征婚?》的新闻评论来自网帖,口水、废话充斥其中,缺乏社会价值。
微博上流行的“咆哮体”、“丹丹体”、“私奔体”等也渗入媒体新闻评论写作中,导致媒体低俗化趋势更加严重。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曝光济源双汇瘦肉精事件,食品安全再次引发舆论关注,3月16日《辽沈晚报》以《济源双汇!!十八道检验!!!我呸!!!》为题作了突出报道,并配发了一则以“伤不起!有木有!!!”为主题的“咆哮体”式评论《吃瘦肉精的猪你伤不起啊!》:“多亏赶上三·一五!!!!要是不曝光还得被隐瞒几年啊!!!!你们不法分子就是群祸害!!!弄得现在吃啥都不放心啊!!!苏丹红有木有啊有木有!!!三聚氰胺有木有!!!!地沟油有木有!!!!那什么那什么有木有啊有木有!!!!”。
“我呸!!!”式的标题和“咆哮体”式的评论在读者和网友中间引发了争议。曾做过凡客体和羊羔体亚运报道的《辽沈晚报》坚持认为这是对新闻评论的一种创新,充分表达了读者对瘦肉精事件的反感和愤怒情绪;反对者则认为它来源于微博流行的文体和风格,带有极浓的感情色彩,不符合媒体新闻评论客观理性的原则和要求,目的是为了“搏眼球”,是网络时代新闻评论媚俗、低俗、庸俗的表现。
无独有偶,电视媒体新闻评论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引起业界争议。电视新闻评论和访谈节目时常上演的“火爆秀”,让电视新闻评论充满了微博围观式的娱乐感。上海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成为同时段收视率冠军之后,克隆的对话和评论节目,多以微博式大信息量和观点尖锐交锋为卖点,“从新闻中制造新闻”。许多在网络上被热议的选题,比如“听证会最牛群众演员”、“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合理吗”、“高速公路拦车救狗,该不该”、“业委会维权有多难”等等,已经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访谈节目的重要“消息源”。而网络强调的“质疑”、“信息量”、“观点交锋”,也成为新闻节目呈现网络话题时采用的风格。很多新闻访谈和对话节目,当事人双方一亮相就莫名火大,主持人、点评嘉宾火更大,一个个口才都很好,不需要热身就开始多方辩论。看上去火爆好看,最终却没有太多的信息量,甚至说不清究竟是非在哪里。发掘新闻事件价值最直接的评论和对话节目,却在收视率竞争中成为微博围观的翻版。有人认为,呈现观点碰撞的微博式电视新闻评论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出路;也有人认为,新闻评论和对话的特长不在于表演,而是给受众更多有思想的观点,娱乐化是电视新闻评论的误区。⑤
所有这些都要求传统媒体面对微博的竞争和诱惑不能同流合污,而要引导“围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传统媒体面对舆论热点、受众的疑点应作出最迅速、最真诚的反映与反应,提供受众需要的信息、反映民情民意。⑥媒体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从媒体自身的立场和价值观出发,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解读,为受众释疑解惑,辨明是非,为社会激浊扬清,引导舆论;新闻评论是“浅阅读时代”的深度表达,而不是简单地呈现价值观和各种对立的意见和观点,或者迎合受众进行情绪化宣泄,为了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而“哗众取宠”,从而沦为微博的印刷版或电视版。■
(作者单位:上海建桥学院)
注释:
①李曙明:《网络时代报纸新闻评论的挑战与应对》,《军事记者》2010年7期
②任晓敏:《报纸与微博融合现状分析:碎片化丰富新闻报道》,《传媒》2011年3期
③《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1月25日
④《齐鲁晚报》2011年5月12日
⑤《微博式电视访谈,“仅供围观”?》,《文汇报》2011年7月25日
⑥《两个舆论场如何“跑赢”谣言》,《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