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下一期
目录
  • 80页
  • 81页
  • 82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社区新闻的活力从何而来
社区新闻的活力从何而来
  
  □张琪
  
  【本文提要】社区新闻是公开发行的区域性报纸不可或缺的报道内容。本文以一个社区报记者的视角,探讨如何突破社区工作的琐碎、单一,善于在“接地气”的活动中发现线索,在“非常态事件”中捕捉“活鱼”,在方寸之地和日常生活中采写生动而有深度的社区新闻,让读者喜闻乐见。
  【关键词】社区新闻 价值 读者【中图分类号】G212
  
  提起社区新闻,一般的理解是居民小区里的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或烦恼事。正面的,无外乎志愿者活动、好人好事;负面的,有家长里短的纠纷,也有杀人越货的奇案,还有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斗争……街道层面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由于同质化程度较高,常常被认为难以寻觅新闻。
  作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唯一一张公开发行的区域性报纸,《浦东时报》的社区版无法避开社区活动的报道。作为社区记者,笔者以为,与“高调地奢华”的市、区一级重大活动相比,社区活动琐碎、单一,在越来越浮躁的媒体人看来如同“鸡肋”。殊不知,社区活动非常“接地气”,尤其对于那些没有能力使用微博、网贴等新媒体的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社区是一个记者听到他们声音的方便之地。如果能够在青蘋之末敏锐地捕捉到变化,无异于让社区新闻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如何在同质化的社区活动中找到新闻,把社区新闻做得让读者喜闻乐见?笔者试图加以初步分析。
  
一、在社区里“狗咬人”也是新闻
  长期以来,新闻学启蒙教育开篇往往以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的一句名言开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而,这对社区新闻而言,却是不确切的。
  在新闻从业人员还占据着信息生产、发布主动权的年代,受众选择面较窄,关注的确实是重大性、差异性的信息。如今,网络海量、及时更新的信息使得纸质媒体丧失了自身的优势;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又使“人人皆为记者”成为可能。受众选择报纸的理由已悄然转变,他们对报纸的期望更多的是深度和宽度,希望从报纸上了解常态社会下的非常态趋势,获得专家观点。而这种转变给社区新闻提供了发展的良性土壤,其充盈的、颇具某一个特定街区的“烟火气”,“狗咬了人”、“狗咬了谁”、“哪家的狗咬的人”,都可以成为充满社区气息的新闻。
  事实上,要抓住貌似同质化的社区活动中的新闻,需要首先搞清什么是“社区”。其实,“社区”一词是个“舶来品”,源于古老的拉丁文,早先是指在松散的社会群体中人们可能获得的亲密关系。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最早把社区这一概念正式引入社会学,曾把社区定义为“以地区为范围,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①。将“社区”这个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来研究的,始于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他将富有人情味的、有着共同价值观念、关系亲密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称为“社区”。他认为,在社区这种社会生活共同体中,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12月转发的文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将社区明确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果分别借用社会学中社区和新闻学中新闻的概念,社区新闻就是对发生在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着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新近事实的报道②。
  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社区活动经常会呈现出“同一张面孔”——这是因为当下的上海社区差异性并不是很大,其建设和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组织者的手段也比较单一。而且,社区活动大多围绕当前的主要工作,容易形成“一窝蜂”的态势。记者需要做的是在这“同一张面孔”背后寻觅新闻。笔者以为,其途径有三:了解参加这个活动的是什么类型的人?为什么要策划这个活动?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这个活动?探究活动背后的原因和动力,往往就是对一个街道、一个社区的解剖麻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新闻产生的源泉。而且,这样的新闻,因为摆脱了日常新闻的快餐化倾向,是对一个社区及其居民、这个社区的独特生态的深入了解和理解而产生的报道,使之有了更现实与长久的新闻价值。
  
二、貌似同质的社区活动背后蕴藏着新闻
  来自社区的采访通知,基本不外乎文明创建、党建联建,形式则是搭一个红红火火的大舞台,社区居民上台表演节目,同质化倾向似乎很严重。然而,除去极个别的能力不足、方法手段单一的社区,在“唱唱跳跳”背后,其实隐藏着社会建设的大目标。
  比如,2010年底,陆家嘴街道连续在东方明珠举办了三个社区活动:“陆家嘴金融城杯”国际民间民俗健身舞蹈大会、“梅园杯”上海国际藏书票邀请赛和东方画院画展。从现场看,这三大活动也是“白相相”加“唱唱跳跳”,可是,与其“一把手”书记一席谈,却道出一个“金融城”社会建设的大框架。
  原来,“金融城”大楼背后,霓虹灯下,还住着许多寻常人家,这里的廉租房和经适房申请比例是整个浦东新区最高的。金融白领和社区居民,不论是知识结构、收入水平,还是社会认同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差异会造成隔阂,隔阂易导致冷漠,虽同居一片蓝天下,彼此的心却未必相通。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进程,陆家嘴街道认识到,不能回避“陌生人社会”矛盾,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满足多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
  “社区融合最好的媒介就是文化。”就像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一样,“唱唱跳跳”也是没有门槛的舞台。陆家嘴街道以文化为媒,让开宝马的老板和骑自行车的老人“无缝对接”,在京剧舞台上同做票友、在红歌赛中共唱一曲……白领与居民相互融合、彼此认同,在陆家嘴找到了家园的归属感。正是基于对陆家嘴社区活动的深度理解,《解放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陆家嘴:融解“陌生人社会”》的深度报道,主题就是——“打破界墙,促进不同群体的融合,让陌生人变得熟悉起来”③。
  同样是绘画,在东明社区的活动中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内涵。首先,形式不同,东明的社区活动中的绘画是儿童彩绘文化衫,卡通的波普艺术与陆家嘴国际藏书票的精致、东方画院的高雅有了距离;其次,家庭总动员式的户外活动,与东方明珠的气势恢弘有了区别。虽然活动现场仍然不外乎“唱唱跳跳”,东明参与活动的居民喜庆、急于拉近距离的微笑,更加具备嘉年华的感觉。差异是怎样造成的呢?且看东明街道的形成历史:1999年前,此地还是一片自然河流蜿蜒流过的阡陌。随着大型居住区的兴起,大片动迁房、商品房、别墅拔地而起,经过了头5年的缓慢增长,从2005年开始,东明人口骤增8万多,达到目前的13.2万。事实上,东明的社区呈现出典型的移民城市特点——主流居民是从黄浦、卢湾动迁过来的浦西人,住在新型动迁小区里;商品房的主流人口则是年轻的白领,别墅里还住着世界500强企业的外籍高管、职业经理人和成功的创业人士。
  相比之下,陆家嘴的金融白领和社区居民“八小时内外”都没有交集,没有内在的融合动力,需要仪式化强烈的国际藏书票展、画展;东明因为是纯居住区”,无论升斗小民,还是金领、白领,在这个社区都是一张白纸,打心眼里愿意融合,需要的只是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社区活动。如此,通过小区论坛召集,以孩子为纽带的儿童彩绘文化衫就获得了强大生命力。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社区新闻不同于一般新闻,不是一条简单的信息就能概括的。同样是“唱唱跳跳”,在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功能,也就有不同的新闻内容。
  
三、从社区活动的“非常态事件”中捕捉“活鱼”
  有了对一个社区的深入理解,就不难寻觅到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独家新闻。
  如今已进入数字时代,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快速流动,报纸获得独家新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新闻仍然是内容为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抓到“活鱼”才是“王道”。正是多年浸淫于浦东社区,不放过被同行认为是“鸡肋”的社区活动,笔者多次尝到了甜头——
  在金桥镇组织的一场社区讨论中,其组织部门与财政部门为碧云国际社区居委干部年薪多少发生了争执。笔者顺藤摸瓜抓到一条独家新闻《60人争当“年薪十万居委干部”》,发表于2008年11月14日的《浦东时报》上,并立即引起同城媒体跟进报道:《金桥:碧云社区10万年薪居委干部上岗试用》(《东方早报》);《金桥碧云国际社区“十万年薪居委干部”辞职》(《新民晚报》);《青年报》还对此做了焦点报道和连续报道。在航头镇开展的年终送温暖活动中,笔者得知其镇长博客成为居民的“会客大厅”,大家都在上面了解政务信息,但也有人在上面“拍板砖”,于是采写了《“上海阿键”营造社区“空中沙龙”》(2009年9月15日《浦东时报》),并迅速被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凤凰网等转载。翌日,《新民晚报》头版刊发报道《镇长博客像个“新闻会客厅”》,由此引发的连续报道一直持续到2011年,推动了上海政务数字化、透明化的进程。
  一家区域性的报纸,在获得新闻信息的能力方面往往力不从心,但本报的报道却时常有幸成为大报的新闻源,关键就在于沉下去捕捉“活鱼”,尤其是善于在意外中抓到“活鱼”。其实,无论多么成功的社区活动,都会出现计划外的“变化”,这就是同质化中的“非常态”;即使是所谓百分之百的成功,背后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观察社区人在问题出现时的表现,测试其在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往往会抓到常态新闻中难以企及的“活鱼”。
  比如,社区活动中舞台上红红火火、舞台下融洽亲和是一种常态;反之就不寻常了。世博会前夕,南码头社区一场文艺活动就出现了“不和谐音”:一位胖阿姨领头与街道扁鼓队吵了起来。笔者现场了解到,胖阿姨原来也是扁鼓队成员,而且她自己有发展不错的私人产业,因社区里热爱打鼓的人多了,胖阿姨便渐渐失去了上台的机会。于是,胖阿姨自己出资组织了一支扁鼓队。这本是一件好事,可胖阿姨不服气,老要跟原来的扁鼓队较劲,结果就出现了矛盾。
  这一意外现象引起了笔者深思。其一,胖阿姨有钱有闲办社区团队,这本身就表明,居民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其二,这种特殊性正在走向普遍性,据笔者调查,仅在浦东新区,同一个街道内的不同文化团队之间发生类似矛盾的就有4起,对街道一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种新的考验。而南码头社区管理者经受了考验,他们以迎接世博会的名义,在街道办的社区报上刊登招募启事,大量扩建街道扁鼓队,使原来数十人的打鼓变成人人都能参与的文娱活动,街道扁鼓队扩容到600多人,反而是单独在外的扁鼓队显得落落寡合。最终,胖阿姨和她的队员也渐渐与街道扁鼓队融为一体。
  这一发生在社区里的真实故事,几乎是社会学理论的现实版。“无社团即无社区。社团是发现、粘合和延伸社区共同利益的重要环节。”④从街道、居委会出面组织社团,到居民自发组织社团,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正因为我们的社区还不成熟,社团间该如何融洽相处,组成一个和谐的社区,还是一个“进行时”。而街道的处理方法,无疑证明了托克维尔的观点:“一个社团要想有力量,就必须人多。而由于成员的人数太多,所以他们只能分散在广大的地区,每个人仍然要留在原来的地方,去过他们的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为成千上万的小事而操劳。因此,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使他们不用见面就能彼此交谈,不用开会就能得出一致意见的手段。”⑤这个街道的社区报在整合扁鼓队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0年来,笔者参加了数不清的扁鼓队表演活动,在形同“鸡肋”的社区活动中,终于找到了一条上海社区社团发生、发展的线索。事实上,浦东乃至上海的社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既是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⑥在这个进程中,社区活动将逐渐演变,于是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新闻产生。
  
  眼下,由于大量的居民刚刚从“单位人”转为“社区人”,对于社区活动还没有主动需求,也不知道该怎么组织;社区活动主要是一个社区的主政者基于自己对于社区的理解而组织的,居民大多是被动参与。这一现实决定了社区活动暂时性地同质化严重,然而,静水流深,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时,由量变到质变,居民将在社区活动中唱主角,居民自发组织的社团将渐渐取代居委会的作用。
  作为社区新闻的守望者,社区记者要对当下的社区活动保持足够的热情,善于在方寸之地和日常生活中寻找新闻。如此,才能真正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关键时刻才能先知先觉,采写出生动而有深度的社区新闻。■
  (作者系《浦东时报》记者)
  
注释:
  ①《高兴烈VS刘加:城市社区与城市社区报——原深圳商报社总编辑高兴烈与南山日报总编辑刘加对话录》,《中国记者》2003年第10期
  ②陆一波:《从社区功能完善看社区新闻报道》,《新闻记者》2011年第4期
  ③王志彦:《陆家嘴:融解“陌生人社会”》,《解放日报》2011年4月14日
  ④王怡:《居委会选举与“社区自治”》,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3-8-15,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75193
  ⑤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第四部,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⑥谢守红:《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年版
主管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制作维护 技术支持